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U众说纷纭>>转载连载>>连载作品>>nicole_kim的《一周读书笔记》系列>>网上读书之二十二:一周读书笔记(2002.5.20~5.27)

主题:网上读书之二十二:一周读书笔记(2002.5.20~5.27)
发信人: nicole_kim(nico)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2-06-24 10:44:21), 站内信件
对于我来说,目前最怕的事就是丧失了对读书的兴趣,所以,对于任何可以引起我兴趣的书我都不想放过,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但不可避免的是,有时候,就是有那么一点淡然、麻木,象缚在躯体上的水浸绳索正在阳光下空气里慢慢失去它的水份,一点点地一点地收紧,直至肢体麻庳,血脉循环不畅。
                        
第一本书:《愿望潘趣酒》(德:恩德 著 王佩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是我这一周里看完的第一本书,剩下的那几本,开始得比它早,结束得比它晚。
第一遍看时印象模糊,但立刻觉得远远超过恩德那一本短篇集《犟龟》,故事并不复杂,描写和刻画却颇见功力,于是沉下心来看第二遍。我的天,这个大胡子的德国老头儿真是太精彩了。然后俺就在这股激情的鼓动下绞尽脑汁写这本书的推荐,暗理说冲动之下一般可以一挥而就的,但俺没多久就发现自己一挥而就的是一堆废话,那个情节简单的故事被俺的罗嗦和概念不清全毁了,只好划了重写(当时是手写在自己工作日志的空白页上的),而且,“以千兆伽马超级原子灾难的名义的发誓”(借用一句书中语),真是心情大坏,不由得想到自己小时候看的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延伸到现在的后果:
现在啊,就是做事没头脑,天天不高兴。
下班前整理了一下思路,还是在电脑前将十指平放在键盘上,把整个评论写了出来(http://note.ssreader.com/showthread.asp?threadid=66746&forumid=1&action=),感觉还令自己满意,不过阳光说好象感想太少,没接他那茬,我前一个评论就是被那些杂七杂八的感想毁掉的。 

第二本书:《我的情人,我的宝贝》(英:罗尔德.达尔 著 超星电子版)
对于我来说,达尔永远是一个童话作家,但这本是达尔的短篇小说集,达尔的短篇小说被称为有“欧.亨利的结尾”,因此作者本人也有“英国的欧.亨利”的称号。译者前言里提到达尔的短篇小说并没带有欧.亨利的人情和温馨,往往是对一些中产阶级刻薄的揭露与讽刺。在笑脸相迎的平和之下,气氛的围绕和事件爆发前后的张力被处理得游刃有余。不过现在这种短篇,应该少有人写了吧?
发现书中有几篇自己以前是在一些合集中看过的,比如说那个被爱慕的情人伤了心的艺术评论家,发现城内最知名的妇女肖像画家习惯先画模特儿的裸体,再逐件替她添上衣服的秘密后,匿名出资订购情人的肖像,然后用松节油洗去所有的衣服外饰在大宴宾客时展示情人的裸体肖像……,这样的故事,看到了怎么忘得了。

第三本书:《水与火的缠绵》(池莉 著 华艺出版社)
曾经有一度,我是喜欢池莉的,她和方方一样,我对于武汉这个城市的了解和向往全来自于她俩的小说。甚至直到去年,她的《生活秀》,那个中篇还是给了我一定的冲击。
但这本长篇摆在我面前时,颇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提不起兴趣去看它。感觉就是一部抻长了的中篇,看着她琐琐碎碎地写来,书中众多的感叹号如在网上看见新新人类的贴子,一个个感叹号如唾沫星子甚至如子弹一样扑面而来,至于要这么大的力度?看到最后,看到曾芒芒终于遇上了不可抗力因素(这词经常用在法律文件里,出于一种不愿意赔偿别人所受损失的姿态而特别注明)--1998年武汉大洪水,才好象终于有点翻然醒悟的意思。


