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oot_boy()
整理人: haor(2000-01-02 00:45:50), 站内信件
|
炮打黄健翔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自己也吓了一跳——毕竟,黄健翔曾经是我最喜 欢的一个电视体育评论员。他那南美解说员式的激情,在中央台那帮宋老师的“ 政治正确”的学生当中,曾经是那样的鹤立鸡群。可昨天,在失望地忍受了他90 分钟的平庸解说之后,又在网上读到了其貌似深刻的《赢了你不能出线又如何? 》一文,有些话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现在的黄健翔,令人遗憾地染上了三大“病症”:
一是“神神叨叨症”。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黄健翔一定是个“准神秘主义者”。面对种种意外和 复杂的足球现象,他一直热衷于玩弄“命运”、“注定”、“上帝的旨意”、“ 上天安排”等词汇——当然也可以说这只是一种修辞,问题是,黄健翔在他的评 球实践中(包括解说和撰文),屡屡将之作为贯穿球评的关键词。
更滑稽的是,他显然又是一个辩证法的崇拜者,老似模似样地要找出“现象 背后的本质”。这样一来,他不可避免地就神神叨叨起来——依靠想象,构造“ 现象”与“现象”之间的所谓“联系”。
比如这篇《赢了你不能出线又如何?》,又搬出了所谓的“阴谋论”:中国 队之所以抽到韩国这组,是因为韩国人“以为还可以像过去那样随便欺负中国队 ”而提前做了手脚,全不顾在抽签之前小组赛尚未结束的事实——当时沙特队的 出线形势很危险,如果他们果真被伊拉克挤掉的话,中国队将作为种子队避开韩 国人。
按黄健翔的逻辑,大概伊拉克的最终出局也是韩国人为了顺利碰上中国队而 在背后捣了鬼。理由可以举出一大堆(沙特在“朝”有人,海湾战争导致国际社 会以及西亚强权对伊拉克的敌视等等),例子也可以罗列一大堆(92年10强赛伊 拉克队遭遇的不公平等等)——这是哪儿跟哪儿?
二是“一厢情愿症”。
我得承认,黄健翔很有想法和主见并且善于用一种很有激情的方式表达出来 。也正因为这点,他比那些光知道念“这就是18号××”的解说员强了不止一个 档次,这为他赢得了诸多“扇子”(fans)。
问题在于他有时显得过于一厢情愿,让感情淹没了理智。比如说亚运会,他 置当时的张玉宁尚在甲B厮混于不顾,非要遗憾张没能入选中国混合队,以致不能 和代伊较量一下谁才是“亚洲第一中锋”——你黄健翔也不曾和代伊同场竞技, 难道就不能肯定代伊头上功夫比你强?
事实证明张玉宁无非是个“欺软怕硬”的典型,别说和代伊比,就是离小王 涛也还差得远。另一个例子就是98-99赛季的德甲联赛收尾战,黄健翔在赛前十分 肯定地说,德国的职业球队绝对不可能打假球等等,结果三场关键球同时出现奇 迹,法兰克福队不可思议地幸运保组,证明了德甲也很“黑”。
再说昨天的解说。张效瑞刚替换上场,黄健翔就开始了喋喋不休的廉价吹捧 :张效瑞用他出色的脚法改善了中国队的中场组织,灵巧的跑位,天才的盘带等 等……可笑的是,这距离张效瑞上场还不足五分钟,触球尚未超过两次,而且这 当儿恰恰越了一次位,实在令人忍俊不禁。不错,张效瑞确实是个很有天分的球 员,黄健翔的吹捧也有点向固执的霍顿施加压力的意思,带点传达民意的味道, 但这么不顾实际情况就开吹,委实是过于一厢情愿的了。
三是“伪专家症”。
本来,黄健翔身上最具光彩的部分是他的球迷视角和文人色彩。和一般的体 育评论员不同,他既非科班的播音员出身,也非业界专业人士。他首先是作为一 个纯粹的足球迷而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既不会职业性地照 本宣科(像播音员习惯做的那样),也不会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像某些退役后 客串评论的二流球员那样),而是站在一个球迷的角度发言,因此特别能引起听 众的共鸣。
另一方面,他的文化素质又使之不同于一般的普通球迷,其评论往往渗透了 理性的思考和文学加工——上届国奥队兵败吉隆坡后,《足球之夜》的那集特辑 就突出反应了这点。但随着名声渐隆,黄健翔显然有些自我膨胀,开始在电视里 和纸面媒体上以专家的身份指指点点:谁的技术特点是这个;谁谁对付那个队最 有办法;谁谁谁的战术思想有问题……不能说他的评论毫无道理,但如果真要听 专家的点评和分析,那个墙头草张路先生不比你强多了,何必听你的唠叨?
更危险的是,这种自我膨胀与其原有的文人气质相搀和,就会鼓捣出《赢了 你不能出线又如何?》这样“众人皆醉我独醒”似的“指导”文章——凭什么希 望“我们的广大的球迷也能抱着同一个信念”?难道国奥出不了线,我们不可以 悲哀吗?赢了韩国人,就真的会让“亚洲老大”从此害怕?凭什么断言中国足球 的职业化已经有了质变?……谁信!
想一想96年欧锦赛时刚出道的黄健翔;想一想当加斯科因攻入漂亮一球时, 从他嘴里喷礴而出的那串排比句——“这才是我们的加斯科因!真正的加斯科因 !!精彩绝纶的加斯科因!!!”;想一想国奥兵败吉隆坡后的《足球之夜》, 在田震的《执着》声中那张真诚地悲伤着的脸;想一想98’打假浪潮中的倒计时 ;再想一想那篇遭致“封杀”的《以足球的名义》,我们能不遗憾黄健翔今天的 假模假式吗?
也许是我太苛刻,因为即使是“三大病症”中的黄健翔,和他的同行相比依 然是出色的。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理由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是,作为他 曾经的一个忠实拥趸,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看到过去的那个黄健翔呢?
-- 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6.46.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