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 电信新技术>>※电信网络※>>NGN技术>>关于下一代网络若干问题的探讨

主题:关于下一代网络若干问题的探讨
发信人: haomouse(凯撒)
整理人: tango_gg(2002-04-24 01:48:09), 站内信件
关于下一代网络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于下一代网络(NGN)的话题是当前电信行业的一个热点。所谓NGN,是指建立在分组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公众电信网络,它包含了网络的接入、交换与传送、控
制、管理和业务等各个层面,是真正实现三网融合的开放式多媒体综合业务网络。本文拟对NGN的发展、结构、特征和关键技术进行较为综合的描述。

目前NGN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国外在这一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早一些,主要集中在美国、拉美、中东以及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区。
美国
软交换(SoftSwitch)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美国是SoftSwitch的起源地,也是相关技术与应用比较活跃的地区,大约有数百家厂商从事
SoftSwitch相关设备的开发与制造,MCI、Level3等运营商和大量的CLEC纷纷采用SoftSwitch建网,以MCI为代表的运营商通过建立
实验室,推进SIP和MGCP等协议的标准化与互联互通。
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大量的CLEC和Stat-up厂商纷纷破产,而ILEC则依靠庞大的PSTN网络继续发展,因此美国NGN的大规
模应用会相应延迟到2002-2003年以后。
拉美地区
运营商对NGN的网络形态已基本达成共识。实验局已在多个运营网络上完成测试,并开始过渡到实际项目运作阶段。巴西的主要运营商已经或者即将发布NGN建设项
目,墨西哥和阿根廷的主运营商也开始发布RFI,启动NGN的实验测试与选型。
中东地区
运营商希望在ATM网上承载长途话音,以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和降低建设成本,主要是利用ATM网络承载长途话音。
香港和东南亚地区
以业务为牵引,希望利用SoftSwitch技术提供一些分组业务或融合业务,通过有竞争力的业务来吸引用户,确保运营收入。

融合、构件化建网思路降低了网络的建设和运维成本
NGN是基于分组技术的融合网络,支持现有网络的业务与应用,并可与现有的业务网与支撑网互联互通。通过发展NGN,运营商可避免大量的重复建设,并可解决网络
的互联互通等问题,从而降低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NGN的低成本还表现在它是一种开放式和构件化的网络,网络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同步于业务发展。
融合和多媒体业务满足用户“一站购齐”的多样化需求
用户(尤其是大集团用户)的需求,包含了宽带和窄带、话音和数据、多媒体等多个方面,用户希望接入的网络能够高质量地解决通信需求,实现所谓“一站购齐”式服
务,NGN无疑是满足上述用户需求的必然选择。
技术与标准的发展为NGN的规模化和低成本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ITU-T的SG13(多协议和IP网络研究组)和SG16(多媒体通信研究组)对NGN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并颁布了大量的行业标准,涉及协
议、业务、管理、维护、控制和QoS等诸多方面。同时,各国也在积极制定本国的NGN规范。行业规范的成熟与完善,将有利地推动NGN的建设步伐。
运营商之间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推动全球范围的NGN发展
运营商之间的相互竞争因素不可忽视,在多运营商的竞争环境下,一般来说,新的运营商往往比主导运营商更加关注新技术的注入,因而对NGN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快。
作为主导的运营商必须密切关注,积极试验,为未来的竞争贮备技术和人才。
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无疑会加快相关标准和产品推出的进程,推动NGN的发展。

