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邮品投资>>邮市论坛>>封能否小些

主题:封能否小些
发信人: zhijianliu1(治荐)
整理人: danhan(2002-04-18 22:56:18), 站内信件



  集封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烦恼,那就是怎样将那么多的封上贴片,为什么会成为烦恼呢?因为贴片的尺寸是不大的,标准贴片的尺寸只有A4纸大小:220毫米宽,280毫米高。

  现在我国的封越来越大,目前收到1枚《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地封,由原地邮政部门发行,贴1枚小小的邮票,封的尺寸竟达228毫米宽,120毫米高,这枚封如何上贴片呢?横放吧,溢出贴片宽度13毫米,竖放吧,要让人头颈转90度后欣赏贴片,不合人情。

  近来又收到1枚国家邮政局发行的《胡雪岩故居》普封,邮资图和小小的邮票尺寸差不多,可是封的尺寸竟达到230毫米宽,120毫米高。这枚封如果横着上贴片会溢出贴片15毫米。

大封不被邮人看好,我认为其缺点有四。一是浪费纸张,我国的纸浆是紧缺物资,相当部分还需进口。二是有碍欣赏,封过大,就会和邮票的尺寸不协调,有瘦子穿大棉袄的感觉。三是不便携带。四是难上贴片。

  现在有了开放类邮集,各种首日封和纪念封都能以邮品的身份进入邮集。集邮组集者人人都知道贴片的面积虽不大,却是“寸土寸金”,就是价值过万的一枚邮票,最好也不要独自占用一张贴片。可是面对那么多的大尺寸封,集邮者该如何应对?不得已,只能将封用刀裁成“剪片”后再上贴片,即只留下封上的邮票和邮戳。

  其实,好封不在封大。我有几枚小尺寸封,一枚是台湾发行的《中华美食邮票——北京菜》首日封,封的尺寸只有160毫米宽,115毫米高,邮票和封的尺寸比例相当,富有欣赏性。第2枚是1982年发行的JF《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封,只有180毫米宽,105毫米高。第3枚是1981年北京市邮票公司发行的《建党60周年》首日封,尺寸更小,只有165毫米宽,102毫米高。而恰恰邮人对这些小尺寸封是非常怀念的。因为它们上贴片不但可以横放,而且在封的边上还可以留出放1至2枚邮票的位置来。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