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tgboy(小鱼儿)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5-30 10:43:00), 站内信件
|
注:我个人觉得,”食圆“是一项有意义又有趣的传统,到广州读书这几年来,虽然每次我在学校都有食圆的,到放假回到家里时,大都还是被妈妈叫再吃一次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快乐的强迫。
“食圆大一岁”,意为吃了汤圆就长大了一岁。所谓“食圆”,即“食冬节圆”(在冬至时吃汤圆)。偌大的中国,汤圆都在元宵吃,所以又称汤圆为元宵。唯有潮汕人怪,冬至时吃元宵。潮谚有云:“冬节年脚边,家家挲甜圆。”反映的就是这种习俗。冬节吃汤圆之俗,可能源于北方。《帝京岁时纪胜》记录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谚语。而《帝京岁时记》则描写道:“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这馄饨“形如鸡卵”,倒与潮汕的著名小吃“鸭母米念”(有馅儿的大汤圆)很相似。
那么,为什么吃了汤圆就长一岁呢?这关键在于,汤圆是在“冬节”时吃的。“冬节”者,冬至也。以冬至为节日的习俗比吃汤圆更古老。冬至原是周历的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犹如现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和公历的元旦。《初学记》卷四引《玉烛宝典》说:“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阴阳日月万物之始......故有履长之贺。”汉魏时改用夏历,但仍把冬至称过“亚岁”,犹今天说:“过小年”。《初学记》卷四引《宋书》云:“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由此可见,冬至于周历是元旦,改用夏历之后,还被当作小年,因而民间保留着把过冬至当过年的习俗便毫不足怪了,就像现在公历以元旦为过年,而民间还是把春节当过年一样。
现在,我们还是这样的,每到冬节,就要“食圆”的,在广州读书也是这样,老乡们叫齐,大家一起来。只是,现在什么都在改变了,但希望有些好的传统,我们还是要珍惜的。
用方展荣的话说“有钱要食好茶,”我想说:有冬至。我们还是要食圆!!
---- 青山白云外,何处不江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