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羊城故事>>羊城论坛>>政治话题>>對臺策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主题:對臺策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发信人: lzyboy()
整理人: hotdragon(2000-07-24 10:37:46), 站内信件
     
  《孫子兵法》講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兵者國之大事也,
不可不察;好戰必亡等道理;
  戰爭絕不是像玩遊戲,只要你一按“LOAD GAME” 就可重
新來過,戰爭無論敵我一定要付出生命和金錢的代價,故戰爭
祇能是迫不得已的手段,只憑一時之氣而輕易發動戰爭而不考
慮全局及後果,其國必亡!
  有人常常只憑一時口舌之快,大喊對臺戰爭,這可以説是
極不負責任之表現,一旦發動戰爭,大陸與臺灣不知要付出多
少人命和財產的代價,可能你和你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會因此而
受折磨甚至犧牲,而且臺灣人既是我們的同胞,你又於心何忍?
就算能打勝此戰,得到的臺灣也祇不過是一個布滿屍體的廢墟
罷了!兄弟鬩於牆不令仇者快乎?
  臺灣本土人(指的是臺灣籍人士)的想法往往與我們不同,
他們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不如我們強烈,這源於臺灣歷
史的特殊性。從明朝末年開始,臺灣的統治者就開始更替反復,
最初是海盜鄭芝龍(鄭成功之父)統治,不久鄭受到明朝的招
安,到了福建做官,臺灣不久就被荷蘭人占領了;鄭芝龍後又
叛明投清,鄭成功與其父反目,接著鄭成功為取得臺灣作反清
基地,於是攻打臺灣,趕走荷蘭人;鄭氏經營臺灣三代至鄭克
塽,又被投清叛將施琅率清兵攻陷,臺灣遂受清廷統治。不過
兩百年臺灣又因清朝甲午戰爭戰敗割讓給日本,當時臺灣上下
一致反對,但他們卻被清朝放棄了,不得不令宣布獨立,成立
“臺灣民主國”,由當時的臺灣巡撫擔任第一任“臺灣民主國”
總統(現在的民進黨就以此作爲臺灣當年獨立的開始);不久,
日本派出大量國内精銳登陸臺灣,“臺灣民主國”滅亡,臺灣
開始了漫長而痛苦日據時期,臺灣人受到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洗
腦,受日本式教育,講日語(故現在還有年老的臺灣人不會說
中文而會說日語,而李登輝之父就是受到這樣教育的人,難怪
很多臺灣人都有一定的戀日情結);二戰後臺灣光復,國民黨
戰敗後退守臺灣,蔣介石為擺脫臺灣人受日本的影響,增強臺
灣推中華民族的認同,推行新的教育方法,學校只許說國語,
寫中文,甚至連閩南話也不許講。由於臺灣歷史的特殊,使很
多臺灣人有一種排外的心理,認爲臺灣以外的統治者都是殖民
者,而且這些殖民者都只有掠奪而沒有給臺灣進行什麽投資,
(荷蘭人對臺灣只有掠奪和奴役;而鄭家一心反清復明,沒有
將精力放在太網的投資上;清朝對臺灣也是不重視認爲臺灣祇
不過是個窮困的省份;日本人爲了其對臺灣殖民化的需要,對
臺灣還是有一定的投資的;只有蔣介石對臺灣的投資最多,以
實現其反攻大陸的需要)故現臺灣支持統一的多數為外省籍人
士。
  對於此特殊性,要實現統一只能使用攻心的策略:第一,
拉攏臺灣的外省人士作内應。第二,吸引臺商到大陸投資,使
臺灣和大陸經濟密不可分。第三,吸引臺灣遊客到大陸旅遊,
加強他們對大陸的認識和認同。第四,多強調雙方的共同利益
所在,比如釣魚島,南沙問題等,使臺灣人感覺到兄弟同心才
能共禦外侮。第五,少用文攻武嚇的手段,減少臺灣人民對大
陸的反感。第六,加強對自己政治體制及經濟的改革,使政府
民主化是全民都享有民主權利,經濟走上富裕,使臺灣人民感
覺到統一後權力不會被剝奪,經濟不會因與大陸統一而一落千
丈。
  真正做到以上六點,統一之期指日可待了。
  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網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您的朋友 盜亦有道的翻版光碟交流協會  小勞
                 主頁:http://gzgdqbz.yeah.net
                      http://gdqbz.126.com

※ 修改:.lzyboy 于 Nov  5 15:59:44 修改本文.[FROM: 202.103.137.171]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7.171]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