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nyjchuhong(楚泓)
整理人: hnyjchuhong(2002-04-02 17:06:11), 站内信件
|
6、要深入掌握真正的可行的电脑化需求,与经营管理策略相结合
天下最冤枉的事,莫过于“努力”去做“错误”的事或很不值得的事,到时候没有助益,无人感谢,电脑化也不例外。很多程式人员根据“使用者”口中的一点一滴“需求”,终于完成程式,便不获中高阶主管所同意,偏偏确实证明真正需求没有掌握到。事实上只有高阶主管最了解他真正的要求,以及前瞻性的需求,也只有中高阶主管最懂得该企业经营管理上真正要的是什么,而程式人员偏又不敢去求教。很多中高阶人士虽然懂得用系统化手段整理出来,使得资深的程式人员摸不着边际。笔者建议,先由资深系统分析人员,与中高阶主管一起,先分析掌握真正需求,作成“规划”,再进行程式开发,才真正会有效益。
楚泓评注:
本文的大意就是说不能由底层的程序员和底层的业务人员合作来完成程式,其结果是费力不讨好。因为底层的作业人员是属于那种后知后觉的人,不知道企业高层的具体需求;而现在很多的普通程序员也不存在一个整合系统分析的概念(不过说实在的,我自已所见的一般的年青程序员都只关心自己的学业,有事做多练练手,没事拿个认证什么的,哪会操心什么企业的数据系统整合)
所以这个任务就落在了系统分析员的身上,不仅仅是写代码的本事要强,最重要的是要有上通下达,规划和整合的本事,(切不可养成闭门造车,把界面搞得花枝招展的不良习气)从中高层那了解到真正需求,搞清楚企业业务流程的逻辑,从复杂的关系中理出最合理的流程,然后利用数据工程的技术合理规划和整合,最后把各个模块和要求下达给程序员,这样才会做出成绩,产生效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咱IT人的身价)
以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企业想成功地实现电脑化离不开高素质的系统分析员。现在的形势无论是国家的政策还是加入WTO,市场对高综合素质的系统分析员的需求将持续上扬,但是目前的人力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也就是说现在离市场的人才饱和期还有相当的一段时间,聪明的IT人不必为目前暂时的低谷产生悲观情绪,“大浪淘沙始见金”,合理地树立自己的目标,利用这段缓冲期加快充实自己,才会把握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 傅武雄 编注: 楚泓
节选自台湾MIS杂志《产业资讯视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