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社区互动>>热点评说>>台海局势>>台海分析>>台海之战将是中国的第二次立国战争

主题:台海之战将是中国的第二次立国战争
发信人: lightmare()
整理人: syazy(2000-04-28 04:17:22), 站内信件
台海之战将是中国的第二次立国战争
从黄光锐以前的文章来看,他对中华文明再次复兴是有信心的,但是他的这个信
心却是建立在中国必须 
全面学习美国的文化与政治制度以及与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避免冲突的前提之上的
。黄光锐羡慕美国今天 
的势力,幻想有一天中国达到美国今天这样的实力,那时就可以像美国今天这样
说话了,这与那位南大 
博导的“如果中国强大如美国,还会有台湾问题吗?”的观点如出一辙,可惜,
这种想法完全颠倒了历 
史的逻辑。作个不是非常贴切的比喻,就好像看到某人中了彩票大奖时说,等我
们也中了大奖,就可以 
像那中奖人一样威风啦!像光锐这样学美国,如设置国家安全委员会之类的,只
是学个面子,却全不顾 
里子,说得难听一点,有东施效顰之嫌(也许言重了,抱歉)。 

一个国家或民族(美国“民族”与美国“国家”是一体,连词都是一个,这是因
为他们的历史很短,还 
没有出现过“民族”与“国家”分裂的悲惨境况,但这并不说明这种情况永远不
会出现)赖以建立和维 
系的根本在于对自身利益的认同,而这之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如果没有对土地的
认同,文化和制度就无 
从谈起。这对所有民族或国家都适用,不止是美国或中国。所以我不同意你说的
“台湾问题是国家安全 
问题”的观点。国家安全问题是可以不包括领土问题的,你把台湾问题当作国家
安全问题,还抬出美国 
的国家安全观点,是极大的错误。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历次战争,从广义上讲
,都可以视为为国家安 
全而战(有不少是不必要的),这些战争中打赢了固然有极大的利益(例如二战
),打输了也并不动摇 
国本(例如越战)。这里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情况,那就是,在世界历史上可以完
全用国家安全观点来处 
理战争与民族发展问题的,只有如今的美国一家。这完全是美国独特的地缘优势
造成的,世界历史上任 
何大国都不曾拥有过像如今的美国这样的地缘优势,包括前苏联(我马上还要谈
到这个问题)。中国过 
去不曾有过这样的地缘优势,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在超过百年以上的时间尺度
里也不会有。中国在收 
回台湾以后,地缘态势将好于前苏联,算是半个海洋国家,和今天的印度差不多
,但仍然不能与美国相 
比,但这对中国来说已经好太多了。在没有美国这样的地缘优势的情况下,任何
与领土有关的问题,都 
是涉及到民族(或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而绝不仅仅是国家安全问题。所以我
们也绝无可能像美国那 
样用国家安全观点来看待我们的台湾问题。和世界上所有其他美国以外的国家一
样,面对领土完整的挑 
战,若不能坚定的一战,国家就会衰落下去。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在不维
护自己的最基本权益, 
即土地的情况下还会崛起或复兴的。即使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土地仍然是民族
的最根本的利益所在, 
在这个问题上有任何的妥协,中华文明就没有复兴的可能。正因为不能用美国式
的国家安全观点看待台 
湾问题,所以你根本就不须设想如果我们和美国(或任何国家)在未来的台海战
争中开战若被打败了会 
怎样,中国如果开战,就必须动员全民族的所有资源与力量,持续不断的进行战
斗,直到取得最后的胜 
利,如果第一次攻台失败了,我们会发动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成功。否则就会
像满清末期那样,从退 
一小步开始,一退再退,直到不可挽回。我在此不是说的我的愿望,而是历史的
逻辑,所以我们的敌人 
打败我们一次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征服或消灭我们才能结束战争,就像抗日战争
时那样。美国能有今天 
的地位,是因为他们在面临比我们今日还要险恶的境况时,用鲜血做出了正确的
决择:南北战争。 

