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leckz()
整理人: yutong(1999-07-14 18:20:50), 站内信件
|
作者:张越
看惯股市起落,历尽大喜大悲的你会平生几分漠然,你甚至会将泪流满面视为 一种矫情。但生命中总有例外。当你接到数百封股民来信,向你讲述同一类故事, 你肯定不能无动于衷,你会感到心脏在紧紧收缩,你会发现泪水的流淌是如此自然 。这一类故事的主角全都是小股民,这一类故事的主题全都是受欺骗。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不做坏中。这是雷锋的名言, 有人却将其套用于上市公司:一个公司说一次假话并不难,难的是说一辈子假话,不 说实话。
谷遥在信中说:"我已欲哭无泪。"我知道,那是真正的欲哭无泪,因为泪水早已 干涸。而在早些时候,红光则不啻一枚"催泪弹",每次提起,都会让他泪流满面。
三十二岁的谷遥虽说不算富裕,倒也衣食不悉,惟一让父母放心不下的,是他的 婚事。他觉得也许是自己不大是和女孩儿交往,也许是自己掐钱少,反正一直没个 女朋友。像很多人一样,听到不少赚钱"神话",1997年他一头闯入股市。可做了几 把,根本不灵,这股市的走势比女孩儿的心事更难猜。好心人告诉他,赚钱的多半有 庄家消息,要不就是去公司调研过,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像他这样误打误撞当然要 吃亏。
谷遥扪心想来,庄家无缘相只,调研也没好个条件,倒是有个表哥在上市公司, 不如打个电话问问。
在红光上班的表哥显是很兴奋,他告诉谷遥,红光要与长虹联合搞彩管,目前正 在谈判,联合成功了,红光就有了长虹的好品质。大家都买了内部职工股,还到二级 市场追进,早晚这股票会和长虹一个价。有过套牢经历,谷遥不免还有几分犹豫。 几天之后,热情的表哥寄来不少红光的资料,白纸黑字,招股书写得明白:彩管扩建 项目预计1998年底竣工,届时将为公司带来23亿元的产销售收入和2.8亿元的利润 。彩玻二期工程于2000年初启动建设期两年公司将实现年利润2亿元的目标。预计 到2000年,公司彩管产量达250万只,彩玻产量500万只,黑白管产量300万只,实现年 销售收入34亿元,税后利润3.4亿元,出口达4000万美元,总资产达46亿元......如 此美妙前景,怎不让人怦然心动。
谷遥费尽口舌,向母亲要来了留给他结婚的钱,连同自己所有积蓄一股脑买了 红光,看看才十块钱的红光,又望望长虹的K线图,谷遥浮想联翩。
无奈天不从人愿,红光很快便掉头向下。不过谷遥并没太急,因为表哥说了,与 长虹谈判未果,但还会再找TCL"康佳"海尔......更何况红光本是好企业,否则怎么 能上市?1996年的业绩还有0.54元呢,再不济红光也值个十多块。
真正的恶梦1998年4月30日,尽管表哥已在事先打过招呼,说红光业绩可能不太 好但没有认会想到,仅仅上市半年,意报亏0.86元。时隔月余,噩耗接踵又至,红光 造假一事大白天下,原来这股票一直亏损,所有业绩竟都是假的!可事已至此,又能 怎样?眼看着红光先是跌破发行价,然后跌破5元关口,再下一个台阶到4元多,"割肉 "又怎以下得去手?惟一的希望只能寄托在新任老总身上,在当年6月2日的股东大会 上,公司为全体股东端出了一个被称为"套餐"的扭亏计划,让谷遥感到几分宽慰。 只是:套餐"盘子不小,却难见充饥之物。不久,已下岗的表哥传来消息,扭亏措施根 本没有启民根本无力启动,98年报还会亏损,这股票没希望了,早晚要摘,表哥的话 句句柃心,令谷遥一阵晕眩,无奈之下,他痛下杀手,"割肉"而逃,算一下帐,投资不 足一年,损失已然过半。更惨的是要,老人一生操劳,尽付红光,抱孙子的念头越发 遥远,悲从中来,怆然病倒,已经奄奄一息。
今年2月,我给谷遥打去电话表示安慰,并相约等待年报出台,红光摘牌。4月2 8日,年报果然亏损,摘牌事却无人提及。谷遥打来电话,语调激愤:"算上造假那次 ,红光已连续三年亏损,红光为什么还不摘牌?年报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水分?这样 的。惯犯。不除,别的公司会群起效仿,证券市场还有何信用可言?"
昔日的大庆联谊颇像一位"情场老手","帅史"了的K线,"酷毙"了的业绩,更有 说给股东的甜言蜜语,怎不让人情意绵绵?可谁能知道,这一切背后,暗藏着一个多 么肮的企图?
