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1388(独庸生)
整理人: red_angle(2002-03-02 05:35:50), 站内信件
|
笑看风云
相信多数人都喜欢热闹,追求精彩,避免孤独和拒绝平庸。不错,我们要有积极的人生,对世界要充满希望,尽管现实中并不能尽如人意,但也要苦中寻乐,不会轻易低下我们高贵的头。
我觉得儒家的中庸之道,让人过于内敛,不敢张扬自我,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种美德,但过分压制,会磨灭豪情和壮志,会失却激情和热血,中国缺少的正是狂狷之士,缺小的是那种豪气干云,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气概。独立在潮流之外,旗帜鲜明的标榜自我:我骄傲,因为我是我!
我觉得适当的张扬和标榜是绝对有必要,而且还是一种品格和魅力。自古风流要数魏晋人物晚唐诗。魏晋人物最出色的,正是那群傲笑公,卓尔不群,自我张扬和标榜的人物!阮籍的青眼和白眼,嵇康的打铁浊声和《广陵散》清音,孙登的避世和沉默………似是一种姿态,实是一处品格、品德、及境界。敢于狂放者,行为怪异者,必有所持,不是才华横溢,就是心怀大志,超然世处,自然不滞于物。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豪气悲歌遂成千古绝唱,留芳万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想象荆轲一手按剑,一手举怀,放眼涛涛流水,这一眼竟然穿透时空,貌视古今,他并不谦让,“壮士”之名受之无愧。有所担当,敢于担当,当仁不让,是为大丈夫也。
古来成王败寇,失败而不失英雄者,几乎只有项羽一人。 “力拔江河气盖世”,“恨天无柱,恨地无环”,试问天下几人敢言?西楚霸王,乌骓虞姬,三千子弟兵,不肯过江东,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顶天立地,敢爱敢恨,生死重于泰山,虽败犹荣,铁铮铮一条硬汉,实乃真英雄。
所以,内美何妨外露,毛遂所以自荐,冯谖所以自歌,太公是愿者上勾不正是这个道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奈何?坐言不如起行,内敛不如才露。只要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谁都知这里千里马,又何须伯乐指出?“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只是因为谁不知梅占三春,还无须再多此一举?那只是胜利者的姿态而已…….否则花极尽妍态,为何还须借助芳香?
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还须露出来。表现自已,突出自已,只要不是损人利己,或伤天害理,绝对不是坏事。所以,朋友,别怕别人说你狂妄,说你骄傲,说你冷落,说你………..你是你,请继续张扬和标榜自我,表现你的才情和胆略。我虽渺少,却要为你高声喝彩!
---- 游离在天地人间,徘徊在爱与恨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