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oogen(無香)
整理人: sweetarain(2002-05-13 21:35:37), 站内信件
|
似乎,每本称得的世界名著的作品都是寓意深刻的。它们之所以可以在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时光里,不停地被抄写传诵都是因为它永不过时的思想性。所谓名家大作,也是这些让人思考,或者助人思考的作品。诸如《百年孤独》《老人与海》甚至《红楼梦》。
可另一方面,大抵流行小说则是另回事情。它们一般文字优美,只肯写些小我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可挖掘的地方。想说的文字里都写了,那些作品并非要表达什么人生大义,甚至生命人性,它只在表达生活的细枝末节,这让人觉得亲切可喜。象街边蒸笼里卖着的包子馒头,热忽忽的冒着点热气,或者圆腾饱满的,红红点上一点彩,或者在中心巧妙的捏成朵面花。握在手上是扎实的暖。可转眼热劲过了后,也可以是冷冷硬硬的,随便丢在任何一个垃圾带里。这些小说超不过十年几十年一百年。
比如,我喜欢读三毛,我也喜欢亦舒,每次睡前拿书的时候手会伸向得永远是这类亲切可喜的作品。可我也知道,她们的作品再如何亲切,有着玲珑的美丽,她们的作品也无法超过一百年。
读和写是一样的。
在读的同时我们会想写的问题。
在网上我遇见过一些心态非常专业的人。他们为了文学追求而写为了灵感而写。以非常有追求甚至渴求,成了生命中和吃饭睡觉一样不可缺的一部分。对这些人,我总是觉得非常敬佩。因为我做不到。
就象自己写贴的事情。如果回问自己为什么上网呢,甚至为什么上BBS呢,为什么上网易呢。我想抒发是其中最大的部分。
抒发情绪抒发感觉,手已经代替了嘴成了最重要的交流媒介。并非是要在文学上有什么创新,甚至表达什么大义。只是想发泄。所有的文章都是发泄,随感是直接的,小说是间接的,差别仅此而已。就象现在这个贴,写着写着就忘了主旨,也只能配个无题,发了罢了。
---- 没有一朵花学会奔跑
没有一个夜一颗尘一枚匍匐的影子
学会过燃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