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i_you_xiner(飘
天
使)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6 22:49:50), 站内信件
|
爱情像是一个蜡笔,对着空白,能写画出绚丽的人生和美好的爱情,也能描绘出那每一双流泪的眼睛背后那辛酸的浪漫和无奈的哀叹!蓝色的似宝石一样的心,却被凄惨的爱摔的粉碎,每一粒都像是爱的眼睛,情的泪滴
生活里面似乎没有爱情发生,心灵和身体就都会在黑暗中变得干燥,遂渐枯萎。
相爱时候,一支烟也有燃烧的火花。纵使短暂,也是温暖过的。但深刻的爱恋都不能长久。相似的灵魂是不可以相容的。没有一场难忘的爱情里面不充满折磨和伤害。许多时候,炽热的情感和冰冷的意志都在作无休止的斗争。
自古至今,人们感悟最深、刻骨眷恋的就是一个“情”字,有了那么多的人间真情,才使我们生活多了许许多多的丰富色彩,也使我们的生命得以美丽和绵长。生活里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亲情,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情,最打动人的还是讴歌相知,相许、相守的爱情诗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想,欧阳修这首《生查子》里的主人公,一定是一位美丽而为情所困、所累、所伤的女子,在演绎着一段曲折而伤感的故事。
人是难逃一个爱字的,有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没有必要回避。如果说,有情的生命在无情的生活里是一种尴尬,那么,感性的认识面对理性的规则也许是个无奈。可是,生活里的我们就是这样,是自然而且有规律的。日子是细细品的,生活是慢慢过的,就在这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我们自己写着自己的书,写上了爱情,写上了婚姻,写上了自己的生活。在爱的情感世界里,我们有了自己的选择。所以,该有的一定会有,没有的也不应盲目的奢求。
前世思考,后世思辩,很难有人真正地思考出一个“爱”字。当你幸福地品味前世地情爱,也许后世的苦难正向你频频招手。一切似乎是上天注定了,参透了“爱”的天机着必遭苦难,而快乐交换的代价是痛苦的智慧!
“不该爱上不该爱的人”每时,那平凡的人群中爆发出这声声痛苦的哀啼,多少人痛哭流涕,可这所谓的爱的罪孽,怎么能以伤情而定呢?只因,“爱”的本身却是无罪的。
爱情又在责任和感情中铺垫着天平,好象只有把自己白白牺牲掉,才能显示爱情的伟大。明明牺牲自己并不能救助所爱的对方,也改变不了局面,却以为只要再多付出一点,就可以扭转乾坤。而在种不可能的救赎任务中,似乎在印证自己的价值。听着伟大,实则可悲。而这,却正显出了自己的自卑和自大。
“爱情”这个词汇令人悲哀,就像《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所言:“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却是多么渺小!可是我们却还偏偏把爱情讴歌的那么伟大,总是把“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不分离,……”的豪言壮语编写的那么神奇。而当激情归于平淡,当燃烧归于熄灭之后,也许一切显得只有苍白。只因时空隔断,我们已无法穿越,无法再去延续这一段“至高”的感情生命。
爱的本质是什么?爱在本质上又是什么?
爱情是体会痛苦和幸福,体会孤独和欢乐的胶合体。而爱在本质上应该是“给予”真正意义上的给予。只有给予对方一切,才能表达那份爱的真切,才能彼此激发出对方的热情和生命力,因为爱同时也具有着创造性的客观理由。爱应该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多种情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感情活动。其实,把爱情看成是纯精神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是不懂爱的人,不能理解真正意义上的爱。
在爱情里,我们更要把握好一个适当的“度”。冷静压制感情,那爱情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而随意感情的爆发而不加以理智的节制,那爱情就会变得盲目。理智来战胜感情,让爱情在理智的铺垫下而升腾。爱情之树是以感情开花,以理智来结果的。
人把爱情描画着属于自己的浪漫。其实不然,我们应把自己的个性保持下来。独立的个性才能使人在爱情里保持独立的人格。感情,是具有魔力的,是魅力的表现。倾情相守是难挨的日子,是另一种寂寞和心酸。爱情的堡垒是多方共同构建的,任何一方的不协调都有可能使堡垒崩塌,即使它曾那么温暖,舒适。
爱情是什么?是感情的沼泽地?其实,爱情我们谁都不是能简简单单地就可以分析得透彻的!
---- 所谓真实的感情,其实,都是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只怪它不该上演,而我们就不会这么痛苦去承受它,再怎么歇斯底里的爱,到最后都是噩梦一场,别再去天真的幻想,爱有多浪漫,都是虚无缥缈的,抓不住,看不牢,就让它溜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