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nhan1(笑流)
整理人: danhan(2002-04-18 22:58:30), 站内信件
|
寻觅“空白期”瓷器
--------------------------------------------------------------------------------
http://www.jiyou.net 2002-4-1 8:59:23 扬子晚报 周延琛
古陶瓷界习称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为“空白期”,究其原因主要是英宗即位实行禁烧政策。据《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正统三年……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白地瓷器……违者正犯处死”。致民窑瓷器锐减,官窑亦处低落期,且三朝迄今未发现署帝王款的官窑器物,故谓“空白期”。其实“空白期”不空白,瓷器是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用品,窑户为求生存,难免冒险私造,因而此一时期仍然烧制了一定数量的“青白地”禁瓷。物以稀为贵,如今“空白期”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了藏家商家的追逐对象。
对“空白期”瓷品我心仪已久,并多方寻觅。1997年秋,北京琉璃厂一古玩店有一只明青花乳虎纹碗,标价达2500元之巨,人疑问之,答曰:“空白期”东西太少了,当然贵。1998年在南京博物院广场古玩交流会上,我遇到一只“空白期”青花折枝花双耳方瓶,高约15厘米,虽一耳微损,但造型奇特,发色正常,我以220元与摊主谈好了价钱,正掏钱时被一瓷友硬性拉走,并好心告知此物系膺品,绝不能买,我一念之差作罢。片刻后,我坚信自己的眼力,决意再去购买时,已被一藏家以400元高兴地买走,我后悔不已。此瓶在最近出版的《明代民窑青花》一书的图谱中出现,十分漂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3月,春寒料峭,朝天宫古玩市场人不多,在一地摊上发现一只青花乳虎纹侈口碗,我以该碗稍有毛口为由,坚持大杀其价,最后如愿购得此“空白期”碗。此碗高7.5厘米、口径14.7厘米,虽口沿小有毛损,但整个造型完整,礅式撇口,端庄中透着大气,胎质较粗重,然烧结良好,击声清朗,釉色肥润,白中闪青。纹饰采一笔勾勒点划为主,也略施渲染,青花发色浓艳深沉,系苏麻离青与国产料的混合青料。二乳虎二阔叶植物两两相对分布于碗外壁,内心亦绘乳虎一只,鼓眼翘尾,神气十足,绘画线条粗放潇洒,具有明代瓷画率意、率真、率简的鲜明特点。此物属民窑瓷器中的上好产品,并经多位瓷友鉴别,一致认定为正统———景泰产品。它不但填补了我收藏“空白期”藏品的空白,也聊补了我前次错失青花双耳瓶之憾。
---- 欢迎参加集邮版的
明信片互寄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