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茶文化>>茶史。>>传说。>>元至明朝中的茶--茶史4

主题:元至明朝中的茶--茶史4
发信人: angellove1224(KiKi)
整理人: actt(2004-07-03 21:35:49), 站内信件
元至明朝中葉的茶 
   元至明朝中葉的茶由華麗精緻回歸自然簡樸,飲茶原以採摘生葉煮飲最為方便,可惜生葉最易變質,不耐久貯,因此從唐代以前就逐漸走向餅茶、團茶的製法,精緻的團茶既費時又費工,到了宋代團茶已幾乎找不出茶葉的本來面目。蜿蜓的龍形、華麗的錦盒,所呈現的全是人文的努力,加以繁複的茶器、禮法,這種飲茶方式以悅人倫有餘,契合自然不足。待元移宋鼎後,舊有思想價值完全改觀,元代即摸索出了一條新的飲茶方向,即強調「俗飲」及「茶與自然結合」,右圖是元人趙原所繪的「陸羽品茶圖」的局部,其中可看出茶已和自然界相結合,而從宋代的人物畫中進入了元代的山水畫,成為契合自然的媒介,亦使茶從宋代的華麗精緻中回歸自然簡樸。 




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茶 
    最早肯定葉茶重要性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倒不是為了提倡茶文化,而是因生於鄉閭,瞭解民情,所以能體恤人民、愛護百姓,於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西元一三一九年十月十四日)下詔廢團茶,改貢葉茶。這道詔令意義非凡,非但確立了葉茶在中國茶藝史上的地位,同時確立了近代葉茶的飲茶方式,可謂奠定近代茶文化蓬勃發展的基石。 

   
朱權對當代茶文化的影響 
    朱權(一三七八~一四四八年)係當時代中國茶藝自然期中最重要的茶人,他將廢團茶後的茶文化導向契合天地。其人係明太祖的第十七個兒子,天生神姿秀朗、白鬚美髯、慧心敏梧、好學博古、精於史學、旁通釋老、文治武功均為諸王翹楚,後因受人誣告,經此遭遇後,從此韜晦遣性,對朱權而言品茶品水是入自然的媒介、養生的媒介,透過茶文化,人們可以與自然契合。這種觀念在當時文徵明、唐寅的畫中最為明顯,畫中的品茗係和焚香、彈琴、博古、觀書、觀畫、山水等藝術相結合,且與自然契合的產物。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