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邮品投资>>邮市论坛>>佳邮评选活动须返璞归真

主题:佳邮评选活动须返璞归真
发信人: zhijianliu1(治荐)
整理人: danhan(2002-04-18 22:56:18), 站内信件



  2001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据说出现了颁奖大会找不到承办方的事,令人感到惊奇之余,细想也在情理之中。既然佳邮评选活动商业味道越来越浓,邮人的爱美之心变成为了一张评选纪念张的跟风活动;既然评选纪念张已经泛滥,只要几元钱就能在邮市买到;既然几毛钱的假纪念张足以乱真而难以制止,评选又有什么意思?地方上又何必花那么大气力,花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去召开带不来什么效益的“颁奖大会呢”?

  我们且来简单回顾一下早年的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

  自1980年搞了一次30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后,从1981年开始,每年评选上年的最佳邮票。当时集邮活动刚刚复兴,《集邮》杂志广而告之以后,回收有效选票12万张,中选的J58《中国古代科学家》得票数为56313张,T44《齐白石作品选》得票42470张,当时还未名扬天下的T46《庚申年》,只有34775张而落选(有趣的是评选纪念张偏偏是韩美林画的一对小猴)。说明集邮者确实是从爱国、艺术水平等方面评最佳,丝毫未从商业角度评选最佳邮票。颁奖会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者只有最相关的100多人。但是,1981年第9期《集邮》杂志充分肯定了南京集邮研究会的讲评和开预评会的做法,为江浙邮人率先“猜奖”打下了伏笔。

  1981年,有28万人参加投票,中选的除了J76《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和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外,增加了一个普22《祖国风光》和荣誉奖T58《辛酉年》。颁奖会仍在政协礼堂召开,出席者仍为100多人,时间是下午2时至5时15分,用时仅3个多小时。

  1982年,收到32万张选票,4月9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召开颁奖大会,8000多人参加,有文艺演出。开大排场之先。

  1984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召开l983年最佳邮票评选颁奖大会,6000多人参加,由广东省歌舞团演出。开地方接待之先。

  1985年,回到北京,在中国集邮总公司召开颁奖会,恢复到100多人参加。再次开了个节俭的颁奖会。

  1987年,集邮的第一个高潮到来,参加评选的人数达到300多万,有效选票为2971233张,特在江苏五台山剧场召开颁奖大会,4万多人参加,观看来自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大腕们演出。邮品销售和签名活动搞得异常火爆,不得不派警察为明星和最佳邮票设计者解围。

  以后的若干年,评奖活动大都有承办方,花费也越来越高,直到2001年,再次回到北京颁奖。

  在市场化的近几年,随着早期中奖票的日益升值,江浙邮人开始采取控制选票、电话通气、以多取胜的策略,以极高的中选率令人刮目相看,使欲想得到评选纪念张者不得不跟风投票。此后,上海经验演变成附送承办方一个得奖名额,即在哪个省召开颁奖会,哪个省必有一套相关邮票中选,这实际上是一种花钱买奖的地域观念或曰“地方主义”作怪,假选票也趁机出笼,谋取暴利。在某省的一次颁奖会上,还出现了几元钱一张的评选纪念张随便买的怪事。而地摊商的假评选纪念张,只要5毛钱一张,一般集邮者根本无法与真评选纪念张区别开来。邮人打趣说,真的假的,不都是往集邮册中一夹完事,放张评选纪念张不过是填补邮册的空白。

  2002年3月24日,美国举行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大会,给人的印象只是平均主义抹黑了神圣的评奖活动,并未真正评出最高艺术水准的电影。而我国影视界的“百花奖”、“金鸡奖”等,也是屡屡传出未评便早已内定了得主的“黑哨”声。最佳邮票的评选,同样日益式微,以利益集团的谋财为转移,并不以广大集邮者的意志为转移。再加上近年邮市不景气,邮品滞销,入不敷出,地方接待日益盛大排场的颁奖会,哪有财力支付巨额的大腕出场费、住宿费、吃喝费和礼品费等等。而且,就算评了一个与本地有关的选题票,又有多大经济效益呢?于是出现难找承办方的事便不足为奇了。

  难道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就非要搞大排场不可吗?从1980、1981、1985年三年实际情况看,只有100多人参加,时间短,效率高,事后的宣传效果并不差。我们何不返璞归真,重新缩小规模,开小会、开短会、开节俭的会议呢?

  集邮品的促销,并不一定非要借助于颁奖会,邮展固然是最好的机会,但只要集邮的空气浓,所发行的邮票能够逐年升值,所开发的邮品与市场对路,例如个性化邮票、生肖小版张等,不用促销自然畅销。尽是豪华包装的高价册子,多而滥的评选纪念张、打折票,怎能激起购买者的兴味?

  最佳邮票评选活动这一变了味的“传统节目”,已经到了转折的十字路口。集邮媒体和集邮组织,应当展开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讨论活动,让大家来出主意、想点子,使其返璞归真,能够真正评出群众喜爱的最佳邮票来。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