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基督教(Christentum)>>基督教(Evangelische Kirchen)>>临时存放>>Re:[ZT]圣经的世界 (续)

主题:Re:[ZT]圣经的世界 (续)
发信人: peddrluo(诚之)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9:55:35), 站内信件
(续)
五经

基督教和犹太教圣经的前五卷书都一样,顺序都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这五卷书的希伯来文分别是 Bereshith,Shemot,Vayyiqra,Bemidbar和 Debarim。犹太教称这五卷书为妥拉(Torah,详24-25页)。五经的关键事件是摩西领受刻有神诫命的石版(详本页图)。一般认为五经是摩西写的(关于作者身分,详「五经的形成」22-23页)。五经内容叙述神创造天地万物、神人关系和人际关系瓦解、以色列祖先生平、以色列人出埃及、旷野漂流、领受十诫和律法的故事。五经的结尾是,摩西在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前逝世。五经的主旨之一是神赐给挪亚、亚伯拉罕和雅各的应许,这个应许以盟约来表达(详60-61页)。后来,神更透过摩西在西乃山上和人立约。这份盟约确立以色列人是神的百姓,神要透过这个民族在世上工作。五经内容包括叙事与律法,两者共同构成妥拉(意为「神的导引」)。申命记6:20-24显示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五经的形成

「五经」的希腊文原意是「五册」,代表圣经前五卷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五经的来源、作者和组成方式,仍有待厘清。五经内容没有载明作者身分。虽然一般认为摩西写作五经,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五经如何成形。没有人知道,是谁把这五卷书(也称妥拉,详24-25页)放在一起。经文提到神命令摩西记录事件(出17:14;民33:2)、律法(出24:4;34:27)和诗歌(申31:22),后人也认为摩西传下典章律例(书1:7以下),但经文里没有说摩西是五经的作者。不过,旧约后来曾出现「摩西律法书」(代下25:4;拉6:18;尼13:1)这样的词语,而新约通常也认为五经——或至少五经大部分——是摩西的作品(太19:7;22:24;可7:10;12:26;约1:17;5:46;7:23)。

作者身分问题

神的盟约和律法透过摩西传达,并不代表摩西就是五经全部内容的作者。很早就有人发现,部分五经不可能是摩西写的。这些例子包括:申命记34章记载摩西逝世、创14:14的「但」这个地名是后来才有的、民数记12:3提到「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众人。」虽然无法确定摩西是否写作五经,但这无损五经的价值和它对人的激励。很多学者同意,五经经过一段漫长的过程才逐渐成形。不过,这段过程到底如何,仍有争议。

底本说

底本说在19世纪逐渐兴起,研究重复句和平行记载(如创12:10-20;创20;创26)、同一地方或人物不同的名字(如西乃山/何烈山,雅各/以色列,米甸人/以实玛利人等)、两个故事交错铺陈(如创世记一开始,神造万物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底本说研究神不同的名字。例如,出6:3神说自己是 El Shaddai,没有提到雅巍(YHWH)这个名字(念成Yahweh,详58-59页)。雅巍是神稍后才向摩西启示的,不过,创世记却已经出现雅巍这个名字了。底本说认为五经在形成的过程中,主要使用四种资料来源:

˙J 从一开始就使用雅巍(德文是 Jahwe,所以称为J),年代较早而且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描述神。

˙E 在出6:3之前都使用以罗欣,作者可能具有北方以色列王国的背景。

˙D 内容包括申命记,并以申命记的特色编辑其它书卷,在风格和态度上都自成一格。

˙P 出自于祭司体系,作者可能是圣殿第二次建立后的祭司,主要和仪式有关,强调神的超越性。

五经融合了四种来源,最后可能在以色列人被掳后定稿。不过,早一点的版本也有可能在被掳前就已经完成整合。

传统的历史

近年来,很多人开始质疑五经是否全由上述四种来源(及稍后补充的一些细节)组成。其实,五经的确使用了其它资料,经文本身就提到过一部分(详出24:7;民21:14)。有人认为五经写作风格和体裁纷歧,可见作者背景纷歧。因此学界不断努力,希望能区分各种不同的叙述形态。也许每个家族、支派或主要祭坛(如示剑),有自己的故事。当支派往来密切(如大卫王时代)或面临共同的危机时,会彼此分享口传或书写的故事和传统。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素材被整理成文字,并加入神的盟约、律法、仪式,形成集体记录的形式。

