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社会·人物 ☆>>社会>>有客抱孤琴,与花同寂寂——记南越琴士琴痴

主题:有客抱孤琴,与花同寂寂——记南越琴士琴痴
发信人: jk_000001(樵夫)
整理人: red_angle(2002-03-02 05:07:09), 站内信件
腊月寒冬,流溪香雪梅花丛中,飘出一缕缕清雅的琴声,只见这琴声,浑厚的散音,似老树虬枝,古朴苍劲;清越的泛音,若风荡雪梅,晶莹透亮;刚柔相济,舒缓徐疾的节奏,跌宕洒脱,恬淡远逸,似古醇佳酿,清香醉人,她就是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晋代名曲《梅花三弄》

然而,人们何曾想到,这清纯儒雅,涤荡尘心的古琴音,竟是出自一个青年人的指端?他就是广州市书法协会会员, 岭南诗社社员,南越琴士——琴痴。

琴痴幼承家学,对金石书画诗词文赋等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从部队转业到广州后,从师于岭南古琴大师杨新伦的嫡传弟子,古琴就成了他的至爱!

古琴,又称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琴素于清、微、淡、远为要,希声为上,追求的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和超然的不羁的精神。在历代文人士大夫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琴、棋、书、画”中,琴居首为。古人视琴曲为雅乐,操琴为“大雅”,“手挥五弦,目送归鸿”被视为文人学士最风雅的象征。

经数载朝夕勤弹,琴痴已深得岭南古琴的精义。为提高琴艺,琴痴曾飞赴四川,向蜀派古琴名家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曾成伟学古琴名曲——《流水》后又跟香港著名琴家唐健垣学习《潇湘水云》广陵散》等名曲。琴痴学琴悟性很高。操琴指法典雅,并能将书法的气韵注入琴声,故其琴音中和敦厚而逸趣天成,其声不争而无一俗气。1999年他作为广东四名古琴代表之一,在扬州召开的“回眸与展望”古琴研讨会上,以一操南北朝时的大曲——乌夜啼,获得与会海内外琴家的好评。

谈及古琴,琴痴感慨良多,从他作的一首琴铭,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巍巍云山远,泠泠间水寒。清声长向月,自古知音难。”是啊!古琴,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时至今日,能弹者寥若寒星。

如果有机会,让我们循着琴痴敦厚深醇的琴韵,尘嚣尽洗,走进“高山流水”,融入“阳春白雪”,徜徉于“渔樵问答”,心随“平沙落雁”一起飞翔。。。。。。。


----



不是樵夫踏破云,
世间那得知其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