第四本书:《三仲马》(法:安.莫鲁阿 著 李桅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才在google查了一下这本书,发现超星有另一个译本(超星两个译本都有),有点高兴,因为我看的这本是在文庙买的旧书,是从俄译本转译的,二传手了都,有些书中人物的译名非要想一下才能明白;不过google下面也提示有一个同样爱好旧书的朋友因为挖掘到这本81年同一版本的旧书而高兴,自己也跟着高兴起来;再往下找,居然找到了关于译者李桅的资料(我一时都记不起来这名字),乐得几乎要欢呼。原来我手里的这本书虽然是二传手,但译笔之高超早有定论,关于李桅的介绍中有如下文字:
一部用33天半业余时间译出,付梓于1980年的47万字巨著《三仲马》,甫经问世即轰动全国,被誉为“全国译作之冠”,“翻译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语言”,“使中国白话文真正臻于成熟和完全”。        
其实除了对那些约定俗成的书中译名略有想法之外,俺从对这一本书的第一印象里就知道这是本好书,不管是其中关于“那真是一个史诗性的年代,人们攫升将军的速度比女人生孩子还要快”的调侃,还是祖孙三代仲马性格的传承与反差都非常吸引我。有一度看国内人写的传记看得过多,对文中人物一摆出开口说话的姿态就深为厌恶,写得小说不象小说,传记不象传记,但这本书里那些颇具个性的对话就放得恰到好处,更不用提引用文中人物手书的信件和日记了,整部传记浑然一体。
说是三仲马,其实重点是大仲马,我亦曾一度非常喜欢这个洋溢着生命的激情的家伙,那天在文庙一手挟着这本《三仲马》,穿梭于文庙诸多旧书摊中,指点着杂在其中那几本大仲马不著名的书,甚为得意。
看,《黑郁金香》,可不是阿兰.德隆演过的纪尧姆伯爵和他的孪生弟弟之间的故事,就是讲园艺的,讲养郁金香的故事,郁金香风潮也是历史事件之一哩。
《阿斯加尼奥》,也是奇奇怪怪的故事,雕刻家爱上了自己雕像的模特儿,最后成全了模特儿和自己的徒弟,宫廷背景下的艺术、爱和牺牲的故事。
这两本也都是大学时看的,我的英文名字也取自彼时看的《王后的项链》里那个与玛丽安托奈相貌相似的平民女孩尼科尔。前些天看周克希的《译边草》时,因为他是法语圈的人,所以书中颇有几本大仲马的旧书封面和插图,看着无限向往兼回忆。不过以前看书从来不注意版本,撞到什么就是什么,我看的几部大仲马的三部曲皆是如此,《三个火枪手》是上海译文的普及本,李青崖译的,《二十年后》是个极老的译本,里面达达尼央一口一个“道”而不是“说”,大学时同学锦儿有一回扫了一眼说这个人怎么这个人低三下四地一口一个“央道”“央道”的,后来想起总怀疑这本是不是民国时译的《续侠隐记》,《布拉热洛纳子爵》倒是人民文学的译本(这一套一直是我心中所爱,想收一套的),厚厚的三大本,每本都有寸许厚,加在一起才定价八块钱,虽然是俺高中时买的,但在那个时候也够便宜的了,我买的《四世同堂》也差不多这个份量一本就要八块;《玛戈皇后》三部曲后两本《德.蒙梭罗夫人》和《四十五卫士》倒是看的人民文学译本,第一本《玛戈皇后》是陕西哪个出版社出的。后来有次看到这个拍了电影,玛戈是阿佳妮演的,唉想看啊;医生那一系列真正看完的只有《王后的项链》,肯定不是人民文学的译本,《夏尔尼伯爵夫人》倒是人民文学译本,可惜没那个劲儿看完了。
象大仲马那样激情洋溢永不枯竭的人,一团生命之火熊熊燃烧的人真是人间异数。他,不仅燃尽了自己父亲仲马将军未竞的雄心,甚至也燃尽了自己儿子的热情,小仲马,显得那样苍白。从书前祖孙三代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一代比一代端正,到小仲马,简直纤细地象个美女了。

第五本书:《与拉玛相会》(英:阿瑟.克拉克 著 蔡南德 译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次看的是纸质本,而且和网上的并非同一译本,不知道为什么有了一个整装整入的感觉,好象看的不是一本书,直至看到牛顿船长站到拉玛表面,才觉得熟悉起来。人类要到那么远的以后才能和外星人打上交道,而且是那么一群超级实用主义的外星人制造的工具,“极有条理的包打听”,冲入太阳系只是为了获得前行的能量,对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文明(人类的地盘那时已经扩展到整个太阳系了)视而不见毫无反应地大摇大摆而过,相比之下,吉米在拉玛的南极第一次和机器人打上照面时那点同样的尴尬真不算什么哩。
不过不晓得下面的几集里有什么新变化,目前只注意到书中主角和我用一样的名字。嘿嘿。

第六本书:《温迪嬷嬷的大旅行》(温迪.贝克特 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这是英国广播电台(BBC)同名的电视节目图书,艺术鉴赏类,讲的都是欧洲的著名油画和雕塑作品。这本书一拿到手里我就知道它不错,精装本,大量的名作照片,我以为它本来该属于影响和感动我的范围之外的,也就翻翻。但是,打开几番拿起放下后仍然发现有感动自己处,象面对着鲁本斯的《冻僵的维纳斯》,我不由自主就捂住了自己发酸的鼻子,真有落泪的冲动。当然,我离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欧洲视觉艺术的高峰期实在是远,文字部分让我有感觉的更多。温迪嬷嬷的介绍画里画外都有所涉及,信息含量是非常丰富的;以欧洲十个城市的著名收藏为框架构架整本书的结构也非常精彩。要知道,一些名画和雕塑早已远离了它们诞生的地方,象书中提及最多提香作品的居然是维也纳而不是威尼斯,这个应该算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余荫吧。
ps1:提香笔下的《卢克丽霞的自杀》和我印象另一部同名作品大不相同,那部作品里是个如同波提切利笔下诞生的维纳斯一样纤瘦的身体,而这一个,太丰腴了;倒是在这之前看的一副拉斐尔的《抱着独角兽的女士》,那个模特儿和luc有点类似。
ps2:曼泰尼亚的《圣塞巴斯蒂安》我注意看了好久,不由得要往《富人.穷人》(《乞丐.窃贼》)的托马斯.乔达虚那里想,那个好打架的男孩第一次进图书馆查圣塞巴斯蒂安的典故时如果有图配着应该就是这一副图吧?甚至温迪嬷嬷的介绍里有一句话都适合于他:
虽然弓箭手没有一个人命中他的心脏这一靶心,他们还是把他射得如同针垫一般。
虽然在这世上没有一件事物一个人能够直接击中托马斯的内心深处,遍体鳞伤的他还是死去了。可惜,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富人.穷人》的下半本。

本周擦肩而过:《讲不完的故事》(德:恩德 著 纯真年代童话网站)
网站论坛有全本的,不过赶急的我已经等不得要看到纸质本了。                              
             

 
 



----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