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mlydia()
整理人: yutong(2000-05-04 02:09:16), 站内信件
|
是谁操纵了东方明珠
2000年4月11日 10:36
那天是庄家用一块红布,蒙住了散户的双眼也蒙住了天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张越
奇怪的涨停
两倍于流通股的转配股上市;开盘16分钟即封住涨停,怎么看这都不
像在说一件事儿,可4月3日,东方明珠居然把这一对矛盾奇迹般地对立统
一了。
事后的解释十分轻松,主力永远与大众为敌,利空出尽是利多,东方
电子不就在内部职工股上市时玩过这么一手吗?
其实谁都明白,利空翻利多,只能偶一为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仅
仅是因为几次特例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在更多时候利空还是
挺狰狞的。
东方电子的那把利剑确实很温柔,但绝不意味着东方明珠也肯定会克
隆一把。除了两只股票市场形象都不错以外,就找不到什么共同之处了,
总不能因为都姓“东方”,就可以不拿利空当回事儿吧?
两者本质的区别在于消化利空的时间和方式不同。东方电子职工股上
市早在三年以前便尽人皆知,主力有充足的时间筹集接盘资金,上市之前,
股价又已调了大半年,市值距峰值跌去近7成,比起公司的质地,多少有点
被低估的感觉。而东方明珠则不然,3月14日消息公布到4月3日转配股上市,
仅有短短20天时间,主力想筹资对付新增的40多亿流通筹码,恐怕有些勉
为其难;另外,前周五股价收于41.91元,距历史高点仅跌去20%,相对
于利空的分量而言,也很难讲是消化充分了。
但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就发生了,这事儿到底是谁干的呢?
谁是主力?
从当天交易情况看,上千手甚至上万手的大抛单屡屡涌出,频频危及
涨停板,但每当涨停将开之际,便又有500万左右的买单蜂拥而上,由于这
种买单都是一笔完成的,所以可以断定,买家是一个或一批集团资金。
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申银万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作为主承销商,申
万吃进了大量明珠的转配股,并以410.27万股持股量成为其第九大股东。
在3月6日—3月10日这一周,东方明珠大涨了30%多,申万旗下的营业部曾
数次因成交量大而露面于“交易所公开信息”。4月3日,申万陆家嘴和申万
南市又分别以5242.3297万元和4863.9391万元“上榜”。但如果仅仅据此
就认为东珠涨停与申万有多大的关系,则太显证据不足,因为营业部成交量
大不代表一定是券商自营盘所为,而4月3日的大量成交,也不能认为一定是
申万将股价推上涨停,两家营业部合起来,也不过1亿元嘛;更何况,为什么
不能认为,申万仅仅是在当天抛售了原来持有的转配股呢?
又或者是基金所为?这就更加无从查证。再不然是三类企业、港资入市、
民间大款……
不管主力是谁,总应有个目的吧,可这目的却更让人困惑。就算想吃货,
也尽可以在低位买,为什么要急于去涨板上抢货呢?
究竟为什么?
目前市场上流传着五种说法,却都让人感到真假难辨。
———胸有成竹说
这种说法是认为,主力在事先已经拿到了足够的转配股筹码,做起来自然
胸有成竹。
但是,主力不可能在几年以前去提前收集,甚至不可能在3月14日之前去
收集,因为那之后的3个跌停板无论如何都不太像是洗盘,倒颇显几分骤遇利
空后的惶惶然,那么在这短短20天里,又要找钱,又要去找转配股持有者,还
要去谈价钱,可能吗?
不过转配股不同于职工股,职工股集中在一个企业职工手中,易于收集,
转配股却分散在全国各地,申万手里才拿了不到总量的5%,其他的连谁持有
都不知道,怎么收呢?
———树立形象说
这种说法认为,作为首批上市的转配概念股,东方明珠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一旦任凭转配股大肆抛售,连续跌停,将给以后的转配股上市工作带来困难。
股价涨停,为所有转配概念股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转配非利空,越转
越光荣。
一切似乎都很圆满,只有一点欠缺。为了保护其他转配概念股,在高位忍
痛接走2000多万筹码,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吧?主力凭什么要为他人作嫁衣呢?
他会有这么高的觉悟吗?
———志存高远说
据说,东方明珠是只好股票,将来至少翻10倍,到那时回头一看,现在的
40多元还在底位。这道理散户不懂,大机构却明白,于是你抢我抢全都抢,抢
上涨停也要买。
但本周后几日,股价比4月3日收盘低了,为什么成交量反倒萎缩了?怎么
越便宜倒越没人要了?
———拉高出货说
这种说法最是匪夷所思。早不拉高,晚不拉高,单等这一天拉高,风险未
免太大了吧?不怕拉高不成,反遭抛盘的狙击吗?谁又会在这个时候追高呢?
据说这是庄家的心理战术,反而可以给卖方一个假象,让其认为后面还有
高价,而不愿抛出。这种现象在最近确曾屡次出现,一批强庄股在涨停位置撂
下6位数的买单吓退卖盘,而使股价连续拔高,并择机在涨停处偷偷出给大胆
追进者。但这种手法有个前提,涨停必须封得坚决,越大越好,像3月6日的乐
山电力,流通盘8000万,封单却有8400万,换手100%也打不开涨停。而东方
明珠呢?涨停屡屡受到考验,既吓不退卖盘,也吸引不来买盘,谈何拉高出货
呢?
———义气干云说
“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道理,看上去没什么意义,除非……”入市十年,身
为大规模集团资金管理者的K女士被记者追问得有些不耐烦,沉思良久,悠悠
道:“除非主力很仗义,想照顾一些原来持有明珠转配股的人。呃,不,也不
好说,我开玩笑的,不必写出去。”
股民一思考,主力就发笑。也许主力正为自己的超人智慧洋洋自得呢,看
了这篇文章,他该不会躲在一边没事偷着乐吧?又或许主力正在为周一的莽撞
行为深深懊悔;也没准儿这只是操盘手在报复不给他加薪的老板;要不然可能
是……
深圳商报(2000年4月11日)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0.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