现代理论

早期理论认为,在五经之前就存在的文件,经过不同编辑阶段后,形成五经。这个理论后来修正为:五经的编辑原则是,纳入当时已经存在的相关文件。这个假设可以解释,被掳后祭司体系的资料包含了许多当时零散的文献。不过上述说法大部分都只是推论。最近,部分学者开始追求历史重建。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很难确定,什么是历史上「正确」的情况,但我们可以研究什么是历史上错误的或不可能的情况。例如,我们知道五经不可能是公元前第2世纪写成的。历史重建和批判都是现代学者努力的方向,希望能正确的评估五经,明白五经造成的影响,及五经在人追求认识神过程中的地位。

天才的杰作

最近出现的各种批判理论,如读者反应批评、叙事批评、修辞批评和意识形态批评(详304-05页)都显示出,虽然五经的资料来源纷歧,但的确是宗教作品中的杰作。有些人因此觉得,五经定稿必然出自一人手笔。如果真要这么说,这位作者就是神。因为没有人像神一样,完全知道并且写下神的同在及神对世界、百姓、作者的旨意。完全无误并不是指细节没有出入,而是指字里行间始终看得见神的作为。是祂让五经成形。不管作者是谁,这些书卷从古代文献中脱颖而出,记录人类的处境和需要,描述神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并改变大环境让人追求圣洁与爱。

妥 拉

妥拉是以色列和犹太教的基础。虽然妥拉通常译为「律法」,但它的意义远超过这个范围。「妥拉」是希伯来圣经及后来犹太教传统的特有名词。

以希腊文写成的七十士译本把「妥拉」一词译为「律法」,让人误以为妥拉只和律法有关,是枯燥的律法主义。其实,妥拉在希伯来圣经里意义广泛,犹太教思想后来扩充妥拉的定义,把所有植基于神启示的宗教诠释和发展都包括在内。

妥拉的教导角色

「妥拉」和自希伯来文动词y-r-h有关,这个字的两个字根都有「指示方向」的含意。根据学者的区分,第一个字根有「丢掷」之意,因此衍伸为「射箭」;另一个较普遍的定义是「教导」或「指导」。y-r-h 当成动词,可以用来指智能书中非宗教性的教导(箴4:4, 11;伯8:10)。诗篇作者则是呼求神亲自教导(诗27:11;25:8;32:8;86:11)。另外,「妥拉」也指祭司的教导(利10:11)。

在圣经中,神可说是教师,教导摩西如何和法老谈判(出4:12)。神或者透过「使者」教导,例如神的使者告诉参孙的父母如何养育孩子(士13:8)。先知以赛亚(和弥迦)看到末日异象,到那时万民都流归锡安,要求学习神的道(赛2:3;弥4:2)。在五经中,「妥拉」指属于特定主题的律法,例如和拿细耳人有关的规定(民6:21:「……拿细耳人……就有这条例。」)不过,申命记和后来的书卷认为,妥拉指的是范围更广的宗教教导,特别是神人盟约的内容。

摩西领受妥拉后,陈明在以色列人面前。内容是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程中,摩西告诉众人的见证、法例和判断(申4:44-45,参33:4)。在后来的书卷中(书1:7;拉3:2;7:6),「摩西律法」指的就是五经的内容。以色列的国王必须为自己「抄录」一本 mishneh hatorah,也就是律法书(申17:18)。希伯来文 mishneh hatorah是「重复」或「第二个」律法的意思。因此申命记的希腊文书卷名为 deuteronomion,意思就是第二套律法。

