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教育·文化 ☆>>诗歌>>此情可待成追忆——浅谈元稹的爱情和爱情诗

主题:此情可待成追忆——浅谈元稹的爱情和爱情诗
发信人: carolinejune(小魔女)
整理人: dannylu(2002-07-14 02:05:03), 站内信件


  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都是中唐诗坛上的两大巨子。元稹生前身后俱受非议,后人对其为人为官之道评价不一,但仍无人能否定其在诗坛上所取得的成就。元稹是李商隐之前第一个大量创作爱情诗的诗人,他大胆地写自己的恋爱生活,夫妻之情及悼亡之情。后人对其爱情、婚姻生活与其爱情作品之间的关系也多有争论,特别在《离思五首(其四)》这首诗的理解方面更是大有不同。
  这首诗是元稹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其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后两句中“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中的“君”究竟指的是谁,此诗的意旨又是什么,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元稹在这首诗中表现了一种强烈的沧桑感,他对“君”的感情非常深厚,是一种曾经拥有过沧海(君)就不想再去理会其它河水(其它女子)的感觉,这个令诗人念念不忘的“沧海”究竟是谁?双文耶?成之耶?我感到似为双文更合理。为什么诗的题目叫“离思”?“离”字在《简明古汉语词典》(经本植、杜仲陵、向熹、张永言、罗宪华、严廷德编,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中的解释十五种,“思”字的解释有九种。其中“离”字的“分离”、“割裂”、“经历”三种解释与“思”字的“想念”、“悲伤”、“心情、情思”的解释连在一起对诗的含义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割裂情思”是与双文绝情吗?若是如此,此诗就是微之的绝情之作了。这种绝情恰恰又体现了微之对双文的爱恋之深切,隐约透出被社会现实棒打鸳鸯的无奈,诗人为此而感到痛苦,觉得没有其他女子能与双文相比,再这样去占据他的心,他的感情,因而“取次花丛懒回顾”。
  微之(元稹)在蒲城与双文相恋,虽然有游戏之意,但也不乏其真,他对双文的眷恋从诗中可以看出来,《古艳诗二首》中表达了对双文的试探,虽无庄重之感,但男女相爱这种情感还是可以理解的。从微之的诗中可以发现,双文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温柔娴淑,善解人意,微之对她是极为爱慕的,直至二十年后微之仍追因忆与双文的美好时光,《春晓》一诗中则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感:“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从诗中可以看出双文的确极为吸引微之,“二十年前晓寺情”一直都留在微之的回忆里,他对双文难以忘怀,但现实又无法让他娶得双文,因为双文家并非什么达官贵人,对微之的仕途并没有什么帮助,而微之中了进士以后,太子少保韦夏卿把女儿韦从(成之)许配给微之,微之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舍弃与双文的感情而娶成之,以求仕途畅达,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别而造成的痛苦与爱情悲剧是微之心头最难言的苦闷,一方面他对双文的爱的确十分深厚,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前途又看得很重,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个方面实在难以选择,微之最后选择了当负心郎而娶成之是有其原因的,所以他一直没有忘记双文,一直在追忆双文。根据资料所得,双文对微之的负情心怀怨恨,双文曾经写有《寄诗(绝微之)》和《告绝诗》表示与微之断绝来往。诗曰:“自从销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寄诗》)在诗中双文辛辣地讽刺微之的负情,表达了自己对微之的失望。《告绝诗》则奉劝微之把爱她的情意来爱他现在的夫人,诗中也隐约透出双文对与微之的那场恋爱的怀念,“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字字句句皆是双文的斑斑血泪,也是双文对微之负心的谴责。(以上双文诗的资料来源于栗斯所著的《唐诗故事》第三集“唐人爱情诗”之“杜牧和元稹的轶事”)微之对双文不能说是一往情深,但他对双文的感情是真实的,他始终不能忘记双文这个多才多艺的女子,《离思》一诗中则表达出诗人的这种感情,写出爱之专一。即使是后来的成之也无法与双文享有同一种感情,微之对成之有感激之情,虽然夫妻感情甚笃,但成之却不能占有微之对双文一样的眷恋。正是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缘故。
  微之与成之、双文之间的感情恐怕只有诗人自己才能清楚的分辨,诗中的情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真实的,因为没有真实的情感是写不出这一首流传千年的好诗的,或许真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其于韦氏,亦如其于双文,两者俱受一时情感之激动”,其情也是缘自真实。我们只是饶有趣味地去聊一聊微之的爱情,并无真凭实据,我认为不可否认的是,微之的爱情诗确实具有很大的情感魅力。
      




----
  机贱揾钱医,人贱没药医,口贱没得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