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基督教(Christentum)>>基督教(Evangelische Kirchen)>>临时存放>>半邊井

主题:半邊井
发信人: fzx(冬天的鱼)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9:55:36), 站内信件
 半邊井 

■吳國光

 在鹿港的古蹟保存區瑤林街上,一走進去往前方的地上看過去,有人在一個半圓形的地方用油漆畫了一個箭頭,上面寫著半邊井。當你走過去時,看著已經被泥土填塞,小小一個用磚塊砌成半圓形的東西,若不了解這個古蹟的典故,可能還會覺得這沒什麼?或以為是它剛好在古蹟區的一景!

 相傳早年在鹿港地區,因處於海邊的小鎮,老百姓要喝水就必需去河邊挑水,而較為有錢的人家,就在自家的院裡開鑿一口深水井,來供應日常生活需要。

 於是有一戶人家就在自己的門前院子裡鑿了一口井,並在上面建了一道圍牆,使得這個井一半在自家院子裡,可以供應自己的需要,另外一半在牆外,提供沒有井的鄰居可以到這裡來取水用。因此,可以說這是一種善良的舉動與美德,願意與人分享得水的便利。

 這個井不大,所以要取水的人無法用很大的水桶撈起太多的水,或許是為避免一下子就把井水舀光了,後來的人就無水可取。也或許因為打水很辛苦,打多次人也容易累,所以只要夠用就好了,下次要用時再來打水。

 我想當時的鄰居,一定很感謝砌半邊井的這一家人,提供他們這些便利。而這戶人家也真是如聖經所說的「愛鄰舍如同自己」、「施比受更有福」,願意和鄰居共同分享他們的便利。但如今在我們的生活四周卻甚少看見或聽見這樣的情形。內人的老家,當初因為土地寬大,隔壁鄰居人多而房子小,於是就借一塊地給他們用。可是當我丈人過世要將土地取回時,原本的鄰居已搬走,並將房子租給他人。為了要將借出的土地收回,還得勞動地政測量員及法院的裁決才能收回,讓人不禁感歎今非昔比。

 或許從這個半邊井,讓人再回想先人那種寬懷仁慈的胸襟,並懂得去珍惜這些恩惠。雖然半邊井已經成為古蹟而無法再使用,但是,期盼人與人之間,能再建立在彼此相愛、相珍惜、相感恩的樸實美德上,讓這個社會能更加有人情味。




----
「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以 賽 亞 書   53:5-53: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