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ichaelgao()
整理人: scanzhang(2004-06-09 19:27:12), 站内信件
|
送君千里,终需一别。不知不觉送巴特尔已经送了半个月了。连告别赛都打了两场……
每次我被解雇的时候,都会有个朋友来找我喝酒,昨夜他又来了。在喝到我们都忘了该谁请客的时候,他与我赌大巴今天的犯规次数会使他打不够一节时间。 —— 5次/13分44秒—— 我险胜。
我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但我还是发现,对于NBA这个平台,我和大巴在进攻方面能为丹拂金块男子篮球队所做的贡献是不相上下的,他只比我只多抢了3个栏板、多了一次抢断和助攻。换我的话我有把握得与他一样多的分,有不会比他低的投篮命中率,也许也能有个助攻,当然,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犯更多的规。(背景:巴特尔 130公斤 2.10公尺 ;我 115公斤 1.57公尺)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王郅郅,在国内特牛大牛的他在小牛是牛不起来了。攻不进内线,抢不回栏板,2.16公尺的大郅成就了NBA最另类的中锋,只能靠站在三分线外投命中率百分之三十几的三分提醒自己自己的存在。
前一阵子好像小牛队的一个什么助理教练或是什么的人,在中央5的体育新闻里表扬大致“他每天都有进步”直到我看了大郅在达拉斯与球迷联谊的新闻我才知道,原来他指的是王的英语。
3月4日中央台打算把一场普普通通的NBA比赛脱胎成一个节日,据说要做成达四个小时的专题,只因丹佛和达拉斯各有一块长城砖。而不管大郅其实只是小牛多余的人,大巴在金块上场更象是为了凑足本队人数。虽然我们可能看到两人在赛前赛后或赛中在场边亲切交谈时露出的笑脸,但更多的将是王郅郅过了中线就躲在一条弧线后孤孤单单可怜巴巴伸手要球的远景,或巴特尔被吹犯规后满脸木纳茫然委屈无辜的特写。
所谓的经典历史时刻——两人同时登场,不过就是赵本山同志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小品阐述“重要的在于掺和”。最后被我请喝酒的那个朋友在马桶上对本场比赛的前詹性报道是两人得分乘起来还是一位数,各种正项技术统计的和小于两人出场时间的差。
很多人说他们需要时间,不错,需要时间证明自己,或叫大家遗忘。大家都希望是前者,那现在还远不是自豪欢庆的时候,如今两人为球队所做的贡献放在显微镜下都可以忽略不记。他们和你我一样还是NBA的观众,我们拥有一名还是两名NBA的近距离观众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我不会为此自欺欺人的满足,让身躯莫名的高大起来。
虽然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手淫”无害健康,但也不用把“自慰”搞的如此隆重吧。
3月4日在电视机前座4个小时等4-5分钟垃圾时间的“王巴”之战?
或许,还不如听听辛晓祺的老歌。《荒唐》怎么样?——4分34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