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lphone()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3-04 13:33:22), 站内信件
|
近日被保险公司的巨额年薪招聘广告引诱, 进入了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
公司广州分公司某部, 并接受了为期四天的入职培训. 四天虽短, 到处听听
、看看, 也算对该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 真是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平安保险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制度是: 每个保险业务员都可发展"增员"
(下线), 增员也是保险业务员, 当然也可发展增员. 增员达到10人(直接、
间接合计), 且规定时间内提成收入达到3万元者, 可晋升为主任; 然后随着
增员数越来越多, 提成越来越高, 更可依此晋升至经理、总监等职位. 据说,
增员多的经理自己根本不用跑业务, 只要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增员, 即可轻松
坐享2万元以上之月薪. 这高薪哪里来? 当然是从手下业务员身上榨取的!
-- 这不正是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的"传销"吗?
平安是以"民族保险业"自居的一家公司, 其内部的种种制度也似乎表现出
国家政府对它的偏爱. 比如:
* 政府明文规定任何单位不得收取求职者的押金, 但平安保险公司要求每
个业务员入职前必须交纳500元押金, 这500元要等到该员工离职时才能退还,
不计利息. 如果该员工一直不离职, 则此押金一直不退还. 一个业务员进了
公司, 至少也要干几个月吧? 想想看, 保险公司这么多业务员, 每人500元
的活期无息"存款" -- 哇, 赚翻了! 平安保险公司称, 要求业务员交押金
是得到了国家许可的 -- 这难道是政府对"民族保险业"的偏爱?
* 保监会规定, 保险业务员必须考取保险代理人资格证后才能从业, 但平
安保险公司内无证的从业者一大堆, 而且据说无证也一样能晋升! 在外资保
险公司里, 这是不可想象的! 这难道是政府对"民族保险业"的又一呵护?!
* 最令人惊异的, 当然就是平安保险公司里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增员"竞
赛了. 每个人都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轻松坐享高薪, 不劳而获, 于是个
个热清高涨, 奇招迭出. 亲戚、朋友、路人...能拉拢的都拉拢过来了, 至
于那些新"增员"们, 在做完自己和亲戚熟人的单后, 能坚持多久? 恐怕只有
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那些甜言蜜语把新人拉进保险公司的主任、经理们,
有真正为他们的增员的前途考虑过吗? 天知道!
这场纷纷扰扰的背后, 谁是最大的赢家? 无疑是保险公司! 每个增员进来,
起码先做成自己亲戚熟人的单吧? 就算亲戚熟人的做不成, 起码先做成自己
的单吧? 况且还要交500块钱押金呢! 这样比派一大帮业务员出去, 逐家逐
户地敲门叫人买保险不是省事多了吗? 为了适应这种新模式, 平安保险的入
职培训也从过去的一个多月大幅缩水到目前的四天 -- 减少开支嘛! 对于流
水般来来去去的业务人员, 怎能投入过多呢? 而且在这四天的培训课程中,
大部分都是对该公司各种保险产品的介绍, 很少涉及真正教你怎么推销的内
容. 怎么开始做? 老师都教你: 从身边的亲戚朋友开始! 那么等亲戚朋友的
单子做完后, 你还能不能在保险界生存下去? 保险公司就不管了! 你的主任、
经理也绝对不会帮你的!
对于这种传销模式, 平安保险的经理们美其名曰: "趁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
国之前, 先抢占市场份额", "平安是民族保险业, 国家为扶植其发展, 给予
了一些优惠措施", 等等. 那么, 国家的扶植, 是否就包括了允许其推行传销
模式, 允许收押金? 国家当年禁止传销, 是为了防止其不良的社会影响, 而
今天允许"民族保险业"推行传销模式, 难道就不用顾及其社会影响了吗? 是
否平安保险的高层神通广大, 与政府高官关系很铁, 所以能打这么多"擦边球
"? 还是国家政府根本不知情, 被蒙在鼓里? 这些, 作为一介草民的笔者, 就
不得而知了.
以上所述, 绝对是事实, 不信者可亲自进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任一分
部了解一下, 说不定还会有更惊人的发现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