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igfish()
整理人: tibetprincess(2001-09-03 01:45:53), 站内信件
|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话说我们准备好了软件硬件了,不管是大奔还是小奔,live还是dead
反正就准备开工了。
那么我们说说数码音乐的基本知识吧。
一般来说,我们所接触的电脑数码音乐不外乎两种:midi和音频数据。
midi大家应该听得多啦,就是一种数码乐器的通信规范嘛,全称是
musical instructment digital interface,数码乐器接口。
在midi出现之前,各大厂商都做出自己的数码乐器(合成器),但是
各自为政,不能互连,比如a乐器的小提琴音色比较好,但是打击乐
很差,b乐器只有打击乐音色,那么怎么把他们连一起出声呢,于是
midi的规范就出台了,有了国际的标准,我们可以把roland和korg
的合成器连在一起,再加上alesis的鼓机,完全没什么问题。
既然midi是一种规范,那么我们电脑中的midi文件是什么东西呢。
简单的说,就是一份乐谱,你可以把一份乐谱交给我,说明要用钢琴
演奏,然后叫我弹出来,我于是坐在一台玩具小钢琴前面,很认真的
弹起来,但我感保证,你一定听到了很恶心的东西。如果你把乐谱交
给孔祥东,那就不同了,而且他还有9尺长的大钢琴呢。这就是大家
觉得你的电脑播放midi文件不好听的原因了。在midi的信息中,只
是包含了一些类似乐谱的信息,而它的重放依赖发声的模块来实现,
我们也叫音源,好的音源能发出逼真的声音,差的就象你的fm声卡
一样,发出像电子门铃的声音,想象一下用电子门铃来演奏阿宫的
回忆吧,哈哈。
midi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的信息流非常小,一个midi文件也就
一百来k,通过midi,你就可以控制各种乐器组成一个乐团,在你的
桌面演奏了。现在的电子合成器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即使
一个pc的声卡也能发出不错的声音,所以,用midi来做音乐绝对是
一件很经济实惠的事情,你能请得动柏林爱乐乐团来为你新鞋的歌
伴奏吗?就算你请到了,他们会听你那根弦吗?如果不行的话,就
一轨一轨的把乐谱输入你的电脑,把它做成midi吧。你可以随时修
改,你的乐队成员绝对不会有意见的。
我们再看看音频数据。所谓音频数据,是用数码技术,把声波“采样”
纪录起来的数据。什么是“采样”?简单打个比方,我们的电影就是
采样的例子。通过胶片,把某一瞬间的情景纪录成静止的图片,连续
起来就是动着的电影了,音频的采样也是同样道理,在某一瞬间把一
个声音的数据变成数码信息记录下来。早期的电影是每秒16格的,所
以看起来有停顿的感觉,如果物体高速一点运动,很可能就看不见了
后来把速度提到24格,影片就流畅了很多。在音频中同样有这个问题。
就是所谓采样率的东西,一般cd音色我们说采样率44.1kHz,就是说
在一秒钟内采了44.1k个样本。DAT(数码磁带)的采样率高一点,
是48K,采样率越高,高频的声音就纪录的越清楚(就像电影里高速
运动的物体一样)。除了采样率的问题,还有一个是采样精度,我们
一般所说的多少bit,就像电视与电影对比一样,电视的分辨率低,
所以虽然它的采样率高一点(25格),但是还是没有电影好看。一般
cd的音色是16bit的,在录音过程中也有用24bit的,但是普通的声卡
一般都不支持24bit的。
当然,像这样高的采样频率,产生出来的数据很多啊。一般来说cd音质
的音频数据、每6秒就要消耗1m的硬盘空间,机器配置不高的话是
很难应付得来的。录制音频的好处是真实,就像录音机一样,你录什么
进去,他就会播出来,特别用于solo部分比较好。
记住:在录音的时候,我们通常用的音频格式是44.1kHz,16bit采样。
至于更高一点的,暂时我们还用不着,慢慢来吧。
(困了,明天再继续吧,说了那么多,明天我们动点真格吧,拿个
cakewalk来试验一下。)
-- 有鱼就有水,有大鱼就有大水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5.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