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uayan(细雨)
整理人: zlth_521(2002-04-14 18:43:25), 站内信件
|
云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被外界称为“秘境”。在这块神奇、美丽的红土地的怀抱中,少数民族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而其中最具有神秘感和民族风情的莫过于西双版纳了,记得在小学读书时读到介绍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课文曾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去看看这神秘的王国。
景洪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据当地人介绍景洪在傣语里是“黎明之城”的意思,而我们乘坐的飞机匆匆降落在景洪机场时却是黄昏时分,此时的西双版纳笼罩在落日的余辉中,树木参差,远远近近高高矮矮的山被染成了金黄色。车子从机场出来,在苍茫的暮色中,路边的傣家寨子隐在影子般的树丛中,只露出傣楼似诸葛亮帽子状的屋顶,到宾馆住下后,在我们的包车司机兼临时导游的带领下,驱车前往郊外到一傣族人家吃晚饭,此时我才有机会借着灯光仔细看看傣族的竹楼,说是竹楼不如说是木楼更准确些。竹楼平面呈方形。屋顶正脊较短,由此形成一个较小尖三角的屋顶,当它下降到整个屋顶约2/5的地方便转变为坡度较缓的四面坡大屋顶,有的构成重檐,犹如一个草帽浮现于绿树丛中,这种竹楼墙面呈由上至下向内的倾斜状。墙面较矮,屋子底层架空,形成竹楼端庄空灵的,简洁大方的特色。竹楼四周种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树,有些还开着或红或黄或白大小不一的花,据主人介绍白色小花是荔枝树,吊钟似的是大花蔓陀萝,还有很多记不清是些什么名字了。
菜全部是傣族风味,虽然事先说过我们吃不了辣,但还是觉得辣。一是确实饿了,二是感到新奇,所以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不过有些菜吃时要有些勇气的。我看见一只竹篮里蠕动着许多白色的小虫,开始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当看见主人端着倒进油锅时才明白是今晚的一道菜---油炸竹虫,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小心地搛了一只闭起眼睛放进嘴里,脆脆的,带着清清的竹香,并没有虫子的感觉,烤鱼端上来了,很香,是用一种什么树叶包着放在火上烤熟的,是用活的鱼直接用叶子包上,既不去鳞也不剖肚去掉内臟,上桌时揭开树叶,再以竹片从背部将鱼皮剥开,然后夹鱼肉沾佐料吃,比较好吃的是凉拌松针,就是采集松树刚萌发的嫩芽,用开水氽一下,再用凉水过几次,放上佐料吃,感觉是滑滑的,爽爽的,略带些松子的香味,棕榈树的穗状花在我们看来既不好看也没什么用处,但傣家人用其做菜却很好吃,有点象谷粒,但比谷粒嫩,傣族土鸡烧好后用手抓些糯米饭包起来吃,味道也很特别,其他还有玉米饼,水中的青苔,野蕨菜,炒南瓜花等很多,无法一一说了,总之,一顿地道且丰盛的傣族风味如今还觉得口齿留香。席间还闹了些笑话,当我们叫服务的傣族女孩按一般叫法“小姐”时连叫数声都不理,正纳闷时,带我们来的司机忙说:傣族人不喜欢这种叫法,他们叫女孩“貌多丽”意即漂亮的女孩,叫男孩为“少多丽”即英俊的男孩。
根据日程安排第二天将没有时间游览街景了。晚上我们乘兴游览了夜景洪,汇集在中心街口的四条大街向着四个不同的方向伸去。近十公里的环城公路,宽阔平坦,路边凤凰花树、银桦和油棕,红红绿绿,就像一个大花环围绕着黎明城。市中心的孔雀湖,绿水涟漪,睡莲盛开,秀丽宁静,在街道两旁绿色油棕树长廊里,间杂着槟榔、芒果、贝叶、棕榈和椰子林,散发着亚热带的芬芳气息。两条绿色长廊把汽车和两边自行车道分开,使得熙熙攘攘的车辆井井有序。
----
晨曦中,黄昏里,和风微吹,
细雨飘洒,似雾似雨,浪漫如诗,朦胧如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