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sw007(假行僧)
整理人: sinyi(2003-07-24 15:15:09), 站内信件
|
早就听说这几天听纳西古乐的游客会很多,票要提前定。如果今晚我们听不了纳西古乐,那我们的整个行程计划就会让我们很被动,所以,当回到古城,手里拿着和师傅帮我们定的当晚的纳西古乐门票后,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才安定下来。
晚上,为了好好的享受一下的纳西古乐,我酝酿了整晚的情绪,结果发现自己或许已经离古人很远了,听音乐的感觉远不如这宣科带领的全场老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场上也不乏有几个女孩子,虽然看上去都很年轻,却个个出手不凡,其中听两个女孩子合唱的那首由李煜的词改编的曲子时,我隐隐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有了一丁点久违的湿润,顿时感觉备感欣慰,原来自己还没有丧失这种感动的能力。
节目之间,宣科不时的出来插科打诨,指桑骂槐,主持风格是别具特色,不过我对他给词牌名的英文翻译比别的感兴趣的多,比如“浪淘沙”,他的翻译大概是wave & something wash & sand ,也不知道我前排的那2个黄头发听明白了没有,反正惹的我旁边坐着的一科班出身的女孩子笑个没停。想必这也是开创了汉英翻译的先河。
…………………………………………………………………………………………
翌日,开始在古城里闲逛。在丽江的这几天天气都很好,而且现在旅行团很少,这让我们可以安心的在丽江小巷的青石板路上度着步子。也不知怎么个九拐十八弯,我们就看见了国际青年旅馆的招牌了。
翠花最近还好吗?正想着,就瞧见它正在小阳台上舒坦的享受着阳光浴,看来它比我更懂得享受生活,这里确是个发呆的好地方。昨晚我了了我的第一个心愿,现在上天又给我一个机会去圆第二个梦,所以我一定要对自己说,我要发呆,如果一定要在这四个字前加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个月。
发现束河古镇是我们这次旅途的一次意外收获,古镇为纳西人的聚居点,虽然就在古城往北约4公里左右的地方,但它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这点很是有些像芭沙。动笔之前我心里很矛盾,宣传工作做的太多,对当地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好比去年五一在黔东南的小黄村的时候,邀请那些当地的孩子唱歌时,他们不要我们的礼物,直接跟我们要钱……这让我突然感到有点悲哀,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何等脆弱和不堪一击,竟被强权文化剥离的支离破碎……我喜欢真正的背包驴的旅行方式,去的时候,轻轻的去,走的时候,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东东。我来了,我看到了,我满足了……
给我们带路的那的士司机生为当地人,还得边问边走,不过我们心里窃喜,也许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是我们要找寻的地方,在花了不少冤枉路和手机费后,司机终于把我们带到。原来束河古镇就是龙泉村。路上见有一“龙泉寺”的路标,听说早已是在人们记忆的花园中了。
古镇也有一四方街,立于其中,能见一文革时的供销社的牌子。往里走,发现村里人在每条村的入口处用枝条扎了一条大门,问当地人,答曰:逢年过节,驱鬼之用。
除我们之外,古镇里似无其他外地人了。路经一户人家的门口时,一可爱小女孩胆怯的问我们要糖果,我们很遗憾的告诉她没有,望着她那失望的眼神,好心的随心把手里拿着的一瓶冰茶给了她,这才让
我们不至于觉得自己很残忍。
丽江古城里的房子虽然年代久远,但大多翻新过,而这里的房子却朴素依旧,失去人为的包装,我们可以更直接的接近历史,观察历史,如同这里的房子一样,这里的村民也更接近本色,善良,朴素,勤劳,好客……入得一人家,总被招呼着坐下,与其闲聊,拍照,其实这才是我们想要找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