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2c2believe(doggie阿刚)
整理人: jaja(2002-11-02 10:55:39), 站内信件
|
DAY 5:5月16号 骑车沿遇龙河到大榕树、月亮山,再返回阳朔
行程:
阳朔精彩旅程今天正式展开。县城里面的景点不多,可以见缝插针地游完,所以第一时间首先选择游遇龙河,不过我的选择和行程安排以及最后的成果可能绝无仅有,因为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一般游客两天的内容。
大致的行程是:从县城连人带单车乘坐往金宝的中巴,到遇龙河上的金宝桥下车,沿河顺流而下骑车一直往东南,前半段在河西,后半段在河东,到阳朔城南大公路之后右拐到看见骆驼过江的大桥,再到大榕树、月亮山,最后从月亮山折返,往东北、北面回阳朔。连我自己也觉得很厉害,这一天可能骑了我三年要骑的单车路程了。旅程很精彩,细节特别多特别有趣,虽然很累,但很满足。
(早饭选择了“没有饭店”的“没有特别早餐”,还真不错。四片烤面包、煎双蛋、鲜榨橙汁一杯,最妙的是香蕉煎饼,香甜软滑,入口清新,是“没有饭店”的招牌食物。价钱已经从原来的20元下调到18元一份,应该试试。)
九点才到酒店大堂租单车,10元一天。车都挺好的,几乎都有中央避震,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少路段、特别是田基路段会很颠簸。关键看单车是否扎实,两个车辘同时都提起来一点往下摔,看看是否会有松散的不正常声音。前后辘都要单独提起来快速转一转,观察车辘是否在同一个平面转动,也就是看看车辘是否晃得厉害。刹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天气热轮胎也不能太过涨。男生可以把座位调高,骑起来腿伸直会舒服一点,女生怕中心高危险的话只能保持低座位,失平衡脚尽快先着地就没事了。
出发!不过不是先骑车,是先把车搬到往金宝方向的中巴车顶上,师傅会乐意帮你把车抬上车顶。告诉他你要在白沙往金宝的金龙桥下车,他应该只收你5元,连人带车。
这是我突发奇想的行程创举,主要是考虑节省时间和体力,而且阳朔到白沙这一段12公里的水泥大公路太没意思了,何不留着体力从金龙桥开始精彩旅程呢?一般游客可能会选择从阳朔开始就骑车逆遇龙河而上,然后从白沙往东南沿公路骑回阳朔。我之所以否决这种潮流行程,主要是因为我想一天之内完成遇龙河以及阳朔城南至月亮山的各景点,也就是一般人两天的旅程。从阳朔到金龙桥、遇龙桥,沿河到大榕树,往西南去月亮山,最后回阳朔,这样逆时针走一个大圈,就基本上把阳朔周围的精彩景点囊括其中了,正符合我省时间的要求,也符合我喜欢顺流游江的偏好。当然,这样的安排只适合体力相对好一点的玩家。
坐金宝的车到金龙桥只需要半个小时,丝毫不费体力的情况下已经到了梦寐以求的遇龙河上。遇龙河果然名不虚传,金龙桥两边的景色美得难以用言语形容,水面青山倒影,河中竹筏写意,两岸树影婆娑,河边村妇洗刷,北边远远的还可以看到富里桥的倩影,简直就是一副绝妙的山水画。难怪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金龙桥往南往去下游,已经隐约可见古老的遇龙桥。
金龙桥南边的竹筏主人会力邀你坐竹筏漂流遇龙河,但是一心想吃苦受累的我婉言谢绝了。如果淡季的话,漂流至少每人100元上下,每筏两、三人,有两个船夫为游客撑3个多小时的竹筏,直到遇龙河与金宝河交汇处不远处、接近大榕树的地方。如果你不想偏离遇龙河一刻,那就漂流吧。紧贴河边徒步遇龙河是非常艰辛的旅程,容易迷路,路也非常难走。所以我们骑车只是尽量地多靠近它,确实不能的话会偏离河边一点,河边两岸的田园和青山也是很好的景色。
过了金龙桥就有小路左拐走在遇龙河西岸。在四周如画风景的簇拥下骑不多久就见到了向往已久的遇龙桥啦。依然有当地的村民在桥边的大树下邀请你坐竹筏,我们却已迫不及待地扔下单车、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了这座古老的石板桥。桥上两边的景色还是那么美妙,左右都是恬静绝美的山水画。河段中由于落差而造成的水坝增加了如画美景的诗意,也使遇龙河有了自己潺潺流水的美妙声音。
游遇龙河的前半段全部在西岸前行,左边不远就是水声悦耳的遇龙河、连片的绿油油的水田和错落有致的农舍,右边就是怎么都看不尽的阳朔的秀美青山。轻快的心情使得骑车也来得更轻快,一路飞驰在山水画廊中的感觉真是爽极啦,真有点经典名片《音乐之声》中玛利亚带领孩子们骑车旅行唱《DO RE ME》的美妙感觉。
总是怕错过了每一个角度的美景,骑车也不专心起来了,左顾右盼,还频频回眸,一有佳境就连忙停车拍个不停,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一路美景,一路曲折地穿行在农田、村舍和数不尽的青山之间,与遇龙河也是若即若离,教人心猿意马、目不暇接,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能与大自然那么亲近了,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山水之中,浑然忘了自我。
