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icole_kim()
整理人: maryrock(2002-04-17 16:16:32), 站内信件
|
主题:版权所有:nicole_kim 原作 提交时间:17:21:30 03月31日
第一本书:《阅微草堂笔记》(纪昀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是一闲来没事就要把这本书(其实是上下两册)拿来翻一翻的,记得原来在jzt的时候,一同事午睡时枕这本书(另一版本,合二为一大厚本)睡觉,俺说你也不怕做恶梦?遂拿一本大仲马的《夏尔尼伯爵夫人》换了,那小子喜曰你这本更厚更旧纸边全卷起来了松而且散睡起来更有枕头的感觉,前两天和芸芸通电话听说这小子已经升任经理,更主管整个项目及带团队。呵呵扯远了。
前阵子阴事颇多,有两次真的吓得不轻,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鬼吓得不敢再睡,半夜四点钟爬起来去打《毁灭之王》,心里一直坠坠,看了这本书后好了许多,只能怪自己少见多怪。
关于纪晓岚本人还有许多异闻,这本书里倒没录。比如有人说这大胖子是火神转世,生来带耳朵儿眼的(据说火神是未出阁的大姑娘,所以古人在钱箱或什么要紧东西的地方会放春宫图来“使之勿近”)。可惜坊间几本讲纪晓岚的书不是历史加言情小说,就是处世哲学,这些好玩的玩意儿一概全无。
第二本书:《汉武帝传》(杨生民著 人民出版社)
据说这一套皇帝传记非常不错,听人说得多了,也捡一本来看看。一看之下登觉自己孤陋,去年背得滚瓜烂熟的关于“西域”的解释,一说既包括新疆又包括中亚、北非、欧洲东部原来是出自《史记》,另一说只指葱岭以东是出自《汉书》,当时就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唉我看了那么多历史地理方面的书到现在也只是玩玩儿罢了。
作者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授。
这本书前面大多是讲汉武帝的施政方针、是时政治经济制度及情况,纯以好看的角度来看,自然是后面汉武帝与大臣、军事将领以及后宫嫔妃的关系。有点搭配销售的感觉。
第三本书:《源氏物语与白乐天》(日:中西进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据说在日本出版时还另有一个副标题:引喻与暗喻,通篇讲得都是紫氏部的这部作品里如何引用白居易的诗句与讽喻,引用及查明出处并不希奇,做考证是读书人的本事,但从《长恨歌》中居然反证桐壶帝和更衣、源氏与紫上等人的关系,并多次列举《上阳白发人》、《李夫人》做佐证,以证明整部《源氏物语》通篇的讽喻性倒比较意外。
作者中西进是大阪大学女子校长,是知名的中日比较文学学者。比较文学的东西一向看得不多,也不知路数在哪里、所以,也只翻翻罢了。
第四本:《经典小说--你总是对温柔妥协》(百花文艺出版社)
《神鞭》--冯骥才
《伏牛》--周大新
《一地鸡毛》--刘震云
上周说看林希的《蛐蛐四爷》不过瘾,想看冯骥才的天津卫小说,可惜这位最近改画画儿去了,作品再版极少,在书城瞅见这本《经典小说》头一篇就是《神鞭》,于是拿起来翻了几篇,《神鞭》还是上初中时买的《传奇文学选刊》上看的,现在看的感觉和当时没法儿比;周大新的这篇以前没读过,写牛的故事和《遥远的清平湾》有一拼,文字和故事上就差远了。不过周是邓县人,那地儿离俺家巨近,古时称穰县,以解字来说就是这里的粮食特别有营养,俺信,据说俺高中时啃的馒头用的面粉就是邓县出的,是专供中南海的那一种,是特别好吃。《一地鸡毛》是大学时读的,当时就已经红了,真正看过反而觉得不如其前篇《单位》。
本周擦肩而过:《郑逸梅选集》(郑逸梅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这套书不得不放在这里,实在是看不完,而且目前也只有四、五、六三册摆在那儿,每一本都近一千页,前些日子看《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时非常想读包的《钏影楼回忆录》,因为这位老先生活到九十八岁仍笔耕不辍,自是资料不少,郑是同时代中人,而且同样也是活到九十八岁才辍笔,到时两套都收齐互相对照着读才好。
太厚,只能捡着自己喜欢的读,早从周瘦鹃的文中知道郑也是有莳花弄草的雅好,可惜郑同时写的的《花草小品》就一直没印出来,现在这本书里就有全套。郑写的又与周不同,郑喜罗列与花草相关的逸事趣闻,其中多出自《酉阳杂俎》等古书,是文人爱花。
又看了其中的饮食生活、民初人物掌故及文事、民初报刊期刊杂谈等多篇,幸好书虽厚,文章都不长,因此不至于有读到哪里停不下来之虞,闲来没事翻翻或者做资料查都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