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法律空间>>历史精华>>问题讨论>>人大“个案监督”应侧重法律监督

主题:人大“个案监督”应侧重法律监督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整理人: kzl(1999-06-05 11:33:15), 站内信件

检察日报  1999年5月5日
 

----------------------------------------------------------------------
----------
 

学术观点

人大“个案监督”应侧重法律监督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个案监督程序的规定》正在积极起草,年内有望出台
。目前,关于个案监督程序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仍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拟作进一
步修改完善后在适当时候提交常委会审议。

  当前,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一项最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
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可以就司法机关处理完结的具体案件是否符合法律、法
规的要求进行监督,用流行的术语就叫做“个案监督”。而且全国人大常委会有
关部门还在积极地组织专家和学者讨论和草拟人大“个案监督”条例。“个案监
督”大有普及推广之势。

  然而,不论在法学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践部门,对人大“个案监督”的性
质、原因和内容的认识都存在较大分歧。突出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案监督”的性质是属于合法性监督,还是属于公正性监督。主张“
个案监督”属于合法性监督的观点认为,人大不应具体包办“一府两院”的事务
,否则,“一府两院”就失去了依法独立行使国家权力的可能性。

  持“个案监督”属于公正性监督观点的人认为,人大“个案监督”是人民当
家做主的体现,人大介入具体案件不应当受到法律的限制。

  我个人倾向于“个案监督”是合法性监督的观点。如果按照公正性监督的观
点,只要是不公正的就可以监督,这实质上是违背法治秩序的。在现代法治社会
中,法治就是公正,尽管依法办事的实际后果可能也会带有某些不公正,但这是
法治下的不公正,这样的不公正要比缺乏法治的不公正更公正一些。

  二、“个案监督”是出于司法活动和司法制度自身的原因,还是出于这之外
的原因,这一点也是有必要加以澄清的。 事实上,目前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出现的
很多冤、假、错案中有些问题不是出自司法机关自身,而是司法机关外部的组织
和个人通过非法手段影响司法活动,使得司法制度自身的公正调节机制无法有效
地发挥作用,司法制度缺乏应有的法律权威,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为了求助于更
有效的权威保护,才把公正的希望寄托在人大身上。所以,不能认为人大介入具
体案件就意味着人大作为代表机关比司法机关更能够依法办事,维护司法公正。


  三、人大怎样进行“个案监督”,是按照特殊的司法程序直接办案,还是仅
仅监督和督促司法机关“依法办事”? 这个问题在弄清了人大“个案监督”的性
质和原因后是不难作出回答的。人大在实行“个案监督”时,如果直接采用司法
程序办案,这等于说人大成了最高司法机关,这显然是不妥当的。正确的做法是
应当借鉴国外法律监督的实践经验,在人大下面设立宪法实施监督机构,对司法
机关审理具体案件的行为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而涉及到事实和证据事项
应当由司法机关自己来解决。

  应当通过“个案监督”的契机,及时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
这样才能起到既尊重现行司法制度的公正性和法治原则的目的,又符合人大作为
代表机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 莫纪宏)  


----------------------------------------------------------------------
----------

中国检察日报社 web @ jcrb.com.cn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Copyright 1999,all rights reserved.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99.47.24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