过了遇龙桥3、4公里,就经过了泥路右边的白面山了,山倒不好认,总是那个样子,但遇龙河上的几座老桥还是不容错过的。有水有桥的地方风景总是不错,还有我特别喜欢的水坝,高低落差的河水在遇龙河上横着画出一条条粗大的白线来,偶尔还有村民小心翼翼地沿着水坝涉水到对岸,这个时候按下快门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徒步或骑车顺流游遇龙河,水一定要带足,夏天的话男生最好带1升以上。因为遇龙桥到大榕树之间,前1/3到旧县之前只有大石寨村一个路边的小卖部可以补充水分。女主人姓毛(本来大石寨村没有毛姓人家,她是从对岸(东岸)的旧县嫁过来的),老房子门前就有一个大雪柜,天气炎热的话在这里要一罐冰镇的可乐或者健力宝之类的(4块),给自己降降温,也顺便休整一会儿。
大石寨村属东岸的旧县大队管,以种田为主,这一带都比较穷,毛大姐四年级的男孩捧着一个硕大的破瓷碗在吃饭,妈妈不好意思地介绍说农村比较穷、孩子们也没什么肉吃、碗里净是碎碎的酸菜和杂菜。
一旁的朱大叔也来搭话,知道我们是大城市的人都赞不绝口,他们很希望来广东打工但又没有什么能力、也怕被人骗。广西这边的民风都很淳朴,毛大姐连自己的大女儿想跟人学电脑也不给,说是学着学着就怕被人骗走了。
但他们却很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到广州找到不错的人家做保姆,极力请求我们帮忙物色。有心的网友不妨帮着留意一下,毛大姐和朱大叔两个15岁的女孩都长得端正大方的,也是挺爱干净的小孩。
告别了毛大姐继续前行,马上就是一座往东岸去的水泥桥,可能就是仙桂桥。从这桥开始,顺流徒步遇龙河的路线就从西岸转到东岸了。
一大群带着红领巾的小姑娘簇拥着我们过桥,非常听话地接受邀请与我们合照,还留下了地址让我们寄照片给她们,她们都是旧县小学的孩子。桥东一个简易的河边帐篷下,唇上留着胡子的毛师傅热情的招呼我们品尝特色农家饭。
等着毛师傅两口子杀鸡做午饭的时间,我们跳上了岸边的竹筏,自己当起了船工。终于可以在“小漓江”上撑竹篙划竹筏啦,四周山水如此美妙,诗情画意的感觉令自己心醉。可是我们不是合格的船工,没一会儿就被河水冲到了桥墩上,只好沿着桥墩一个个地数回岸边。这时候毛师傅亲手炮制的清炖农家鸡已经可以上桌了。农民自己养的鸡的确好吃,肉很新鲜很实,加上药材等配料清炖,鸡汤入喉的那种感觉很畅快。
毛师傅算是旧县先知先觉的农民了。我们的导游徐大姐经常带游客游遇龙,前不久在她的建议下,毛师傅才在河边搭起了农家饭店,尝到了做旅游创收的滋味。他对前景很有信心,因为旧县已经在修路出阳朔的大路了,现在游遇龙的游客越来越多,他的农家饭生意还可以。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在农田河边吃农家饭,感觉很淳朴很自然。临行我们给了毛师傅一个建议,赶快去买一个消毒碗柜,这样客人会更加放心,生意肯定会更好。
沿河东继续往东南进发,下一个村庄叫下塘寨村,然后经过朝阳寨村和骥马等地,都是一些旧旧的小村庄,但周围的景色都非常漂亮。远望右边的遇龙河,在对岸青山的脚下缓缓而流,茂密的凤尾竹一丛接一丛,摇曳在河岸上,好恬静的感觉。
我很喜欢凤尾竹的优雅和曲线,听导游讲才知道桂林阳朔这一带凤尾竹的故事。1960年周恩来陈毅游漓江,陶醉于漓江山水之中,惟独觉得河岸上缺少了竹树的浪漫,于是提建议从盛产竹子的四川引进竹树点缀漓江秀色。于是,四川的凤尾竹从那时开始就来到了广西,来到了漓江和眼前的遇龙河。四十年后,凤尾竹已经枝繁叶茂,为山水美景增添了浪漫的气息。
经过在河边有台大水车的凤车山庄(竟然收2元门票),前面就是棋丘树村了,我们碰到了一个很胖很可爱的四岁小女孩在涌边玩水,见到我们给她拍照还腼腆地咬起了手指。路边大屋下面坐了几个村民,一个老师傅在出售他亲手制作的工艺品,有虾笼、柚皮罐子等,但那架唯一的水车模型吸引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手工这么好的水车模型,不同的部分是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做的,有木头、竹枝、竹篾等,形神兼备,毫不犹豫就花17块钱买下。这时才留意到老师傅是拄着双拐的,每天都在村里这条大路上买他自己的手艺,水车做 一台卖一台,做工真是挺细腻的,值得光顾。
再往前行就是水苊底村,那一段的田基真实够呛,股骨附近已经隐隐作痛,不少路段必须推车走。还好,徐大姐说就快到遇龙河尽头、大榕树附近了。
经过一间黑白仿古建筑的“阳朔XX培训中心”,飞快冲下一个斜坡,马上又穿行在陡峭的山峰之间,路已经比较宽了。右边一段长长的暗黄的围墙,不远处有个缺口,进去围墙之内又见到了遇龙河,这已是遇龙河的末段。
沿着河边高地的宽阔泥路轻快前进,右前方可以见到“骆驼过江”的那座阳朔城南大桥凸现眼前。大榕树快到啦!最艰辛、最美丽的一段旅程已经尾声啦!
