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如空)
整理人: ccu13650(2002-03-19 20:03:31), 站内信件
|
海外见闻(十)
菲斯的市场
菲斯是摩洛哥的古城,虽然没有人给我们介绍她有多少年的历史,但是从城市建设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过去居住的原貌。这里有大片的保存完好的过去的阿拉拍建筑,说是建筑,实际上外观上很粗糙,正如我们从电视里经常看到的中东那种被炮火炸得不象样子的建筑。我们来到这个城市是因为她作为摩洛哥的古城,可以领略阿拉拍的风貌,其中包括风土人情,而风土最能体现的是这里有过去了几百年的集市现在还在使用。
经过现代城市的建筑群之后,我们来到那一片嘈杂的古旧建筑群,这里人很多,许多是旅游者,而一些当地的居民夹杂其中,当地的导游不得不提醒大家要注意扒手,并还找来当地的人来实行全程护送。在出发前他还叮嘱我们,对一些推销东西的一定不要理睬,因为搭上了就很难脱身的。
进了闹市,真是人挤人,这里的街道与北京胡同类似,区别的是这里是土墙而胡同多是转墙而且是以四合院的形式为主的,这里却是建筑之间形成的道路,如果不熟这里的人,很容易走失,这里确实象迷宫。保护我们不走散的两个人似乎是父子,一些向我们推销的当地人被他们挡了回去,看来这是他们常做的工作。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一家作坊,这里以加工工艺铜盘为主,这种盘子确实好看,如金子般光亮,这是这里的主要纪念品,老板向们讲了这个店的历史,看着墙上的照片,有许多名人曾经来过这里,而且摩络哥的贵族是非常崇尚这种铜盘的,工匠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手艺,而且购买者可以现场打上被赠送人的名字,这是这里推销的重要手段。一些盘子在团内人员的砍价后被包装了起来。不过当我们走到户外时,又有一伙人来推销同样的产品,而价格低得惊人,有人买了几个,不过与这个店里的东西比确实是天上地下,不过大家是为了纪念,没有必要管他是好是坏,不过粗看起来很不容易分清哪些东西是从店内买的,还是在推销者手里廉价购的。
市场做卖买的多数是当地人,其穿着的一至性让我们看到这里贫与穷,但是他们还是快乐的活着。游客多数是欧美人,时常看到一些游客似亚洲人模样的,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判断他们不是日本人即是南韩人。在市场上我们没有遇到我们的同胞,这也许是因为北非之旅确实是我们这次考察的一次特殊安排。
纪念品商店出来后,我们又来到一个服装店,我们以休息的名义来的,因为大家不会对这里的服装感兴趣的,一是无场合穿,因为我们不需要扮成一个阿拉拍男子和女人,这在世界上是一个禁忌,什么原因大家也比较清楚。二是也不想把那有限的美元花到这个看似粗糙但是品质不错,但价格也不菲的民族服装上。不过大家还是饶有兴趣地试穿和拍照。由于长时间未走路大家也是真累了,没有听道老板对服装的解释,因为作为民族服装,讲究颇多的,与我们云南少数民族的服装差不太多,都是分成成年和未婚等等,这对于我们不买的人来说只是个知识,而这个知识在对于我们来说也没什么大用,我们不会再组团来这里了吧?!
出了服装店,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旅店,这个却是一个三层楼房,与我们南方的客栈差不太多,有栓马桩,而且也象是四合院落,进们是牌坊,二楼的两边是回廊,整个建筑呈凹字形,天井不是很大,这里虽然不再是原来的店面,但是风格依旧,令我们把这里与我们南方的三十年代的建筑相比,确实是世界相通,而实用确实上建筑上常用的定理了。
大家也听过阿拉拍飞毯,而地毯确实是阿拉伯有特色的产品,结实耐用。我们在经过一段疲劳的走走停停后,又来到一个地毯经销地,这里象一个剧场,高梁上朴素中透着往日的辉煌,不过现在被地毯包围着。地毯质量不错,花色也很好,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购买心情的人很难听得进介绍,因为这东西太重且贵,这对于我们来说很难产生吸引力。业者不厌其烦的介绍和展示,使我们不得不静观并装出感偿趣的样了,没办法,礼貌吗!我想这些地毯可能对那些开车来这里旅行的人可能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做工确实不错的。
市场内有一个伊斯兰境地,一个小小的门预示着这里是宗教圣地,晚是这里要被并上,里外不许走动,这就是古老宗教的严禁和神秘的所在。进入这个区域,我们也仿佛进入了宗教境地。在这里,我们在大门外参观了这里的过去的一个大学,按照基督教的应称为修道院。这里是不允许时去的,我们站在门外看,有一些教徒真的非常虔诚,长跪不起,五体投地,这就是宗教的神秘的力量。后来我们又来到一个真正的宗教建筑,特为我们的参观开了门,那里是教堂和学堂的综合体,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在我们看来太破旧了,要在国内这样的建筑早就被那些急功近利者变成现代化建筑了。
最后我们来到这里的自由市场,那里买的都是一些干果,买者向我们推销,多数是以保健为主,可能是因为日韩的游客多数以中老年为主吧,我们随便尝了一些,味道还是不错的。不过就是看起来卫生壮况令人担忧。
出了市场,我们来到一个空地,那里聚集着一些儿童,他们看我们过来,就向我们讨东西,主要要一些学习用品,可是我们并没有带,看看这些孩子,我们想到了自已的童年也就是如此吧,对物质的渴望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是必须的,虽然而们现在的生活不同以往了,但是忘掉过去就意味着背判,我们现在有时真的如此了,贫穷对我们来说已经不知是啥滋味了,但是看到贫穷我们的心中是否还能发出感慨这是对我们的一种宗教式的检验,那么这种检验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这只有自已知晓!
200203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