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ora()
整理人: yutong(1999-07-15 13:53:10),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conomics 讨论区 】 【 原文由 佐尔中尉 所发表 】 股民的皮博迪精神
童牧野/文
学术界有一种美好的期盼,只要股市涨啊涨啊涨,股民的腰包 鼓
啊鼓啊鼓,就会刺激消费,增加内需,赚了钱的股民会掏出钱来, 大
规模消化厂家的商品库存,从而搞活整个经济。这个期盼,总体上 没
错。但效果有限,因为很多股民在消费方面,具有皮博迪精神。
啥是皮博迪精神?请看罗恩彻诺《摩根财团》,那是一部几公斤
重的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厚书。书中写道,摩根财团由皮博迪在 1
60多年前的1838年,创办于伦敦(皮博迪公司,1861年之后启用摩根
公司的名称)。
少年失学、店员出身的皮博迪,号称“永远不要忘记亲身经历 过
的贫困”,当他成为英美证券界的千万富翁时,仍然念念不忘,“ 我
经历了太多的金融恐慌,见过多少巨额资金被席卷一光的场面,所 以
我珍惜每一分钱。”
60岁年纪并且身患痛风的皮博迪,不肯花钱买自备马车,从交 易
所回家,乘的是公共马车,而且宁可撑伞在雨中多等一刻钟,也要 放
过去两便士票价的舒适车,耐心等待下一辆一便士票价的普通车。
这就是皮博迪,即使有了百万英镑和千万美元,仍然节约每一 个
便士和每一个美元的消费精神。但他既吝啬又慷慨,在他成为亿万 富
翁之后,他向耶鲁大学捐赠了一座历史博物馆,向哈佛大学捐赠了 一
座文化博物馆,还为美国南方解放了的黑人设立巨额教育基金。他 还
挺有眼力,选择了摩根作为他的公司的合伙人和继承人。
法国文豪雨果,是这样赞美皮博迪的:“在这个世界,有人充 满
恨,有人充满爱,皮博迪是个充满爱的人,正是在他那样的人的脸 上
,我们看到了上帝的微笑。”
中国股民,大多数也是充满爱,甚至共同分摊了上帝的微笑, 他
们中的许多人,在去证券公司的路上,也是放过票价两元的豪华空 调
公共汽车,专等下一辆票价一元的挤得满满的普通大篷公共汽车。 他
们有钱也不买自备轿车,宁可把价值几个车队的巨款,奉献给伟大 祖
国巨型国企的股份制改造,有些股民节衣缩食,啃着一根油条,喝 着
一包豆浆,夹着一份报纸,跨入证券公司,他们亏了钱要赢回来, 赢
回来以后呢,既然有赢的本事,更要让一个钱再接再厉生出十个钱 。
股价涨了,就刺激消费?歇菜去吧!只要股价肯涨,股民会挪出 更
多本来该花的钱,舍不得花而扑通一声再投进股海。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7.51] -- ※ 转载:.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7.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