发信人: eterna(在路上)
整理人: icesnow1216(2002-06-02 09:45:10), 站内信件
|
作者:芊色
早起来口干舌燥的,不妨先在家里喝上一杯乌龙茶而后出门。
从水门巷漫步走下少许,来到一家老字号牛肉粳店。位于老泉州口中的“群众戏院前”。先提醒各位看官,要有长发女子切记切记,找个发夹把长发卷起。否则汗流浃背的滋味可会冲了食物美味去。这里的牛肉粳与蚵仔煎可是顶有名气的,据父亲想当年时回忆“我小时候这里就很有名了。。。”,当然今非昔比。品种更多,桌子也更多。一盘放上蒜苗、鸡蛋、腌白萝卜条的蚵仔煎卖五元钱,热气腾腾,入口即化,再送上一口鲜嫩爽滑的牛肉粳汤,就好似一团温温的火,从喉里一路暖到了胃,闭眼闭它十秒钟才回过了神来,那鲜、那嫩、那滑溜都像才缓过了劲似的热热闹闹地从嗓子眼里冒了出来。。。
咱撇开这个老字号,再推荐一家近在咫只的店。不同于其它的是,这家小店只有十来平方,只卖两种食物——牛肉粳与小笼包!店开了约十年了吧,在侨光电影院边右拐角上静静地窝着。店内有三个阿姨,亲切又爽直。比起前一家有所不同的是,她们做出的牛肉粳汤清澈得很,撒点姜丝与葱花,就热热的捧了出来。小笼包也皮薄馅香,咬上一口满嘴的油就出来了。
现在,饱了点没?行了,慢慢悠悠的向下继续吧。下一段就没啥子我知道的了,一直到聚宝街。
原来的振兴小学,现在的第二实验小学边上。有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店。买一种叫“龟子”的小吃食,和清凉的凤梨水加石花糕。龟子的制作过程十分有趣。准备好花生加糖的馅与带颜色的糯皮做成的小面团。把那小面团往木头模子上一压,就出来一个直径大约两至三公分的皮,像饺子皮的形状,中间还有“福”、“寿”等字样。而后将花生糖包在中间,四周轻轻用手指捏上一圈,“龟子”就做出来了。一个个摆在饭盒盖里,像可爱的小饺子。十年前五分钱一个,现在两毛钱一个,挺适合孩子的经济能力的。于是,常可以见到放学后的小学生,一堆堆的围上来甜甜地叫着阿姨,一口凤梨水,一个小“龟子”!
说到这儿,通街都走遍了,突然想起。有年与广州的朋友回来这里,得意地带他吃遍小吃。他却苦着脸问:“给我找个能吃饱的行不?”哈哈,这次可不能再犯这个错误了。最后给列位开个大餐吧。
聚宝街走到车桥头,转向左边,长长的招牌打出来“车桥头文啊海鲜馆”。门前一溜张牙舞瓜的大螃蟹、懒洋洋的大蛏子、蹦蹦跳的九节虾、偷窥者般的花蛤蜊。。。。。。等等,先点上一道最最著名的丸子再说其它。然后再看看,是不是要上一道白灼小章鱼,数着数挨着个把它的瓜子吃进肚子去,看你再得意!还有那豆豉烧出的麦螺再下饭也没有了,想当年的宝玉哥哥哪有这般口福得享?快去快去,咬一口满嘴鲜的文啊丸子正散发葱花油香甜的气息在等着你的大快朵颐。
这些个老字号,在泉州人的口中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好似泉州的脾胃就这么倔强地承袭着前人吃的文明与思想。什么都要口碑传出来的才最令人相信。于是,老字号就一家一家接一家一年一年接一年的传了下来。不会消失。总是悄悄的窝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在属于他的时间里热闹着。
饱了饱了,摸摸肚子呈现出一种想睡的状态。有时我也想,我这般的重吃又重睡,像是什么动物呢?人,如果活得像猪,又有啥子不好。特别是在泉州,还要什么呢?不可不尝的泉州小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