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jwhy2000(三面红旗)
整理人: winterbow(2002-05-17 18:40:04), 站内信件
|
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甲戌本凡例)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这些带有忏悔意味的话,不能不使人联想到这部书描写的极可能是和朝廷(天恩)有着密切关系的达官显贵的家事。作者自己声明将“真事隐去”,读者自然也就关心隐去的真事。所以纳兰明珠家事说、傅恒说、和砷说、张侯说及清世祖董小宛故事说等索隐派的猜测众说纷纭。周春的《阅红楼梦随笔》对金陵张侯说叙述的很详尽,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明珠家事说。
乾嘉时期著名常州派经学家宋翔凤(1776-1860)在《能静居笔记》中说:“曹雪芹红楼梦高庙末年和砷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庙阅而然之曰此盖为明珠家作也后遂以此书为珠遗事”。俞平伯的祖父俞樾在《小浮梅闲话》说:“红楼梦一书,世传为明珠之子而作。明珠子名成德,字容若。”《曲园杂篡》“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世传为明珠之子而作,明珠之子何人也?余曰:明珠子名成德,字容若,通志堂经解,每一种有纳兰容若序,即其人也。”
陈康祺《郎潜纪闻》:“红楼梦一书也,即记故相明珠家事,金陵十二钗,皆纳兰侍卫所奉为上客者也。”《燕下乡脞录》:“小说红楼梦一书,即记明珠家事。金钗十二,皆纳兰侍御所奉为上客者也。”《松轩随笔》的作者张维屏说:“容若,原名成德,大学士明珠之子,世所传红楼梦贾宝玉,盖即其人也。红楼梦所云,乃其髫龄时事。”甲戌本《石头记》墨笔批书人孙桐生也说:“予闻之故老云,贾政指明珠而言,雨村指高江村,宝玉之为容若无疑。”
当然这些记载传闻多是附会的,缺乏论证。贾宝玉天性聪明(引西江月)可是不喜欢念书(愚顽怕读文章)模样生得俊俏,一天到晚在女孩子中间混,祖母溺爱他,父亲不喜欢他。纳兰成德却是如徐乾学《纳兰成德墓志铭》里所说:“容若性至孝,太傅尝偶恙,日侍左右,衣不解带,颜色黝黑。及愈,乃复初,太傅及夫人加餐,辄色喜,以告所亲。友爱幼弟,弟或出,必遣亲近。”(未完)
索隐派的盛行是到清末民初王梦沅、沈瓶庵《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红楼梦释真》问世以后。索隐派红学达到高潮的时候,遭到胡适考证派红学的正面打击,从此走向衰竭。有一些索隐派红学著作也还值得注意: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景梅久《红楼梦真谛》、潘重规《红楼梦新解》、杜世杰《红楼梦原理》、李知其《红楼梦迷》、赵同《红楼猜梦》,里面的一些观点也颇给人以启发。如宝玉是玉玺(袭人是龙衣人包玉玺),衔玉而生的自然是天子;大观园有三座庙庵,是皇宫建制,宝玉一个男子象征皇帝,丫鬟是宫女,老嬷嬷们影太监;书中明文也有薛蟠的“难道宝玉是天王”鸳鸯的“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等等也都挺有意思,兹不赘述。索隐派求之过深、无限扩大的方法最终使自己失去读者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