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闽版政务】>>【版面活动】>>〖活动专栏〗>>闽版“还我绿色家园”特别活动>>倡绿色消费 过环保生活

主题:倡绿色消费 过环保生活
发信人: zclf625(笨笨)
整理人: icesnow1216(2002-05-06 14:30:16), 站内信件
  人活着,就必须消费。有消费,就有物质消耗。消费活动通过索取、加工、流通和废弃这几个环节把人和自益严重,全球环境状况急剧恶化,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了然紧紧地而且永远地联结在一起。可惜,传统消费只关注人的需求,忽视消费造成的环境影响。长久的付出与忍受,使得环境终于不堪重负,爆发出众多问题———局地环境污染日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绿色消费应运而生。它是人类理性选择和道德自律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绿色文明的必然要求。  
  不同的人对绿色消费的理解是不同的。求同存异,绿色消费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节俭消费,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层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物种,万物共生。它与传统消费的根本不同在于———不仅要满足人的生存需求,还要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为此:  
  绿色消费反对攀比和炫耀的消费心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动机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比如,通过消费展示个性,表现自我,求得认同。这本不是坏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热衷相互攀比,逞阔斗富,追求奢侈豪华。他们的很多消费不是出于自己的生存需要,而是担心落伍,想超过别人,或是炫耀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他们竞相追逐新鲜的、奇特的、高档的、名牌的商品,其行为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那些商品的社会象征意义。由此容易形成浮华的世风,刺激人们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绿色消费反对线性的消费方式。传统消费基本上是一种单通道的线性过程,在其中,自然资源被转化为用品以满足人的需求,用过的物品大多被当作废物抛弃。这种高排放的线性消费加快了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事实上,某一消费主体的废弃物很可能对另一消费主体具有使用价值,对消费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处理,既减少了资源索取量,也减少了污染数量。为此,消费者要通过重复使用和多层利用,提高物质利用率;通过分类回收,促进废物的循环再用,提高废物的再资源化率。比如:买东西时自带购物袋,外出时自备水杯和牙刷,保存食物时多用密封盒少用保鲜纸,随身带手帕以减少纸巾的使用,尽可能维修坏了的物品,把废弃物卖给回收站或分类放置。总之,要一物多用,不要用过即扔,要物尽其用,不要抛弃尚能发挥作用的物质;要化废为宝,使废弃物成为可再用的资源。这样做,则单位资源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就越少,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就越大。  
  绿色消费反对危害人和环境的消费品。仅以食品的种类而言,绿色消费主张食用绿色食品,不吃珍稀动植物制成品,少吃快餐,少喝酒,不吸烟。消费绿色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可以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物种的多样性,多样性意味着稳定性,稳定性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快餐食品大多含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西式快餐更是如此,长期使用将使人体内过多蓄积脂肪而发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的危险。吸烟和酗酒除了危害人体健康,还影响空气质量和粮食供应。  
  绿色消费尤其反对过度消费。富人是主要的过度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行为不仅增加了资源索取和环境的污染荷载,而且助长了人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其示范效应还加剧了穷人的相对贫穷感。

    与过度消费相比,节俭消费会减少资源索取和环境的污染荷载,有利于环境保护;如果人主动地放弃多余的物质消费,对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也是很有好处的。从人类整体历史来看,节俭消费形成最早,影响最大,历时最长,各种理论也最多;特别是在中国,节俭消费是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在国外,节俭消费也是源远流长,即使在过度消费盛行的工业化国家,节俭消费也没有被消费主义的狂潮所淹没。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实行节俭消费尤其必要。  

  绿色消费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节俭消费,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层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物种,万物共生。它与传统消费的根本不同在于———不仅要满足人的生存需求,还要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竞相追逐新鲜的、奇特的、高档的、名牌的商品,容易形成浮华的世风,刺激人们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某一消费主体的废弃物很可能对另一消费主体具有使用价值,对消费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处理,既减少了资源索取量,也减少了污染数量。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