收到马丹的信,我立刻在她的呼机上留言,我说我关心每一个在大庆联谊中苦 苦煎熬的股民,但你的信过于简单,我希望你能多说一点儿。不久,一个儿来电话: "如果你能不写真名,我愿意和你面谈一次。"
4月一个无风的清晨,我在丰联广场独自徘徊。当一个身着短裙的女孩儿对我 面露微笑时,我发现她跟 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她面色红润,容颜姣好,如同任何一 个看上去乐观"开朗的女孩子"我很难把眼前这个人与电话中那个有些凄楚的声音 统一起来。
然而当她在我对面坐定,把自己摆舒服之后,脸上还是流露出一种似乎渺茫又 似乎哀伤的神情,多少泄露了心中的秘密。
我确实想找个陌生人聊聊,但不是对大庆联谊。
望着我的采访机,她淡然一笑。
1997年夏天,我毕业不久,决心去股市闯荡。因为我喜欢自由的职业,而且我上 的是金融,刚好学过证券,自以为有优势。还有一点,我以为自己找到了一只绝佳的 股票----大庆联谊。那时大盘已经见顶,只有少数股票依然坚挺,大庆联谊无疑是 最出色的。漂亮的上升通道,0.88元的上佳业绩,公司对股东的郑重承诺......
马丹似乎回到了往昔,眼神中满是幸福,让我觉得似曾相识。两年前,邻家女孩 以同样的眼神,向人们描述过她初恋的情人:那英俊的面庞,那坚毅的个性,那山盟 海誓......
我家境不好自己没钱,便找到所有肯借我钱的人,借来十多万,并相约三年以后 还本付息。然后,我用所有钱买入大庆联谊,均价大约在三十块。那时候,我觉得一 生的幸福都寄托给了它。不久,它涨到34元,这是我股市生涯中最美妙的时刻。之 后,这股票便踏上了阴跌不归路。
邻家女孩曹遇的是一个始乱终弃的"坏男人",她的哭诉,时常在我耳边回响:" 我把什么把给了他,可他却离我而去"。
曾有人劝我"割肉",可我依然执拗地想:这么好的股票,怎么会一直跌下去?每 次来到营业部,凝视着大庆联谊,我总以为会出现奇迹,突然扭转颓势,连拉涨停。 就在这样的等待中,我已赔去70%。
"坏男人"早已另觅新观、女孩仍难断相思:"也许他还会回心转意......"
4月21日,我终于知道什么是万念俱灰,一则涉嫌违规的公告彻底打碎了我的解 套梦。各地对大庆联谊的传言不绝于耳:有人说这公司根本不存在,是一场彻头彻 尾的大骗局,会被摘牌;也有人说它会像琼民源一样长久停牌;还有人说这股票只是 涉嫌,也许没事,或许还能重振雄风,却不知是还在安慰我。可这些毕竟都是传言, 我实有想象不出会有什么结果,更不知自己该怎样做,是否只有在煎熬中默默忍耐 ?
采访机的转动声清晰可闻,我惟有以自己的无言面对她的悲颜。
5月6日,我又一次接到她的电话,她说自己那天有点失态,她说她终于还是"割 "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会好些。至于借来的钱,她说总有办法还,总不能把自己 的悲伤再嫁给别人。她只是希望通过我,为那些还持有大庆联谊的人呼吁,早日给 大家一个说法。她也希望给那些造假者一个严厉的处罚,算是为中小股民除暴雪恨 。她更希望别再出现这样的股票。出现了也要早些公告。
阅读年报,如同出席一场盛大的假面舞我织着忐忑。猜不出绰约风姿后有多少 "不堪回首",青面獠牙下或许反倒暗藏几个惊艳。
赵宇素有“南宁巴菲特"之称,每年他都会选择一支绩优股长线持有,1997年以 前,战果颇丰。1998年初,他选择了湖北兴化。大幅增长的业绩,反复填权的强劲走 势,诱人的投资项目无不让他心动,那时他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也许不是和兴化一 起慢慢变老。一年之后,赵宇果然"老"了,因为兴化比他想象的"浪漫"得多。股票 的业绩竟从1997年的1.19元,1998年中期的0.40元,一下子变成了0.25元,股价竞跌 去70%!
不过,和郑州百文比起来,兴化也许还算"老实"。一年之前,严守拿出了每股0 .46元的1997年年报,半年以前,还告诉股民1998年上半年每股赚了0.07元的百文, 说亏就亏了那么,多亏出了2元多净资产一下子进入负值的"国际水平"。股民魏敏 在《文汇报》上发出质疑,"这97年年报、98年中报究竟真实为真实,有没有虚假信 息?"
