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U众说纷纭>>转载连载>>连载作品>>nicole_kim的《一周读书笔记》系列>>网上读书之十七:一周读书笔记(2002.4.15~2002.4.21)

主题:网上读书之十七:一周读书笔记(2002.4.15~2002.4.21)
发信人: nicole_kim()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2-06-24 10:44:20), 站内信件
本周,不,已经是上周了,吃进一大堆垃圾信息(还好不用列在这里),才知道所谓的information explode真的是害得S人的。

第一本书:《玫瑰之名》(意:安伯托.埃柯 著 谢瑶玲 译 作家出版社)
这个当然是好书,这周幸好还有个好开头,有个好结尾。
关于图书馆的描述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部分,无论是迷宫一样的结构,还是威廉对架上的书所作的那一番讲解,甚至还包括阿德索面对这一巨大宝库时所做的感悟。“一本书常包含有其它的书的内容,这样的情况并非不常见。”仅仅这样的一句话就让我想到自己经常从这本书跳到下一本书,甚至下下下本书的事儿,这当然是拜社会发展所赐,不管怎么说,能在书海里有所选择,甚至免不了要喝两口脏水,总比以往那种啥也看不到的日子好。
张大春做的导读里有句极恶毒的话,试着把它全部背下来:
看这本书时你可以这样看,任意从哪一页翻起,然后读下去,如果这样还不能激起你对神秘、哲学还有高度嘲讽艺术的兴趣的话,那么还是请你去看《百战百胜》(估计类似《开心辞典》、《幸运52》、《财富大考场》等节目)吧,那是一种使无脑力人士能够产生高度优越感的节目。

第二本书:《感谢丑闻》(子非鱼 著 陕西师大出版社)
这本书本来早应该在八个月前到我手里的,新闻很多都变成旧闻了。不过我仍然记得早时子非鱼说过的“包子皮工程”,非常有趣的自嘲。
假如说好莱坞或者哪里哪里是中心的话,他们那些娱记们都是外缘,古时那个吹牛的笑话,说某人吃包子,骑着马吃进去多少里,吃出一块碑来,上面写着:
“此处离馅还有八十里。”
所谓的娱记,就是这种“包子皮工程”的承建人。

第三本书:《怪奇魅影》(日本:伊藤润二 著)
漫画来的,还是恐怖漫画。上旧同事家去拿书,被他逼着打了两关《零事件2》(还灭了屋里所有的灯,仅点上两根小小的蜡烛以制造恐怖气氛),可能是后来看我不大害怕(其实还是蛮吓人的),就去找了这么一套漫画来给我。
封底上赫然写着:
警告!请勿在太阳下山后打开此书!!否则后果自负。
睡觉前翻了两本,没觉得什么,第二天吃早饭时再看就不对劲了,有点想吐,而且手脚冰凉。
看过一遍就没什么了,现正看第二遍中。而且看到第五本时居然发现里面有几页根本未切开。
哈哈,这小子居然也没敢看完。

第四、五本书:《蝉》、《艳阳天》(香港:亦舒 著 中国戏剧文化出版社)
本周无聊到极点,才想到去看亦舒。因为总记得以前高中时自己每次读完亦舒总奋发向上地去学习的作用。不过想想自己大概无聊的日子居多,因为几乎所有亦舒的书自己都读过,也没见自己奋发到哪儿去。
倒是亦舒自己,原来书中催人奋发向上总说乌云旁镶有银边,现在已经改用《哈利波特》作者和美国新进民歌手珠儿的例子了。用江总的话来说就是:
“以时俱进。”

第七本书:《译边草》(周克希著 百家出版社)
不过本周看亦舒还是有所收获的,因为这本薄薄的小书如果不是被书城的编辑错置到言情小说的书架上,还可能真的错过了。
作者是上海译文的编辑,属法语圈,原来是学数学的,这六万字里介绍了他和师友们许多翻译国外作品时的趣事和逸事,有许多都可以大发一噱。
最搞笑的是这个:
“有一部电影《Who's afraid of Virginnia Woolf》,港译为《谁害怕又贞又淫的女人》,显然是望文生义。有一家台湾报纸译作《谁害怕维吉尼亚州的狼》,想象力可以与港版相媲美。”
弗吉尼亚.伍尔芙(前些日子闹得极凶的《K》中的男主角朱利安.贝尔就是这位著名英国女作家的侄子)居然成了弗(维)吉尼亚州的狼,呵呵。

这本书版面编排也很出色,页缘对照该页内容,印有许多早期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封面和插图,有些看上去真是熟悉之极哎。唯一可惜的是因为地方不够,有许多封面或插图的边缘都被切掉了,最明显的就有一个“约翰.克里斯朵”。而且该书是32开的小开本,比一般的开本少了一厘米左右,真叫人想不明白这事。

原来看书时并不怎么注意译者和译文的好坏,还记得头一次注意到这事是因为大学时看的一本《红磨坊》。从高中时就知道劳特累克,对这个人的一生非常感兴趣,因此很迫不及待地看,看到劳特累克断腿时他的母亲图卢兹伯爵夫人对他说的那一大段时,怎么怎么看那言词肯切句句逼人的架势好象日剧里的场景,都可以感觉伯爵夫人的一双手抓着小劳特累克的肩膀一双眼睛直盯入心而对方状似呆鸟频频点头的样子了。后来再翻前言时才发现译者是从日文版里翻出来的,当即释然而笑。

前面说到垃圾信息的事,真的,对我的打击蛮大的,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幸好,似这样的一本好书就足以救命。

本周擦肩而过:
《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揭密》(台湾:许洪生)
可以算是有关《蜀山》解读的一本全书,从儒道释三家对还珠楼主的影响分门别类来阐述。
对《蜀山》评价甚高,甚至行文笔法也有点学的意思,所以俺就有点看不大下去了。

《上海园林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受烧肉启发,想写篇《黄家花园与黄岳渊》的考证文字。可惜这一大本厚厚的《上海园林志》里居然只有黄岳渊一个人物词条,连黄德邻都没有。黄家花园另外有俩,其中一个原来是黄金荣家的(现在是桂林公园),黄岳渊的介绍里提到了他的黄家花园,前后两个地点都和我知道的无误,而书中诸多花园园林介绍则只字未提,难道是和那两个混为一谈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