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的第二次立国战争。这不是一场“国家安全战争”。南方
向北方摊牌以后,北方 
仍旧存有幻想(像今日中共一般),以至于居然是南方打的第一枪。南方以为只
要能大败北方,就可争 
得独立。例如罗伯特李将军就曾机动至北方内线,寻歼联邦军主力,最后酿成葛
底斯堡的失败。其实, 
南方邦联军曾多次大败北方联邦军,每一次大胜都几乎歼灭北军主力,例如麦克
米伦经常一次损军近十 
万。在北方格兰特将军已经几乎取得整个战争胜利的时候,北军还有一次佛罗德
里克堡的大败,十万北 
军被躲在护墙后的南军弹雨消灭。这是一场极其血腥的战争,南北两军的主要军
事领导人都曾是西点的 
同学,并且一同参加过对墨西哥的战争。战争拖了五年并且损失惨重的原因是两
军的将领们指挥的仍是 
拿破仑式的战争,而由于陆军兵器火力的增强,这种作战方式已经不再适合。这
场战争预示了后来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许多特点,并且第一次出现了潜水艇和铁甲战舰。这场战争以极高
的代价结束,北方的意 
志取得胜利。美国是否大伤元气呢?那就见仁见智了。不过南北战争是世界近代
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工 
业生产能力做后盾并取得胜利的战争,以后美国历次战争都采取这个模式。南北
战争促进了美国的工业 
化,战争结束后才真正开始了对西部的大开发(这对中国当前的西部战略有没有
启发?),美国的国力 
和工业化进程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自此开始了赶上并超越其他欧洲列强的大发展。
南北战争中北方对南方 
采取焦土战术,这种通常只见于对外族征服的战术却被用于对同胞的内战中,似
乎有些不义,直到今天 
南方与北方之间仍有隔阂(凡是真正了解美国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我的一个
新英格兰的美国朋友曾 
经告诉我他有一次在南方某商店被人喊“北方佬滚出去!”),美国南方是一个
民风彪悍的地方,是一 
个你不小心踏到他家的草坪,主人会对你开枪的地方,经此屈辱的大败,却并没
有出现什么“三代血 
仇”,到十九世纪末西奥多罗斯福率志愿军赴古巴打美西战争的时候,南方人和
北方人并肩战斗,至此 
统一的联邦的概念牢不可破,开始了一个辉煌的美国世纪。如果美国人,林肯总
统不是不计代价打这一 
场血腥战争的话,还有这个美国世纪吗?在南北战争中,美国人不是为了“国家
安全”而战,而是为了 
国家统一而战,经此一战,一个新的强大的美国诞生了;经此一战,美国以后的
战争就都是为“国家安 
全”而战了。 

如果黄光锐想复兴的中国不仅仅只是一个“亚洲小虎”的话,就应该知道中国在
台湾问题上没有退路, 
没有计谋可用,唯有血战一途。我不想跟你谈什么爱国情操,你也听不进去。决
定一个像美国或中国这 
样的伟大国家的命运的,不是策略与权谋,而是其国民的勇气与意志。美国老说
自己是以贸易立国,黄 
兄也深信不疑,因此把入世看得很重,我看不然。历史上真正以贸易立国的国家
,如腓尼基,威尼斯, 
尼德兰,哪一个是顶天立地的大国?我看美国是以战争立国。每当美国走到一个
历史的十字路口时,总 
是开始虽不情愿,最终却义无反顾的选择战争,并通过战争而更加强大。中华人
民共和国和美国的立国 
过程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在自身还非常弱小时毫不犹豫地与当时世界上处于鼎
盛时期的第一强国作战 
并取得胜利,都是在立国半个多世纪时面临国家分裂,必须作出内战的痛苦抉择
。美国已经做了正确的 
抉择,那么中国呢?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做的抉择。光锐,你的决择呢?记住
,在我们必须做此决择 
时,美国将一直比中国强大。 

即将到来的台湾之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次立国之战,经此一战,将会诞
生一个崭新的中国。历 
史总是给伟大的人民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现在命运给我们的选择只有,要么成
为一个第一流的强国, 
要么成为一个四分五裂的弱国,此外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成为一个普通国家的道
路,中国人,你的选择 
是什么? 

最后再说一说贸易,和平和发展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一个问题,那就
是技术文明的发展极限 
问题。黄兄和许多中国人对中国百年来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发展机会非常珍惜,
对这么早就要放弃它非 
常的不情愿,特别是在所谓的互联网新经济和信息革命面前,生怕再错过这个机
会,中国就会永远落 
后,永世不得翻身。所以如果我不辩一辩这个问题,前面说的都是白说。不少人
被这互联网和所谓“数 
字化革命”给唬住了,包括大部分美国人,去年有一期“连线”杂志居然说美国
的网络股市会一直这么 
几何级数式的翻上去,真是昏了头。当然清醒的人也不是没有。 

