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兔魔王)
整理人: sisi8597(2003-03-12 05:41:02), 站内信件
|
首先告诉你,我就是隔壁摇滚版的版主,在任已近五年,跟你讨论流行音乐
有足够的资格.
我跟你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我纯粹从社会学角度来看,high culture和
low culture同样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过程是不带案情的,机械的和经验主义的.
你的那种观点,如果换个角度,我也会全盘支持,同时我也会发表完全类似的文章,非以科学的社会学角度,而是以艺术,审美,理想主义的角度去看.
在社会学看来,你的这种观点无非是一种政治上的正确(political correct), 说得难听叫小资伪善,就是声称一切平等,尊重个人品味选择等等. 但是很遗憾,尊重个人选择不一定代表认定所有选择在审美意义上是平等的,这是两回事.
我认为古典音乐当然是高级的,只是在判定个体个案的时候有时候回出现判定的困难;譬如社会学中关于阶层文化的理论,认为有许多精英文化和低层文化是互通的; 在音乐中表现为莫扎特,一些贝多芬,一些肖邦,等等,大多为通俗易懂,旋律上口的作品; 文学中表现为,(举例说在英语社会,为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汀等, 当然实际上现代社会工人阶层能轻易看懂莎瓮作品的人并不多,即使对文学修养和传统一贯很好的英格兰人,苏格兰人来说也是)
另外,古典音乐只是纯粹的一种选择; 选择古典音乐不代表你就是精英, 而不选择古典音乐也不代表你不是精英.如果你真是精英的话,可以随意选择你爱的东西,而低于你的人甚至会模仿,但也不敢嘲笑你.旁人只会认为你有个性而已.
再者,我谈论的是社会现象,而不是在争论什么美学; 即使在美学,争论起来你也很可能占下风; 社会学关心的只是数字:简单的说,处于中上阶层的听古典音乐的比例为多少,中产阶级,低层阶级听古典音乐的比例又是多少; 换句话说,分析古典音乐的听众,购买古典音乐杂志如ramophone的人士社会背景,收集古典音乐电台如ClassicFM听众的资料,然而得出结论什么类型的人听什么类型的音乐;
这只代表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整体的趋势,而不能分析具体主体;譬如说你不能说听古典的人就是精英,因为有一定比例的古典听众来自较低阶层.
简单说,你无法根据一个人选择:他是否听古典音乐,来断定他的教育背景,职业,层次等等;
同时这也因为古典音乐内容很广; 一般来说,较现代或前卫艺术不被大众吸引; 文艺复兴及以前的音乐也不太好卖; 在西方市场最易销售的,仍为CLASSICAL类,以莫扎特的甜品为冠; 另外如果一个人家里收藏大量普罗菲科耶夫,斯特拉文斯基,马勒,布鲁克纳,勋伯格之类,同时具有完备的莫扎特,巴赫,勃拉姆斯的收藏,相比一个只拥有莫扎特精品的人来说,你更有可能认为前者受过更好的文艺方面的教育,品味较高,更有可能属于较高阶层; 当然, 永远不能作出准确的论断,所提供的只是一种大体的趋势, 譬如一个中学音乐教师的收藏可能要远远优于一个大商人的收藏; 具体个例是没有代表处性的,不能说明整体趋势.
最后再谈谈流行音乐.
首先RADIOHEAD这类的音乐大多为年轻人所中意; 对年轻人是无法按照音乐选择来推测其社会背景和教育的.这点是常识.年轻人寻求刺激,不安定,反社会心理,并且感受同辈压力(peer-pressure), 然而当他或她步入中年,情形就不一样了.
西方人有点优秀的,就是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爱听什么就听什么,没有顾虑. 譬如说: 我就是工人阶级,一名卡车司机,我喜欢重金属, 我管别人怎么看, 不介意别人说我是工人,有什么关系呢?我事实上就是啊. 同时我的卡车司机朋友们都听重金属摇滚乐,我和他们一道是一个整体.
然而不管在哪里,阶层捎高一丁点的人就会出现附庸风雅的心理,害怕别人根据自己的选择论断自己.
最后,关于等级,我认为这更加没什么克谈的.你能不能给文学,诗歌,雕塑,绘画,建筑这些艺术加上等级? 伦勃郎是不是高于街头粉末水彩画? 乔治奥维尔是不是高于庸俗言情文学?李白或普希金是不是高于打油诗作者? 这都没有什么克争的;没有一个美学家会否定艺术中间存在等级; 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都会承认高阶艺术和所谓的大肿KISTCH. 在这方面,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没有任何的特权,必须受制于这种客观存在的等级制度. 当然,要指出的是,等级是含糊存在的;你不能硬比较两件作品哪一个高,哪一个低; 它们同样,反映额定是大体趋势.关于音乐的等级问题我之前写过一整篇文章,不过不准备帖了.
音乐有高有低,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吧? 我早就看开了. 重要的不是音乐的高低,而是听音乐的人通过自己喜欢的音乐获得共鸣,获得感动, 这才是音乐的真正意义.许多工人不懂得巴赫或,马勒,这也许是一种遗憾, 但他们有能让他们高兴的东西,这就够了.
顺便根据我的命题在解释一下你俗的问题.
你俗,但是观察家有理由认定你刚好组成了欣赏古典音乐中一小部分的俗人;他们有他们的比例,他们确实存在着; 你俗与不俗,也不能否定这一小撮人员的客观存在. 同时,你俗与不俗,也不能改变从绝大多数情况来看,听古典音乐是俗还是不俗;你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个案. 在我们的探讨上你的个案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的个案没有任何代表性,不能从中窥得整体,不能根据之下任何的结论,同时,你俗的事实,如前所述,并没有和欣赏古典音乐中一定比例的俗的听众相矛盾; 我们假定有25%的人是俗的,那么你就是其中的一员; 社会学家,美学家看到你的俗,并不感到吃惊,也不感到有任何矛盾之处;他们还期待发现跟你一样俗的许多个案,然而这并不会影响25%这个小小的数字.因为社会学家,美学家们发现了有75%的人,跟你不一样.
在做总体结论时,你的案子没有任何意义;你的案子可以说根本不存在. 人们看到的只是大趋势,大现象,并根据之,科学而谨慎的做empirical结论. 当然你俗的事实,不坊拿去做特例研究,作为25%少数人的一个典型,当然这还要征得你本人的同意.
----
Oderint dum metua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