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lth_521(文轩)
整理人: zlth_521(2002-04-02 20:27:02), 站内信件
|
偶尔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当年的诗人汪国真在红极一个时代之后,现在生活困窘,以靠变卖自己的字画为生。而他前一阵子为了东山再起推出的《汪国真诗集》却赔了个底朝天,当代的年轻人根本没买他的帐。没有想到一代诗人在时过境迁的社会里最后落到了这步田地。
我打开书橱,书案上现在还有一本他的个人诗集,当年他和席慕容并驾齐驱成为最为显眼的通俗诗人,在非议与裹奖中率先打破了诗坛保守的框框,开启了朦胧诗和现代诗相结合的先例,受到年轻人和大学生的喜爱。而现在呢?我看着他的笑脸心里却突然觉得有一种悲哀。
其实想想我们不曾想起诗人已经很久了。
偶尔走在喧闹的都市里,听见街旁的影碟店里忘情的响着一首歌:“你就是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燃烧着整个沙漠……”节奏明快而苍劲,激扬的声音传来心里所感受的爱意也多了几缕温馨。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站在商店的门口,和着音乐的节拍,腰枝在尽情的摆动……
其实诗人的心何尝不是这般激情过?诗人的情怀何尝不曾让我们迷醉过?只是现代人忘记了诗情,却拿起了麦克风,音乐里的沙哑和悲鸣激起了现代人的心声,可诗呢?诗韵里的风情已经被歌手淡化的空旷无语,读着一头雾水的现代诗却楞充是读懂了诗人的意境,点点的虚荣心满足了,可诗里的寓意却没有领略几分。
读诗是件很风雅的事,在诗里感悟诗境所在,唱歌有点通俗,在歌声里陶醉人生,简单明快的旋律让人在平和的心态下感染着一种荡漾的心情。可细比比看,歌手所获得的实惠却是诗人的几百倍几万倍几亿倍……所以诗人的高尚比起歌手的通俗来显得力不从心。
转眼一个时代过去,诗人的心也变得浮躁而不安分,那点微薄的稿费勉强可以胡口,所以才引来了一代诗人卖画为生,而这靠的也是昔日那点名气。
现在很多人都不写诗了,都在歌声里陶醉着自己,卡拉OK的诞生让都市人一夜间都成了非常具潜质的歌星,一百分的档次好象家常便饭般的风起云涌。歌厅里的小姐也成了当代歌后,天天挂牌演绎的风情在男人间得到了实惠,丢弃了尊严,奉献了肉体,出卖了青春。而这些却被一些名人认为是正当的纳税人,感叹之余,不免再一次的为诗人哀怨,你写的再多的长诗没人参悟,而歌手却可以一夜成名……
感叹,只是一时的事,只要有爱管他是诗人还是歌手,都是人生演绎的风景,只要我们没做什么昧良心的事,任由诗人退出,歌手走来,低吟与疯吼都是一幅美丽的色彩画,感受着心灵的最谐和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