1、NGN的网络模型

图1  NGN的网络模型
如图1所示,NGN的网络分为边缘接入、核心交换、业务控制、业务管理等四层,每层的组成与功能分别如下:
边缘接入层
支持各种用户的接入,包括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其中的构件包括宽/窄带多业务接入集中器、DSLAM、中继媒体网关(TMG)、用户媒体网关(AMG)、
远端接入服务器(RAS)、2G/3G无线接入网关(WMG)、驻地网关(RG)等。
核心交换层
负责建立和管理承载连接,并对这些连接进行交换和路由,以响应控制层的控制命令,其中的构件包括多业务交换机、ATM核心交换机和高速IP路由器等。
网络控制层
负责呼叫逻辑,处理呼叫请求,并指示核心交换层建立合适的承载连接,其构件包括处理语音和多媒体呼叫的软交换 (Softswitch)、处理信令互通的部件信
令网关(SG)等。
网络业务层
处理业务逻辑,其功能包括IN业务逻辑、AAA和地址解析,并通过标准协议和应用程序接口(API)发展业务,其构件包括智能网服务器(SCP)、业务生成环境
(SCE)、网管系统和支持Parlay等业务接口的第三方业务服务器。
2、NGN的典型特征
IP化
NGN主要采用基于IP的分组传送技术,核心骨干网采用ATM交换机或IP路由器,业务承载网络采用以DWDM技术为代表传输设备,边缘接入采
用各种媒体网关,将各种形态(有线/无线、宽窄/窄带、数据/话音)的业务接入IP核心网。
分布式构件
集成化网络设备将逐步演变为分布式设备构件,设备将采用积木化方式搭建而成,使网络设备的伸缩性与扩展性大大增强。
传统的电路交换机成为“网络化交换机”,由分布在网络上的Softswitch(处理呼叫和控制网关)、业务服务器(向NGN网络提供增值业
务)、中继网关(与传统网络互通)、接入网关(接入各种用户)组成。
开放性
首先是网络设备的开放性,网络设备之间采用标准协议互联互通,运营商可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厂家部件。
其次是业务提供的开放性,运营商可以提供诸如Parlay API等标准接口,由第三方厂家提供应用程序,控制网络设备,提供新业务和新功
能。  
最终是运营商之间的分工协作,网络运营商可以将网络开放出来,供应用业务运营商开发业务,形成由设备供应商、业务开发商、网络运营商、业务运营
商和最终用户构成的新型网络业务价值链。
业务驱动性
 NGN属于业务驱动型网络,它们通过业务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以及呼叫控制与承载的分离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用户可以根
据需求自行配置和定义业务特征,而不必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和终端类型,使业务和应用的提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使网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网络的运营与管理
如何在IP网上实现NGN业务的运营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与Internet不同,NGN属于电信级公众网络,因此对运营商来讲,在IP网上提供数据、话音
和视频等多媒体业务时,必须考虑NGN网络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同时,现有的运营管理体制如何适应NGN网络,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网络的安全性
除了关注设备安全因素之外,NGN还必须规划如何保证IP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加密、防DOS等相关技术始终是业界关注的重点。
端到端QoS
不同的业务对网络的服务质量要求差异甚远:语音、视频和流媒体业务对时延和抖动非常敏感,专线业务则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甚高,而上网业务只需尽力而
为......。
因此,能否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是NGN业务能否获得用户认可的关键,从目前的技术和管理来看,QoS还有待研究与完善,如何解决各层面设备之间的协调问题,
如何解决跨运营商的QoS协商与保证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改进。
协议
NGN是一种由多种协议构成的网络,涉及到的骨干网协议包括ODSI的OUNI、MPLS和LDP;涉及到策略服务和业务的协议包括COPS、LDAP和
Radius;涉及到呼叫的协议包括SCTP、H248/MeGaCo、MGCP、SIP和BICC等。
虽然这些协议一直是ITU-T关注的重点,但最终的全面应用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IP地址
众所周知,IP地址非常短缺,采用IP V6或“NAT+私有地址”等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这些方法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技术的成熟仍有待时
日。

关于NGN的研究、探讨和试验为我们展示出美好的发展前景,NGN是运营商未来的必然选择,但目前还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何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建
设一个理想的NGN网络,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当前,运营商应该积极进行NGN的建设和实验,探索NGN的建网思路,积累经验,适应未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
争。


----
       **   **
      *********
     ***********
     **** 盈  盈 ****
     ***********
      *********
       *******
        *****
         ***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