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八桂飘乡>>【八桂休闲】>>【抒情散文】>>想念在苦寒居的那段日子:(北京之行)

主题:想念在苦寒居的那段日子:(北京之行)
发信人: gxhy2133(孤狼)
整理人: yaozhongwang(2002-03-05 01:52:01), 站内信件
    又是一天了,我又为样过了一天,是啊!又一天,她在那边又是这样的发出叹息,就这样又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我都记不清是这样多少次了,以前我们是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的!看来,当初我说的没错,时间是会冲淡的,也难怪我当初回来时我面对她不敢作出太多的承诺一样,我也知道自己会改变,她也会有所改变,我是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作出什么样的承诺,因为双方都知道会发生的!只是没有去说出来而已,又说回来,早知这样了,又何必当初了!人啊!让自己怎样去说他自己好呢?               
想念在苦寒居的那段日子:
  又是一年最冷的季节了,这些天,我时不时就会想起在那北京昌平的苦寒居渡过的那段日子。人是有理性的高级生物,在他一生当中对他最有回忆的是在他脑海深处他自己一生中曾最快乐的时光。我承认,在北京渡过的这四年的时光,是我目前最快乐的时光了,在那时光里,我渡过了我最不平常的四年生活时光,我这四年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是我第一次面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和认识外面的第一次。
   想起那年,我上身穿着哥哥退带伍回来旧作训装和一个军用包,就是这样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就这样笨的要命和土的要命地开始了在北京四年艰苦的求学的的生涯,那时候,正是香港回家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回想7.1当时在家看电视时广场上的大学生的样子,也压根没想到自己就在一个多月后,就来到了这城市。到了99年时,那天晚上自己也能像电视上的一样在这为祖国欢呼。也压根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会发生这么多的事,而这些事,都会让我一辈子不能忘记!
              ( 图:01)
     自己是第一次出门。上车时,老爹老妈老姐们也没给我说了路上要注意的事,还有出门做生意的姐夫`大哥也没少给我说了要注意的事。当时,自己就压根没想到自己这样精明会撞上这事,其实是自己这样笨,笨得坏人们都不会注意上我身上带的五位数的人民币。和一位送我来的大哥,在人流中就下了车,出了站。第一次面对这个号称亚洲最大的客站,我和这位也自说出门到过好多地方的大哥也迷糊了,“太大了”。接我们的人在地上的广场上的"出站口"站到晚上八点多也没见着我俩。而我们在地下转了好几个回了,又回到了出来的地方。后来只好上了一个广西老乡的当住了下来。事后,我知道出来时我在出口的那根大园柱下我坐地上呆了两个小时的地方是地下的北一出口。后在99年接新生时,我又一次好好地故地重游个够。不过那时我对它是这样的一个工程而感到是这样的心疼!
                     (图:02)
        住了下来之后,就第一时间打了电话回去给家里,说我们已经到了伟大祖国的首都了。接下来就是车上三天没洗澡的事了,先前为什么说是上当呢?这里就道来了。300多大元的标准间连个热水澡都没法洗!只罢。第二天早上,出门拦了面的就直奔昌平去了(事后知道不如再上车站找到学校的校车)。到了学校后就是一路顺风了,因为学校的口号是到校就是到家了吗!之后,那位大哥拿了我交完学费后的五仟生活费的五分之一 就打道回府了。再之后就是让一些女生今难忘记的军训了。在北京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军训是分开军训点进行的,我们去的地方就在我们学校的对面再对面而已!想起后面(我是最后面的)那个穿着大号迷彩服,还挎着的那枝不知有多大年月的半自动还一颠一颠的别的学校胖女生在上水库的那个高坡时小声嘀咕的那句话“军训完后,我一定打车再来一次!”后来,每次来到这高坡时我都会说起这事。我就不知你明白她为什么说要打车再来一次?
                       (图:03)
   再回来之后,就是开始真正的学习生活了。每天6点半起来,7点10分上课。开始我们宿舍这帮家伙还都能按时起来,到后来就是上课前五分钟才起来就是直奔大教室这是后话了。刚刚接触到这种教学方式,自己还是老老实地做了笔记的,直到后来知道这样的好处后就庆幸当初当时自己这样做下来了。记得第一次给上课老师提问的情形是这样的,本来自己会的,就是说出来是另一个的。那个脸给丢得真是很尽的,一下子200多道目光都光临我的这了。还好,我还记得这个教行政的(王作栎教授)是怎样让我坐下来的。还有一个老头----教政治经济学的这位老教授。不是我对这位先生的不敬,他也是这样要我们如果记得他这样的一个"老头"的。就是这两位先生了,到现在还是让我时常还会想起他们来。
                       (图:04)