神的教导

在圣经某些地方,「妥拉」的意义扩大,指神所给予的教导。诗篇19篇有六句结构和长度都类似的句子,赞美妥拉的至善至美:「耶和华的律法(妥拉)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能。」(诗19:7)诗篇19篇一开始,描述宇宙万物诉说神的荣耀;结尾则指出人心需要神的赦免引导。开头和结尾之间,由六句对妥拉的赞美来连结。诗篇119篇是按字母排列的大型离合诗,也是作者为妥拉所作的诗歌和情歌,表达遵守神律法的喜悦。

妥拉和智能

在「智能书」里(详170-71页),「妥拉」指的是父亲传给儿子的实用智能(箴3:1)。神藉由智能chokhmah 创造万物(箴3:19),次经西拉赫书认为妥拉就是这位在万物之前已经存在而且被拟人化的智能。这么做便把经验上的知识(智能)和神圣的启示(妥拉)连起来。犹太教每周在会堂里宣读妥拉的仪式,象征性表示出妥拉就是智能。当经卷放回台上时,会众吟唱:「她(智能)与持守她的作生命树。」(箴3:18)这里的「她」原文用的就是 chokhmah。

犹太教传统

在英文里,妥拉写成 Torah(指神的基本指示和引导)或 the Torah(指五经里神的引导)。以后者来看,犹太教传统认为妥拉是神未经中介、直接说出的话语,不能改变而且存到永远。希伯来圣经的第二部分(Nebi’im)即「先知书」(从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上下、列王纪上下到晚期先知的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及小先知书等),也是「神的启示」,但是藉由先知个人的经验和能力传达。希伯来圣经的第三部分 Kethubim 即「圣卷」,包括诗篇、箴言、约伯记和其它书卷。这部分是由圣灵感动而写成,代表人藉由创作向神表露情感。不过,在上述妥拉的第一种定义下,圣卷也是妥拉的一部分。

两种妥拉

犹太教拉比认为妥拉有两个层面。一是「书面妥拉」,也就是五经;一是神对律法的解释,称为「口说妥拉」,这部分和律法同时在西乃山上传给摩西。这种区分使得后人有机会诠释经文,让妥拉在圣经正典成形后,仍能对现代问题发挥作用。后来妥拉在拉比思想体系里,成为半独立的作品,包含所有的启示和衍伸出来的宗教作品。另一派拉比则认为,妥拉是神创造世界的蓝图。但妥拉和其它一些事情——如悔改——一样,都是神创造天地时,在第六天黄昏和安息日之间作成的。妥拉和’avodah (圣殿敬拜)及 gemilut hasadim (慈爱的行为)三样,是世界存在的基础。

妥拉和其它民族

犹太教拉比认为,神把妥拉赐给世人,但是只有以色列人愿意接受。不过,神当年是在旷野,而不是在应许之地把妥拉赐给以色列人。神这么做,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可以接触这部经典。拉比表示,当时妥拉以70种语言,向世上70个国族启示。

创世记

创世记叙述神创造天地万物的故事。起初人与神的关系是和谐的,但是这份关系后来开始瓦解。神虽然后悔创造万物,但也展开修复和医治的大工。

创世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由于写作素材来源丰富,部分内容和邻近文明对开天辟地的解释(如创造万物和大洪水)有相似之处。创世记包括叙事、家谱、短篇小插曲(如创38犹大的故事)和古老的诗歌(如创49雅各的祝福)。由于创世记各个段落风格和主题互异,很多人认为作者可能分三种来源,而且这批作者还继续写了摩西五经其余的四卷书(详22-23页)。不过,也有人不认同这种推论,他们主张创世记各个篇章原本就在祭坛或特定族群中流传,直到稍晚才汇集编纂而成。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现在读的创世记是一部深刻动人的作品,它记载人类的荣耀和困境,也记载神以耐心挽回神人之间原有的信任和约定。
www.geocities.com/dcccmcf/sotry8.ht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