我的观点是,每一种经济形态的最终发展容量,取决于其所处时代的技术文明。
这种发展容量是有限制 
的,不会无限增长。而技术文明对这个发展容量的限制,表现在技术文明本身有
一种“断层”式的特 
点。这听起来有点玄,我举例说明一下。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所指的“技术文明
”是一种文明的技术水 
平(包括科学技术和工业能力)和与之相应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总和。这种技术
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其 
尺度在千年和半个千年左右,断层线可以在东西方文明(此处的“文明”采传统
定义,即侧重于民族, 
文化及其历史)之间划分。这种“断层”,我目前只看到一个,即中华文明在近
五百年来的衰落和西方 
文明的兴起。此“断层”是这样发生的: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华文明,在技术创新
上两千年来也一直处于 
领先地位,终于在创造出某些先进技术后(纸,火药,磁指南针和印刷术;其中
前三者西方确实是从中 
国通过阿拉伯人,波斯人或蒙古人的传播学到的,谷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则有
可能是独立发明的;但 
是印刷术的发明必须以纸为基础,这从印刷术从铅与火的活字印刷到今天的激光
照排和打印的本质不 
同,相比造纸的技术千年来本质上仍不出蔡伦的植物纤维湿法造纸术,就可看出
来;可见纸的发明之伟 
大),自身的文化和制度无法适应这些技术,以至于被西方文明在消化这些技术
后所超过。在一种技术 
文明兴起以后,经过不断的调整(例如战争和社会巨变),会进化出一种与之相
应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甚至诞生新的民族国家,如美国;中华文明除去周围小国外,没有出现殖民地
或移民国家,那是因为 
郑和错过了地理大发现,此为千年来第一大遗憾也),这种文化和社会制度是经
过调校,是非常适合于 
这种技术文明的。但是,如果该技术文明几乎不可避免地有了某种新的重大技术
创新后,有可能出现本 
身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无法适应的情况,那时该技术文明会痛苦地衰落,新的技术
文明会兴起。我说过, 
不是所有的技术革新都具备引发技术文明“断层”的效用的,这样的“断层”,
在人类历史上也只发生 
过一次。 

技术创新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东西,来自于一种人的原创的不可思议的能力。这种
能力对我们来说仍旧是 
一个谜。科学可以帮助技术创新,但有时伟大发明和发现仍然最终取决于人的这
种不可思议的能力的灵 
感一现。显然,能够导致技术文明“断层”的创新,不是每天都能产生的,它的
出现会导致新的经济形 
态和新的经济容量。以这个标准衡量,当今的“数字革命”仍然不是那种能导致
技术文明断层的创新。 
不要被互联网经济所迷惑。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导致了人的实物构造能力的大跃进
,现在的“数字革命” 
仍然是这个大跃进的一部分。任何经济形态最终都必须以实物经济为基础,那么
我们是否已经看到了当 
今工业文明对实物构造能力的极限了呢?我以为是的。注意,我所说的实物构造
能力的极限,不是指具 
体的工艺和工程问题,而是指实现这种构造超出了经济上可行和有意义的范围,
举几个例子:古埃及建 
造大金字塔和我们建造大空间站,复制亚细胞级生化构造的生化工程等。再举个
和我们讨论的战争问题 
有关的例子,美国现在可以建造和维护十几艘航空母舰,但是绝对无力建造和运
行十几个大型空间站。 
“数字革命”再发达,这仍然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原因是建造和运行空间站的
复杂性比建造和维护航 
空母舰高出了几个数量级。看看我们现在对付“复杂性”的办法,仍然是很笨拙
的。仍然是大实验室和 
大工业部门的联合体,是靠增加研究项目的人力来达至的,仍然是美国内战后到
本世纪初美国工业革命 
时爱迪生在新泽西的门罗实验室的老路子。在今天不论是洛克西德马丁玛利埃塔
公司的动能弹道导弹防 
御项目,还是西雅图微软的新操作系统项目,或墨克的新药项目,都仍然用的是
当年爱迪生的老路子来 
对付复杂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真的快到头了(马克思真的是
早生了一百年!开个玩 
笑)。那个劳民伤财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如果搞成,真的很像中国的万里长城,
都是一个出于最后的巅 
峰状态的技术文明展现自己高超的技术水平复杂性的杰作,目的是防御比自己落
后的“野蛮文明”的进 
攻。 