说到学习生活,我就有太多的话要说了,在别人的眼里能到北京上大学的,还是全国一流的政法院校,是很了不起的了,其实我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过得是比高中那黑色的日子还要惨的生活。在高中我是学理的一下要转过学文的法学,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要熟记的东西太多了,在第一次测验后,有一种感觉是让我很难受和惊醒的。这就是我落后了,头上的光环一下子没有了。并不是我的那种心理作怪,而是我真正感到了什么是压力。这种压力很大。到现在我想起自己如果不是当时自己能顶住和顶着上,可能我付出的还会多得多。第一年春节回来时同学们在一起一个个都说"我重修X门,补考X门"原因都是玩过火了。毕业后我知道了又有几位同学没有学位证,另一位在北京的同学他说他在第一学期就没了学位证。这些都让我搞不懂。还让我难以想像的是这位同学在没有找到工作回到家中后就像一位受到重大打击的一样完全没有信心,每天就是吃饭和睡觉和谁都不说话,父母说他也不听,有时还吵架。我和他是中学同学,他的学习一直都是很好的。就是没想到会这样!我们几个在家的同学都去找过他,他没什么表态,还是这样。我想这不单是我们伤心了,比我们还要伤心的是他父母这么多年,为了他这个儿子,如今却是这样。总的来说就是为了完成我们学业,我们都不得不这样,至少,到现在为止如果不经过这一段你是没法在以后的路上能很好的下来。不是我不爱学习,只是我不得不学习。
  四年来,我是一年回一次家,也就是在春节时回去。因为我也是想家的!不是我想在北京玩,只是我想多点时间看看书不让自己比别差得太远;不是我不能坐火车跑上33个小时,只是来回的费用有点多了;第一年,他们都回去了,就我一个人在这。第二年,有了两个伴。到了第三年,我不得不出去租房了。那年回去的就是两个,宿舍里和平时没两样,加上我这时睡眠不是很好还有头发是少了许多。租房可不是为了"周末快乐小屋",我想那时的我是让女生不能产生多看一眼的想法的这种男生。在外租房期间,我也经历了打工的生活,在那间"冷雨夜"书屋我看了好多好多书,不花一分还能拿钱。现在,那个地方书店也多了,也没有了这个书屋了。对面的大钟也能用了,好处就是师弟们能听清了大钟声了。
                            (图:05)
  宿舍的兄弟是来自河南驻马店.浙江那个全国出名的渔场.东北长春和鸡西.兰州市.北京当地加上来自广西的我。最大的是鸡西的这位,我们都称呼他为"大狗"之所以这样叫他,还有一段故事。那是刚来那会,大家都还不知道谁大,都把看像最大的河南这位叫做老大了。其实他是最小的,就是他的长像是三十多的这种。结果是让这家伙当了几天的老大,不过他为这还是付出了代价-----请我们搓了一餐好的。当晚,有人说我们的吃像是和狗一样,说这话就是老大,"大狗"就是这样来的!河南这位也有了新号"猛男",这家伙长像是没得说的了,一打扮起来就是一个成熟男人形象。浙江这位姓胡,曾用名是"胡利"加之这斯小脑壳运转比"奔四"还快,还有别人评价是和一种动物相比之下有过之无不及。"狐狸"就这样出来了。长春的这位哥们,用北方人的说法是长的够呛的,怎么说呢?就是这位的脸比够长也就是马脸了。本来我一直都是不大注意的,有一次我俩玩着急的了,我一把想要捏住他的咽喉,结果我捏到他的下巴。"驴哥"就这样出来了。他就说到这吧!兰州市这位GG叫"小狗"这你们就知道了吧?这也是来源他的吃像,还有一个叫法是叫"乡长"他家是在乡里。他和长春的是要好的,所以又把人家给拉下水了,别的宿舍都说他俩是我们宿舍的活宝----"乡长和村长"。北京这位哥们就不用多说了,我们也给起了一样流行的外号。再就是到我了,我别的就不用多说了,他们也只能在有没有女朋友和说找女朋友是要找高的为下一代着想这方面挤对我。还有为了宿舍的一致性,他们也会别有用意地叫我"阿黄"说到这就很明白的了。
 "大狗"有了女朋友,是草原上的"高头大马"和"狗哥"1.8M的个很合看。现在正在北京为了房子而奋斗!当时这俩没少让我们没女朋友的开涮。比如:自习课上给"狗哥"的呼机留言说"我在东门等你快点过来" ;宿舍里的人在他俩进来的时一下子来个立正并齐声说"欢迎!欢迎!"。还有"胡哥"也有女朋友,她是"乡长"的老乡和咱"胡哥"是曾经没得说的一对,可是前段听说她到了重庆,两人从此"大难临头各自飞"。其它的几位就只有北京这位哥有过行动外,都有先见之明。如今这位哥已经远在大洋的对面,他全家移民新西兰了,在邮件中我们有时还是这样问他"嘿!哥们,在那边放牛好玩吧?可加紧了呵,别让人家再给拒绝!"我的糗事也是有的,只是别想不起来了,最好笑的一次就是大三时同班的一位女生和别班的一位帅哥正出现问题是我给调解和好的。是这样的,这个女生是学委和我的关系不错,她和这位帅哥已处了快两年的了,这次不知是为啥给吵的。她和"胡哥"的女友是好友,咱"胡哥"也是多事的,他俩就鼓动我对这位学委MM发动攻势,"狗哥"也支持我说他出二佰大元给作费用,我就一时冲动同意了这次行动,接着就是和这三位想节目。可是到后来我就越想越觉的不对头,这样做不是很好。当时也正好有别事下子就放过去了。可到了第二天晚上上自习时碰上一位女老乡,她对我说:"行啊!你也开始行动了?"这话问得我不明不白的,到了里面又有几位是说差不多的,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了。后来那位帅哥听说这事后就急着来找她,他们也就和好了。这事我也没开始实施所以我比京哥好多了,这帮家伙也没怎么我了,那位女学委以后我俩见面都能相视一笑。我的就说到这了。我和"狗哥"的笑话还是多说一下吧!"狗哥"生性好雄辩,有事没事总找点来费点口水,有一天吧,那是刚来昌平对坐几路车到什么地方也不熟,原本我们从学校出来往前坐345支线到南大街。可那天我们水库回来到东关这边坐上了376.车上面也有到南大街的站牌,"狗哥"在上车前还问了"到不到南大街?"。在得到回答说到时,我们就上了。后来"狗哥"就开始了,先是说车费是伍角而不是八角,到后来我们要下车的地方也是南大街,不过就是在街的另一头。你说这能怪人家公车吗?到晚上回宿舍他还要来上一段。真是没他法。他留在了北京和女友现在正为房子而努力。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北京的,那天他送我到车上。别了,我说我俩抱一下吧!他说:"不了,等再你回来时我们再抱吧!"。后来,他来电话总有这么一句"啥时回北京"我有时真是不知怎样回答他的。现在这样的我,是没脸再回去了。
                        