魏敏的文章喊出了众多小散户的小声。一位股民在来信中说:"上市公司业绩 "变脸",实在让人怀疑。业绩出了问题,公司把责任推给环境,最多说个投资失误, 这口径与北约动不动把责任推给旧地图,声称。误炸。如出一辙,又怎能服众呢?虽 然造假、"变脸"公司是少数,但这绝非小事,一个兴化,会让人怀疑所有绩优股,一 个红光,也会殃及整个新股板块。"
营业部,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结果令小沮丧。在数百人中,12%的股民认为所 有上市公司都存在造假行为,62%股民认为多数公司造假,只有26%股民认为大多数 上市公司是好的。看来,股民对上市公司已普遍不信任。
有位股民持有这样的"歪理":业绩越好的股票,造假可能越大,也就越不能投资 ;业绩越差的股票,买进去多半倒没风险,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又变成了绩优股,那时 就得赶快卖了。等变回绩差股,就又可以买了。当然也有很多"例外","垃圾"多年 的白云山就再接再厉,一下亏去8亿多。
中山证券股民胡博的话引来众人喝采:"每个小股民都有受骗小当的伤心事,这 让我们对一切都不再相信。我们宁愿做短线,给营业部"打工",也不愿再作所谓的 投资,因为我们躲不过红光的"明枪",也逃不过兴化的"暗箭"。如果说这是投机,那 就是被上市公司逼良为"机"。
泪流满面之后,惟有默默忍耐。"在法网这下,在一大片弱肉强 野,老实的、不 会武艺的人只能忍气吞声"。王朔的叹息,像为中小散户而发。
红光、大庆联谊也罢,兴化、郑州百文也罢,最终受损的还是"占市场绝大多数 的中小散户"。因为大资金有信息优势,总能提前规避风险,不明就里的散户却只能 "傻傻等待"。
"市场有风险",假如这风险仅仅来自股价波动,自然另当别论。但因上市公司 造假,而致散户无蒙难,这责任又该谁负呢?
一些先知先觉的股民拿起了法律武器,今年年初,北京股民李育雄抛出部分股 票,买来大量法律书籍,决心宁可不做股票,也要为散户讨个"说法"。
比李育雄更早的是一位姜姓股民。1998年12月4日,姜向上海浦东新区法院提 起诉讼,状造红光实业全体董事及有关中介机构虚假陈述,使之遭受投资损失,要求 赔偿3135.5元,姜认为,由于听信了上述被告的虚假陈述,作出了投资红光实业的错 误决定,在1997年6月6日红光实业股票上市后,于当年6月10日及去年6月5日分6次 买进股票1800股,实付金额15744.66元。由于该公司存在编造虚假利润,少报亏损 待违法违规行为,
造成股价下跌,致使原告将股票全数卖出损失3135.5元。
此事在年初曾引起各方关注,但近日传来消息,上诉被驳回了。上海浦东新区 法院经过调查后认为:不能确定原告亏损是由被告虚假陈述直接造成的,上述被告 在股票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应由中国证监会予以处理,原告所诉其股票纠纷案件不 属法院处理范围。
案子有了结果,泪流满面的小股民仍不知何处申冤。5月7日,记者再次采访李 雄。他的屋中又多了几摞法律书籍,想来帐户中又少了不少股票。
说起红光的事,李雄认为,这多少仍属意料之。首先,散户兄弟还缺乏一个有效 组织。而在国外,通常有一个"为民请命"的机构代表受害的投资者主张权利,尔后 再将赔偿额视情况而予以分配或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其次,现行法律也确实不够 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打假、水货手机、智能犯罪等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有 一系列配套法规与之相适应。但从实际情况看,司法与行政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够明 确,经济等领域的司法盲区迟迟未能填补。哪些事属于违法,哪些事不属于违法,违 法的事情该由谁来裁决等问题也不太明确,以致动辄出现不受理的情况。红光的问 题、股市的问题虽然麻烦,但天大的麻烦也大不过不处理的麻烦。再麻烦,总还有 个谁是谁非吧"有了这个谁是谁非,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法律应为散户申冤,但法律更应该让散户不再蒙冤。红光、民源受罚之后,造 假事件依然层出不穷,越演越烈,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有没有发行、上市体制上的问题?造假全都是为谋私制吗?是否也 是迫不得已?法律、法规又该如何完善,来堵住造假的口子呢?
当假年报无情地骗走了你的钱财,当长长的阴线"叹息着贫困地悲哀",散户只 能固执地渴望庄严的法典,用美丽的笔墨写下:相信未来。未来是美好的,但未来要 等多久?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多少只股票让我们泪流满面?
附记:本文行将完成之际,沪深股市出现强劲上扬。记者给上文提到的一些股 民打去电话,以示祝贺。但没有认真的开心。有些人已对市场失去信心,恰恰在上 周末全线离场。有些人虽是满仓,但多如赵宇一般,被套牢于高位,尽管大盘暴涨, 却根本动弹不得。跌也伤心,涨也伤心,真不知散户该何去何从?也不知这轮行情中 上市公司又会为我们纺织出怎样优异的业绩、美丽的题材?更不知激情过后,散户 能否不再泪流满面? (完)
-- 坚定信心 规范发展
本轮行情 政府做庄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9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