这是已是下午4点半。当然先去看大榕树,不过不是进大榕树公园,而是前行几百米右拐上竹筏,从江上远眺大榕树全景。大半个小时的水路,一个船家一条篙,两张竹子躺椅正适合我们好好歇一会。先后看了鸳鸯亲嘴、孔雀开屏、乌龟看月亮、五指山等景观,当然都得发挥想象力啦。然后折回大榕树,终于可以亲眼看到刘三姐与阿牛哥谈情说爱、抛绣球的那颗1400多年的大榕树啦。
大榕树树冠奇宽,资料说有1000多平米,树围达7米。淡季游人也不少,大榕树名气大。公园还不断播放电影里刘三姐唱的山歌,“世上只有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的歌声隐隐入耳。大榕树前还有一段长长的水坝,水流挺急的,但仍然有很多游客和村民涉水往左边刘三姐的故乡走去。
入榕树公园挺难象我们在水上这样拍到大景的,前景还有江水,挺不错的景观。但淡季租竹排两人也要50元,公园门票好象9块。
出来后继续骑车往西南的月亮山,标准宽阔的柏油路任人飞驰,而且下坡和平路为主,好爽。不消十分钟已经到了名气也不小的月亮山,公路对面就有绝佳角度拍到月亮山上那个著名的“月亮”,到此一游之后就不再爬山了。回程!
回到大桥,再往东欣赏比较象的“骆驼过江”,下面就是以前的“青厄古渡”,横过桥面往西往去就是令人留恋忘返的遇龙河与金宝河交汇处。趁着落日的余晖,在桥上又发呆了几分钟,然后又“谋杀”了不少录象带。
从月亮山这一路回阳朔县城还看到了书童山等不少景点,感觉一般。不过走走停停,忙着拍照,还是用了大半小时才回到城里。时间已是下午6点半了。
这一天好满足,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旅程,基本上把阳朔最精彩的周边风光都看了一遍,虽然比较累,但心里好安慰。我们用了一天完成了别人两天的路程。
洗完舒服的热水澡之后,晚饭在旅行者(DRIFERS)好好吃了一顿,也是仰慕他们“土豆泥派”的盛名而来的。果然不错,深厚的碟子用碎牛肉、杂菜、汁料垫底,上面铺盖厚厚的土豆泥,放在烘炉一烘,入口酥软香甜,正!一个人吃一个土豆泥派,再来盆水果色拉之类的,加一杯冷饮就足够了。土豆泥派价格才10多块一份,比萨饼也不错,不过也是20块左右。
晚上还是泡吧写旅游日记,接近西街西南口东边的那间“阳朔地球村文化信息网站”不错(阳朔西街109号),小小的门面,但优点是晚上多晚也营业,不象“巴克兰外校”之类的网吧,11点过后就嚷着关门。“地球村”老板娘姓陈,桂林人,人挺好说话的。
要点:
徒步或骑车游遇龙河除了水要带足之外,一定一定要不断搽防晒油!!最好穿凉鞋,难免会脏或踩到烂泥上,洗脚方便,而且遇龙河水又那么有人,好多机会涉水的,你不想错过或者换鞋那么麻烦吧。穿凉鞋的话一定要记得连脚背也要搽足太阳油,我这次就吃亏了。晒了一天回来之后,脚背外露部分出现太阳灼伤的迹象,红红痒痒的,都是没搽油保护的原因。
如果时间充裕,不要象我们这样安排,除非你的体力和意志都很好。一天完成两天的路,不是一般旅行者可以接受的了的,特别是如果队伍中有MM的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