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梦的家园>>沉情积文>>故事长廊>>远行

主题:远行
发信人: onlinehome(还没睡)
整理人: zlth_521(2002-03-17 13:56:08), 站内信件
今天和几个朋友出去喝酒,回来已经很晚了,翻翻以前写过的东西,忽然想到把它贴出来和大家分享。说真的,已经好久不来社区了,本来上的也不多,估计已经没有人认识我了。不过这一切都无所谓,只是和大家聊聊天罢了,有和我相同感觉的人,也来说说好了。
**********************************************************************
      远行
  人生总是有漂泊的倾向,总是在一次又一次开始新的旅程。无论这一段旅行是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反正你已经在路上了。再说,可能极少有人是愿意固守那份宁静的,平淡的日子太久了可能谁都会渴望远行,在远方总有人所期冀的东西,虽然有时候这只是一个愿望,但这也已经足够了。
  推开房门,一步踏了出去,旧日所有的一切暂时全部抛开,这是一段新的旅程,人哪有背着沉重的包袱上路的道理?过去所有的心情就在迈出门的一瞬间永远的留在了过去。
  今生,我们远行。
  生活本就是一种精神不断流浪的过程,也许流浪的目的只是为了有一天能够结束这种流浪,找到可以永远安憩的天堂。至连地狱也未曾看到过,想来也找不到什么天堂了。所以我常常于我,在想,到底是什么人才有可能达到天堂?厌倦了世间一切的释伽在种种苦行之后仍然无法解脱,相信他坐在菩提树下的时候,一定是充满了绝望,所以才发誓不悟即坐枯于树下,我也相信一定是这样的绝望使他能够最终觉悟。我也常常在想觉悟是什么?却总是认为他们的豁达不外是在生的时候已先到达了死的境界。看着那些面色坦然、自由自在的僧侣,我问自己:他们是觉悟了还是陷入了更严重的迷失,而误以为这种迷失是一种觉悟?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给我一个我可以相信的回答,虽然他们有权利来笑话我的偏执,因为在迷与悟中间,我看不见出路。不过禅宗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倒是很有道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管他迷也罢,悟也罢,全是自家内心的反映,自己觉得是就可以了,不用再去问别人。
   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朝闻道,夕可死”,觉得十分无理,道是什么东西,可以让人放弃享受一段永远不再轮回的生命?但是直到有一天我费劲全力也无法使自己真正的坦然,我开始相信这句话是真的,用生命来交换的东西,一定也值得生命的价钱。想想人不就是在穷其一生来寻觅一种生存的道理、感悟生存的意义吗?无论苦乐悲喜,总会有一些体悟,这也许就是道了,不过有些人比别人更早领悟而已。不知道领悟了这种道理的人在余下的生活中,生活是变得没有任何意义还是拥有了全部的意义?认真想想,如果一个人不仔细倾听自己内心的独白,真是白在这个世界上走这一遭了,因此我鄙视活得浑浑噩噩的人,尽管我自己生活的也并不合我意,但是我应该还可以顺应我的心意来生活。生活之道正是要生活本身才能够体会,所以我十分同情没有机会完成这份体验的人。死亡也只不过是生存的一种形式,所以死亡并不可怕,只怕死神的剑太过锋利,一下子就割去了昏睡者的头颅。死在睡梦中的人是可悲的,我相信一定要在慢慢地辞世的过程中,才会了解此生的意义,因此能在清醒中平静逝去的人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在生的这一种存在的形式中,在那一瞬间已经走到了极致,在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了。也许他们有很多感悟要告诉活着的人,但是已经没有机会了,每个人也只好在等待死神的过程中独自体验这份感觉了。
    有人见到梦里的天堂,我以为那可能不过是地狱。也许梦里仍有一种人生,只不过在醒着的时候没有办法领悟梦的境界。“庄周晓梦迷蝴蝶”,这一句话过了两千多年我也一样困惑,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不过这本身已经是最精彩的问题,至于答案是什么,有没有确定的答案,我认为在某些时候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思索问题的时候你看见了自己在岔路口左顾右盼的茫然,或者说在什么形式下生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一句极精彩的话,禅宗的“舍心之外,别无他物”也是一样的精彩,其实别人怎么看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怎么来看自己。如果一只老鼠看自己的时候偏偏以为自己是一只猫,那么它肯定要去亲近猫,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可悲与否不须我说。如果一天它丧生在猫爪之下,它仍然不理解那个它心目中最亲近的同类为什么伤了他的性命。照一下镜子,你是猫吗?别人说你是猫吗?你自己认为呢?



----
在你睡觉的时候我还没有睡
竭尽心力也想不起你是谁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