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潮汕风情>>
〖潮汕概况〗
>>潮汕三市>>潮州>>潮州简介

主题:潮州简介
发信人: ysx_5(money)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5-31 13:15:43), 站内信件
http://www.chaozhou.com/cztoday/gensitu/images/Czt.gif

历 史 简 介


 潮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秦汉时期这里称南海郡揭阳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置海阳县,县城就在现在的潮州市。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建立义安郡,郡治便设在海阳县。隋开皇十年全国废郡设州,十一年义安始称潮州,潮州州治仍在海阳县城。此后,这里一直是历代州、路、府以至民国的专署一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3年(1914年),海阳县改称潮安县。解放后行政体制多变。1953年拆潮安县城区建潮州市为省辖市。1955年粤东行署从潮州迁至汕头。1958年潮州市改为县级市, 同年11月根据省府518号文件撤销潮州市并入潮安县。1979年恢复市建制。1983年撤销县并入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恢复为省辖市。1990年由广东省定为副地级市。1991年12月经国务院年批准,原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同时扩大区域,管辖新恢复的潮安县、新设立的湘桥区、枫溪区和原汕头市管辖的饶平县。
 

 

地 理 环 境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地带。跨东经116°22′-117°11′,北纬23°26′~24°14′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县北部。境内北部多山, 中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为 韩江冲积平原。韩江从丰顺县流经潮安县境内, 然后分流入海。黄冈河贯穿饶平县南北。潮州境内主要山峰有凤凰山、西山、桑浦山。凤凰山凤凰髻为粤东最高峰,海拔1497米。潮州沿海海岸线长136公里。

 潮州市地处亚热带,南面临海, 北回归线穿过南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年平均气温21.4℃,是个天然的恒温箱。
 

 

自 然 资 源


 潮州由于气候、纬度和地形的不同,植物分布也有差异。北部山区的黄壤、红壤和气候有利于茶叶生产,也适宜杉、桐、栎、柯等林木生长;丘陵及低山区土质属赤红壤,主要适合竹、橄榄、桃、李、梅、菠萝和薯类的生长;韩江冲积平原的泥土经过人们长期精细改造,十分利于水稻、甘薯、花生、大豆、萝卜、柑、杨桃、香蕉等的栽培。

 潮州境内海域和江、河、池、塘适宜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海洋水产资源主要有龙虾、对虾、石斑鱼、海鳗、牡蜊、海马、泥蚶、紫菜等。淡水水产资源主要有鲩、鲢、鳙、鲤、鲫鱼等。饶平县沿海既捕捞,又产盐。

 潮州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银、钨、铍、黄铁矿、铁、磷矿、水晶、钾长石和高岭土、花岗岩等。
 

 

  行 政 区 域


  今日的潮州市,是一个管辖二区二县的地级市。二区二县即湘桥区、枫溪区、潮安县、饶平县。区、县下设街道、镇(乡)。 全市共有9个街道48个镇和6个农、林场,农村管理区933个,城镇居委会(或办事处)150个。

 

人 口 民 族


  1995年底,全市共有51.4359万户,23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4.128万人,占75.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0人, 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2100多人。

  潮州市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120万人,侨眷和港奥台同胞家属在潮州的约110万人。

 

文 化 艺 术

  潮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历史上,中原汉人的迁入,使潮州文化与中原文化有机溶合,迅速发展。韩愈、林大钦、王大宝等名人为潮州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唐宋明清是潮州文化兴盛之时。潮州的文物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建筑古雅,各具一格。文物点共有600多处,其中广济桥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列为省级文物的有12处。

  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式凉果、陶瓷、潮绣、抽纱木雕、玉雕、建筑等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剧]  潮剧凝聚了潮州的民间音乐、民间文学和表演艺术的精华,吸取中原文艺的长处,兼收并蓄。潮剧在全国各剧种中独树一帜,在东南亚华裔中有一定的影响。

[潮乐] 除了潮州戏曲音乐外,潮州民间音乐还有潮州锣鼓乐、潮州弦乐、潮州庙堂音乐、潮州外江音乐、潮州说唱音乐。单锣鼓乐就有潮州大锣鼓、

  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潮州花灯锣鼓和潮州鼓畔音乐等。潮州弦乐包括潮州弦诗乐和潮州细乐。弦诗乐以二弦为主奏乐器,曲调婉丽动听;细乐则以琵琶、三弦、筝组奏,细致优雅、韵味深长。潮州音乐常在各种庆典活动和红白事仪式中表演;平时, 则以农村闲间(厝屋)或老人间用以自娱。

[舞蹈]  潮州民间舞蹈主要有舞狮、舞龙、舞鲤鱼和英歌舞,常在群众性的大型庆祝活动中表演。走五方(又名“走贡”)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舞蹈,见于功德、道场。

 现代的舞蹈吸纳了国际流行的交谊舞、伦巴、迪斯科等,常在歌舞厅或团体活动中举行。

[潮州歌册] 潮州歌册从弹词演变而来,是民间说唱文字中最流行的一种。表演时边弹边唱;文字多为七言,少数句式为四字句、五字句;内容以叙事为主,抒情、议论相结合;曲调相对固定。日常潮州歌册多为妇女口头表演,也可作作品欣赏。

[潮州歌谣]  潮州歌谣俗称“歌仔”、“畲歌”或“畲歌仔”。这种歌谣以方言口头创作,长期流传,是潮汕地区沿海居民和山里畲民与中原移民的民谣,经长期融合形成的民间口头文学表现形式。潮州歌谣有罗织儿童趣语,表达美好愿望,诉说民间疾苦,歌颂正义事物,讽刺邪恶现象等内容。流传广泛的潮州古老歌谣有《天顶一只鹅》、《正月剪春萝》、《月娘月光光》等。潮州歌谣多在民间儿童口头诵唱。
 

http://www.chaozhou.com/cztoday/cztour/images/9-1.jpg


----
^-^
我上网时,很得闲,所以想找个斑主做做,因此请您多支持啦!!!
我正在申请“潮汕风情”版主(副),请各位多多支持,谢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