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诗风词韵我自狂——版友文集 ◆>>wwww68个人目录>>苏非的世界>>苏菲的世界---上

主题:苏菲的世界---上
发信人: wwwww68(Ctrl+Alt+Del)
整理人: clarafire(2003-01-05 18:53:49), 站内信件



......书的开始几章,不觉得有什么异常,但越往下读,越觉得有些怪异,仿佛作者也有些预料不到结尾似的;尤其是那个哲学宴会,真是个悲惨的结局,也真是个奇怪的想法。少校和席德是作者创造出的,我们是读者,而苏菲和艾伯特是少校创造出的,席德是读者。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苏菲和艾伯特渐渐察觉到了少校和席德的存在,而这种察觉,又是通过少校的笔写出的,也就是说,少校不但创造了他的角色,也创造了角色对创造者的反抗。这种角色的反抗,一边是虚幻的,因为它和角色一样,存在于少校的内心;一边又是真实的,因为它是苏菲和艾伯特的真实情感,脱离了少校的控制,最终获得了成功。被创造的角色在创造者的安排下逃出了创造出的世界,同时也逃出了创造者的安排,进入了与创造者对等的世界,这个小小的扭结,使人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真实其实就是虚幻,二者无法分开了。看看少校写下的、席德读到的句子:  

......艾伯特说:“小心被他听到。”……  

......一个人提醒自己说当心自己!少校好像真是得了人格分裂症似的。而书中的理由是,少校眼皮渐渐沉重,写下一些他也控制不了的句子。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借口,因为这些话也同样出自少校的打字机。我想,这也许是作者对一切溶入精神的哲学观点——柏克莱的观点——的一次实地试验,最后精神变成了存在,也许是对这个观点的反动。总之,这本书不仅从古到今大致讲了哲学的发展史,同时本身就是一个哲学上的奇怪拓扑结构。它是一个荒谬的故事,(我们所知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就像“我这句话是错的”一样不成立;它又是一个真实的想象,谁敢说这个宇宙就只符合我们所发现的逻辑呢?我们读这本书,我的世界,席德的世界,苏菲的世界。这三个世界原来是不相通的,它们一个从属于一个。然而影子的影子终于跃过了规则,到了上面一个世界,假如说这是真的,谁知道苏菲和艾伯特、席德和少校不是也已经跃过了规则,逃离到了书的外面,也许现在正坐在这间屋子里,看着我用电脑打这篇文章?苏菲说得对,我们——作者和读者——都不该得意扬扬,没准儿我们也只是别人头脑里的一些幻象,或是嘴边的一段故事,其实压根儿就不是真实存在,没准儿我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角,没准儿只是一个无聊的小配角;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没准儿组成我们的每一个原子内部都是一个小小的宇宙,没准儿我们的这个宇宙只是另一个大宇宙中的一粒原子,这三个宇宙,也和那三个世界一样,是不会相通的。谁知道呢?  



----
   当你在满世界寻找黑色的眼珠都没有看到一个的时候,我在镜子里发现自己的眼珠是黑色的。同时我发现另外的黑色的眼珠在小孩的眼睛那里藏着。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