记忆北京的衣食住:
     在儿时的记忆中,北京除了天安门这标志性外,我就没有大多能记起的东西了。唯一是当地土话说到形容很远时用到"北京"这两字。在公元1997年初冬时我真正见到了北京这座城市。初时的感觉是"这北京也不怎的吗",灰灰的天空和光秃秃的树木挂着的胶袋子,跑在路上黄面的和一辆接一辆国产车。直到有一次进城到了建国门这带,感觉是找回来了,这好像在电视上见过了,这才是大都市的样子!
   从末想过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我先是见识了每天早上的早餐再到他们说的夜宵,每一样都是十分的不习惯,
 可是为了肚子还是吃了下去,也就是这样习惯了。此时,我还是有点怀念那早上吃的这种精致的小菜。说到吃的东西,当时来之前最担心还是只能吃面食。来之后发现北方过来的学生还是吃大米饭的多,量也不比我们小!时间长了就这样习惯了,现在还是十分怀念"宫爆鸡丁"和"京酱肉丝"!
  吃的解决了,就到了穿的问题了。南方人过来这边第一个是问冷不冷的问题。同样,我也不例外。来时带上了大哥在部队上给老爸老妈带回来的棉大衣和长短毛衣,心想这样不怕了吧?可是到这后,把这些和同学一讲,他都乐了。后来自己觉得如果把这些都穿上的话,我会成什么样子?那一定很好笑!还是"狗哥"说让我过冬时再加一双棉鞋,我就去买回来一双军鞋 。果真是这好用。棉大衣的长毛衣都没用上,回家时还要我一齐带回去了!
     
  对住的方面最不满意的是宿舍里小和没有凉晒衣服的地方,加上有些北方的同学在屋里洒水的习惯。感觉是这么多年的衣服都是没太阳光见过的,可是听说后来的的学生公寓都是设备齐全的!上网也不用花钱的,真是命好啊!
 
















             



----
 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温暖,多么勇敢的力量。在遥远的地方,你是否一样,听见我的呼喊。爱是一种信仰,把你,带回我的身旁。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