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广告原动力>>大家说广告>>【广告之感叹】>>酒不醉人人自醉

主题:酒不醉人人自醉
发信人: knox()
整理人: lanyu111(2003-10-13 20:40:30), 站内信件
你的“水”越搅得浑浊,你的形象就越模糊,只好乱哄哄“你方唱罢他登场”了


----------------------------------------------------------------------
----------

程鸿蔚/文

  做酒广告,要做某种个性、某种定位、某种消费情境,才会有大的创意诉求
空间,否则,为“品牌”而做“品牌”,为把自己的产品名字刻印进消费者的大脑
而无休止地大喊大叫,终归作用不大,为什么呢? 
     酒毕竟只是某种“水”,内涵有限,而产品名称不过是某种地域性或某种个
性化的代表符号,生硬地只想着在这等元素上头做文章,广告空间始终有限。人
们今天晚上被你吵着记住了,明儿晚上就会把你忘得九霄云外了,因为你没有什
么“东西”供人记忆,你开掘得始终太浅,你只懂得产品卖给目标消费者的物质
功利性,不懂得产品还要同时卖给目标消费者精神价值性。 
     惟有以形象折射目标消费群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消费情境话题,才是酒产
品成功逾越其物理属性,用精神纯醪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门。不然,大家的“
水源”、“水质”都相差无几,你的“水”越搅得浑浊,你的形象就越模糊,越
让人缺乏兴味,你也就只好乱哄哄“你方唱罢他登场”了。 
     看这幅题名为“总统先生”的葡萄酒广告作品,无疑就遵循了一条以精神内
质、以消费情境取胜的营销推广之路。这种葡萄酒一定是品质高档的酒,否则它
不会依附于“总统路线”来互映;这种葡萄酒也一定是极有个性的酒,否则它不
会以与总统对饮而忘却身份地位的过程来定位,它把自己的广告切入点放在了“
荣幸地欢迎并陪同克林顿总统访问阿根廷”的新闻事件上面,由此阿根廷的这种
葡萄酒变得有名和让人记忆鲜活,它在放大凸显自身形象的同时,“虚拟”了一
场由浅入深又忘乎所以地与总统对饮的过程。你没有看到衣香鬓影的画面,你没
有听到觥筹交错的声响,但一切你都能够想象得到、感觉得到——欢迎您,总统
先生;欢迎您,克林顿先生;而至酒深见底的酣畅之时,则是——你好,哥们儿
。 
     擅长为自己找到某种消费情境,除了依自身定位路线行事外,把握消费场合
、消费感觉、消费语境是最最重要一环。为什么在酒质一样的情形下,会有着对
酒浇愁和把盏言欢的不同?为什么同样举杯之时,会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的心理差异?缘由还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吧。 
     只有人的饮酒场合,人的饮酒氛围,才有可能真正超越酒质的物理品位,而
表现出斑斓多姿的精神感觉来,而酒品牌能够精心地采集和渲染出这些消费意境
,其名称就不容易为人忘却,其话题就容易让人产生记忆,其竞争就能够产生市
场区隔,其创意就能够苟日常新,其品牌就能够永续经营。原因就在于品牌能够
“跟着消费者走”,它深谙喜欢它的消费者;消费者已没有理由舍弃它,竞争者
面对着这种已令人产生“精神寄托”的品牌,用“物理进步”的功能来挑战已是
力不能逮。 
     为什么我们时下大把酒品牌,始终都不能、也不愿端正自己的形象切入点呢
? 
      是品牌发展商们担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无序的市场条件下,做
不了长线品牌,等不了渐进而升温的必要过程吗?大家都争着、挤着这样做,所
以你也争着挤着这样做。大家都这样做着赚钱了,所以你没理由不也这样挣钱;
所以你的表现广告也一直是喊给竞争对手们看的,所以你也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
一条“速效”的路线,并无可奈何地等待“速朽”的一天降临。 
     广告公司的一些话,你是很难听进去的,因为你觉得“时不我待”,所以问
题的核心症结始终体现在:这是一个需要温柔等待它过去的发展阶段吗?广告公
司也只能是这样随着它、配合它、理解它地耐心走过这一“必由之路”吗? 

--
knox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41.215.4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