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mm_mmm_365(
)
整理人: spiceqi(2002-04-16 08:37:05), 站内信件
|
谭延岂,字组庵,号无畏,湖南茶陵人。在湖南任过几届督军和省长,1930年9月死于南京。关于他的功过,自有历史评价,但有3件事长沙人印象很深,一是他写得一手好颜字,二是讲究吃喝,三是会对无情对,不少秩事,仍在流传。
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还规定即兴属对,不能拖时间。
谭在督军任内,有次在“玉楼东酒家”大宴宾客,觥筹交错,酒菜罗列。席间一幕僚在斟酒之际,指着手中酒瓶说:“这是一瓶法国名酒‘三星白兰地’,愿诸公属对”。席间沉默了几分钟,无人开口。谭忽然站起来说:“我想了一名‘四月黄梅天’,未知妥否?”诸人一琢磨,无不点头叹服。接着又上了一碗“鸡丝汤”,有人提议再续一对,谭信手指着旁边另一瓶酒说:“还是以酒相对,‘虎骨酒’,大家拍手叫绝。有位清朝遗老去谒见谭,谈到长沙著名面馆“甘长顺”,新上市一种面码子叫“鸡丝火”,就是用鸡丝配火腿丝,味道鲜美异常。谭听后说:“若要凑无情对,可对‘鸦片烟’”。来客击掌叫绝。
谭有次与幕僚游山,幕僚出了二个无情对想难倒谭,但都被谭出奇制胜,对得天衣无缝。第一对是出的古诗:“欲慰苍生须作雨”,谭对的是:“相思黄疸急惊风”。用3种病名,真是想入非非。第二对出的是俗谚:“好马不吃回头草”,谭却对了一句现成古诗:“宫莺衔出上林花”。
对联这种文学体裁,短小精悍,很适合斗争需要。长沙解放前,曾流传一些妙联,采用多种手法,对时政进行冷嘲热讽。
1927年3月,长沙市私立自治女校师生参观新河飞机场,因飞行员违章操作失事,使学生遇难死伤多人。事后机场当局推卸责任,受到社会舆论抨击。开追悼会时,长沙盲哑学校所送挽联最含蓄辛辣:“恨我辈不聪不明,欲哭无声,欲睹无目;岂空军亦聋亦瞽,既酿其祸,复饰其非。”
1917年春,北洋军阀部将张子志、张敬尧南下湖南,四处骚扰,百姓不宁。长沙某君撰一嵌字联,骂得淋漓尽致。联云:“此子本俗人,偏说他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吠尧原桀犬,何曾识敬以为国,敬以临民。”还送了块横匾“堂堂乎张也。”引经据典,出手不凡。
抗日战争时长沙县铜官镇铜官小学某教师撰一嵌字联:“铜可作器,铁可磨针,愿诸生努力攻书,天上麒麟非有种;官不要钱,民不怕死,望同胞尽心救国,穴中蝼蚁岂能逃。”读后令人激发壮志。湖南督学署曾悬一联,为姚雪门撰,说理极为透彻。联云:“才要真爱,名要略爱,总之已要自爱;天不敢欺,人不可欺,实于心不忍欺。”若照联中所说去做,可算好官。
戏台联有绝妙者,长沙王运常所撰水陆洲戏台联云:“满天风景,水陆平分,登楼览云梦潇湘,壮气直通巫峡北;千古英雄,浪沙淘尽,倚剑听铜琶铁板,高声齐唱大江东。”气势何等雄壮,又切合本地风光,不能移之地他处戏台。
郭亮烈士为长沙铜官镇人,他对当时乡公所欺压百姓,甚感不平,特题联为群众泄忿,联云:“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理何在,公道何存。”
长沙妙高峰中学校长方克刚先生,为湖南著名教育家。他对国民党残民以逞,非常不满,但又不能正面揭发,遂借挽犬这一题目,旁敲侧击。联云:“未曾亡国,先已丧家,苟活不奚为,一死足羞当世士;服务廿年,竟烹五鼎,酬劳终有日,再生须择主人公。”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谭延岂做官的决窍,他自己总结为一“混”字,故大家称他为“水晶球”,死后戏挽,联云:“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球的本领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刻画可谓淋漓尽致。院长泉下有知,未知有何感想?
九如斋食品店,早年在长沙最负盛名。但在该店创建之前,已有三吉斋,三元斋,三多斋等店相继兴起,糕点也各具特色。由于竞争不过九如斋,门庭渐趋冷落。有好事者出下联征对:“三多斋,三元斋,三吉斋,三三如九九如斋。”由4家店名组成的这个下联,其中3家牌名仅一字之差,形成多字叠用的难题。中间还嵌有乘法口诀”三三如九“最后还用:“如九九如“词序颠倒反复,当时都认为是绝对,无法对出上联。但天下事总是“无独有偶”,居然有人能对出上联:”四物散,四逆散,四磨散,四四一六六一散。”用了四个中药汤头名,前三个汤头也只一字之差,中间也有“四四一六”乘法口诀,最后也用“一六六一”的回词还词相对。上下联对仗字字工稳,真是一副天造地设,妙手偶得之的巧对。
民国某年,宁乡县政府禁止唱戏,郊区农民不服禁令,唱戏三天。开台日,贴戏台联云:“愿看者看,愿听者听,看听可以两便;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要唱三天。”通俗工巧,对抗禁令,不屈不挠,至今为人传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