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2c2believe(doggie阿刚)
整理人: jaja(2002-11-02 10:55:39), 站内信件
|
DAY 2:5月13号 一天完成程阳风雨桥、龙胜梯田并赶回桂林
行程:
一早6点就从程阳风雨桥边的HOSTEL爬起来,穿好雨衣、装好DV、DC的防水装置就去看程阳风雨桥了。正因为色调以黑和灰为主,才更觉得这座做工精细的风雨桥年代久远和神秘静谧。
五座菱形柱的砖泥桥墩,锐角尖的两面顺着林溪河河水的流向,得以卸开水的冲击力,桥墩上就是砖木瓦不用一钉装嵌而成的风雨桥桥面和五座各四层的风雨楼,人在桥中就能免受风雨的吹打。它已经在这里伫立了将近90年,每天都肩负着程阳八寨的侗族居民与河这边的外界的交流作用。连同风雨桥两旁绿油油的农田、错落有致的水车、以及远山中朦胧的侗族村寨,程阳风雨桥周边都是一幅幅看不完的优美风光。
爬上公路另一端的小山顶鸟瞰程阳桥,更觉得它气势的恢弘。小山上鸟瞰风雨桥的景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会有不同感受,值得推荐。
下山之后就是进入对岸的侗寨寻幽访古。三三两两的侗族小孩打着五颜六色的雨伞正往寨后面的学校赶去上课,使清晨静谧的田园侗寨风光一下子充满了生动的气息。
侗寨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矮脚木楼,这是侗族民居的重要特色,屋顶一般用杉木树皮盖着。高地上还有鼓楼,每个寨子都有的,鼓楼前的小广场是他们集体聚会和活动的地方。
上上落落、曲折迂回之间,绿油油的田园景色又再涌入眼帘,远出正是孩子们上课的学校,红红绿绿的雨伞和小不点儿们正跳动在翠绿色的禾田上。
惊喜的是另一座别具特色的风雨桥又出现在眼前!原来风雨桥是侗族的常见建筑物,几乎有河流经过的寨子都会有风雨桥,能够与程阳风雨桥媲美的风雨桥在这个地区就不下四、五座。
就这样很不舍地离开了幽静美丽的程阳风雨桥,很不舍地离开了林溪河边的HOSTEL,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度过了心旷神怡的一晚。
从北面开来、往三江县城去的班车几乎半小时就有一班,10点10分风雨桥终于消失于我们的视线。还是那条林溪河的水伴着我们回到了三江县城。
马不停蹄又坐上了往龙胜的班车,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回到了龙胜,时间已经过了下午1点。龙胜往龙脊梯田还有往南20公里到和平乡、再往东直到龙脊梯田平安停车场17公里的两段路。在龙胜河东车站就有往双河口的中巴,一般来说司机会将游客送上平安停车场,但现在只有我们两人要上龙脊梯田,所以司机收多了我们30块前从龙胜一直送到梯田下的平安停车场。
过了和平乡的大路口,就进入了往龙脊梯田的那段17公里山路,山路旁一直都是滔滔奔流的河水,因为下过雨,河水特别猛。好一段惊险的盘山公路,真有点新疆天山南的高山林场的味道。不同的是,到了山腰就开始看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梯田了。还没到龙脊梯田最精彩的“七星伴月”景观就已经觉得这里的梯田很有气势了。
下午3点从平安车场徒步上“七星伴月”,半小时就到达,一路上都是恢弘壮美的梯田景观,简直是步移景易,美不胜收。如果直接上“七星伴月”景观,基本上顺着左手边陡峭的阶梯就可以到达,中间还要穿过一片密密麻麻的侗族寨子。
终于到达“七星伴月”观景台,手中的DV、DC轮流忙个不停,还数了好几次到底是哪“七星”,挺有意思的。而且周围群山都是梯田,规模还不小。据说向东北走3、4小时到达大寨、小寨,那儿的梯田更加壮观、规模更大,但时间不允许,我们过足拍照、拍录象瘾之后连忙下山,5点10分在平安停车场有班车回龙胜,将经过和平乡,就是龙胜回桂林的班车必经的路口。
只要跟下山的司机说一声,他就会帮你截第一部迎面见到的回桂林的班车。果然,过了和平乡不远,6点过后就给我们截到了回桂林的末班车。赶上末班车的兴奋心情还未平服,一上车就听到司机用流利的广州话打招呼“玩得好开心啦!”亲切感马上就来了。原来这位40多岁的长途司机不同于一般的桂林人,他从小就由父亲教讲广州话,自己也跑过广东很多地方,所以广州话讲得好,他说这为他招来不少生意呢,因为游客很多是广东人和香港人。司机叫叶运安,已经在桂林-龙胜这段复杂的山路上跑了20多年,人很开朗,会逗你聊天,也喜欢讲笑。一路有说有笑,走的又是新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半小时就回到桂林啦。时间是晚上8点半。
马上到象鼻山附近找宾馆,最后在象鼻山西北文明路口不远处下榻于兴进宾馆,挺便宜,两星级宾馆的双人标间才90元一晚。住这儿到哪儿玩都挺方便,离中心广场、正阳路步行街也近,14号就把桂林好好地转了一遍。
要点:赶时间的话,接驳车辆要当机立断,反正在桂林车费不会很贵,有时候出手“阔绰”一点会为你赢得不少时间。选择在程阳风雨桥过夜会比在龙脊梯田过夜有意思,在龙脊山上晚上可能会闷一些,在风雨桥边就不同了。(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