在我敲打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美国同事们仍然在进行着疾如风火的技
术创新,在查尔斯河畔 
的麻省理工的实验室里,在硅谷的施乐帕洛阿尔图的高级研究中心里,人人都在
紧张的工作着。新的技 
术创新将被他们创造出来,虽然我不认为“数字革命”是一个足以导致技术文明
断层的创新,但是,它 
启发了对许多困扰了人类最伟大的哲学家几千年的问题的思考,足以导致自西方
文明崛起并超越中华文 
明的这五百年来的又一次技术文明断层的伟大技术革命。我指的是人的意识和智
能的奥秘将被解开,这 
得益于几十年来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思考。也许大家对于“人工智能”并不陌生
,也从媒体上不断看到 
有人宣称造出了“能思考的机器”,目前普通的计算机科学家也普遍认为目前的
计算机技术发展下去将 
导致“人工智能”,这是一种误解。目前一流的人工智能专家认为以前的研究,
特别是基于语言和逻辑 
的研究是一条弯路,揭开意识和智能的机理仍然需要革命性的新思想和新的工艺
和工程的创新。例如我 
九七年在新罕布什尔就亲耳听到传统人工智能研究之父的明斯基教授这样说过。
虽然如此,计算机技术 
的进步和“数字革命”以及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进步,特别是认知科学的
成果,提供了不少新的 
思路。大家有一种预感,虽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人工智能的实现的预测最后证
明是过于乐观了,但现 
在已可感觉到这个突破将在二十一世纪前五十年内出现。当然,即使我们在此方
向有了突破,这种新技 
术仍然将需要许多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不过这是一件将导致西
方技术文明(中国的工 
业现代化也属于西方技术文明的范畴,中国古代的技术文明已经消亡了;当然,
中华文明,在文化和民 
族传承上则幸存下来了,这是我们民族英勇斗争的结果)发生地震和断层的重大
技术创新事件。和上一 
次技术文明断层一样,这个技术创新的一些技术也许将由先进的一方,现在即西
方(也就是美国)的研 
究人员作出(这将不只是一个创新,而是一组,时间跨度将为几十年),但高度
特化于现行工业文明形 
态的西方文化和制度,能适应一个必将变化的世界吗?那时在这个世界上,将不
是只有人类才能创新, 
经济形态将包含能够建造复杂性远远超过今天的空间站的实物经济,新的物种将
有可能被创造出来,地 
球的资源也将不能够满足这种新的技术水平的需要。问题在于,西方作好了这个
千年巨变的准备了吗? 

他们没有。他们认定西方文化和社会制度是真理的极点,历史将在此终结。他们
创新的惯性已经超过了 
文化和体制的变革的极限,就像五百年前的中国。注意我说的不是指他们没有创
新的力量,正好相反, 
他们创新的力量仍然极度活跃,只是技术创新的活跃和固守现存文化和制度的宗
教式的保守,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我要再强调一下这里的保守不是狭义的所谓社会学上的保守概念,而
是指相对于放弃自己文 
化的整个思想方式而言。这种放弃自己文化的思想方式的痛苦,我们中国人是有
刻骨铭心的体会的,这 
也是西方人无论怎么研究也不能理解的所谓“中国人的悲情”,这不仅仅只是被
西方欺负的悲情,而是 
文明衰落的悲情。他们不理解,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过。他们也会有这一天的。
所谓西方文明才能产生 
科学而中国文明则不能所以注定要衰落是一个不完整的结论,技术创新是一个与
文化相关但比文化更基 
本的文明要素,因为它是人类作为智能生物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品质,有的技术文
明可以没有产生现代科 
学,但没有一种技术文明没有过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科学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
上的,它不能代替基于 
经验的思考,后者才是改变历史的原动力。新的技术创新带来新的经济形态,文
化和制度是相对保守 
的,不可能永远都能适应。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巨变的世纪,人类将从一型文明向二型文明转变,即从向地
球索取资源发展到向外 
太空索取资源,而要达到这一点,必须有能够创造创新本身的技术,这新的技术
文明将在阵痛中萌芽, 
西方技术文明将体会到文明衰落的痛苦,那时他们就会理解我们了。当然,新的
技术文明也不会是我们 
那已经消亡了的技术文明(就是说,法论功仍然是错的;开个玩笑),它将是一
种崭新的技术文明,它 
将建立在现有西方技术文明的技术基础上,就像现代西方文明兴起时建立在中国
四大发明的技术基础上 
一样,它建立起来将要用百年的时间或更长。不要为我们现在技术上的暂时落后
而过分担心,我们将要 
走的文明复兴之路是参与创建一个新的技术文明,它将有新的文化和制度,它将
超越现有的西方技术文 
明,而且是远远的超越!那些以为中华复兴只是重复西方已走过的路的所谓自由
主义者们,我只想对你 
们说一句:“燕雀安知鸿鹕之志!”。至于我们原有的那个古老中华文明,那个
产生了四大发明却被西 
方用来兴建了他们现在的那个由西方主宰的世界的古老技术文明,确确实实是消
亡了,我们不必太悲 
哀,因为中华民族已经浴火重生,仍然繁衍不息,生机勃勃。我们在过去的百年
中,对文化和制度早已 
有了变革和开放的心理准备,而现在的西方,有我们这样的胸襟和准备吗?中华
民族能不能在这个新的 
技术文明兴起时复兴,取决于中国人现在的勇气和意志。我们好比十九世纪时的
美国,当南北战争时的 
美国人激烈厮杀时,他们想到过百年后他们的子孙将在月亮上行走吗? 

我没有谈到军事问题,因为从已拥有全球第一核武库的美国却还要建立弹道导弹
防御系统来看,这个文 
明已失去锐气了,他们不可能打败我们。 



--
自从洒家注册来,水淹网易十八区;
灌完斑猪灌大妈,灌得人心起惶惶。
刀剁斧砍加封杀,保得ID逃回家;
苦练文笔拍马屁,方知做虫真不易。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32.10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