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tltm1(阳光骑士)
整理人: red_angle(2002-02-24 11:31:45), 站内信件
|
走近冰川
应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之邀,撰写中国著名青年画家电视人物专题片解说词。
《走近冰川》
——著名画家冷冰川版画艺术
第一单元:《闲花房》
[字幕]
○我从初学的开始,就把一切艺术规则视为乌有的革命精神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什么都还没有发生过。经过了二十几年刻骨铭心的学习过程,我确定一切关于艺术的规则真的是乌有的……因为什么都发生过了。 ——冷冰川手记
[画面]
冷冰川人物特写。叠出他的画册《闲花房》。
[解说]
走近冰川,我是从这本《闲花房》而认识他的:眼前这个身高一米八的汉子,这个身量魁梧的人,他会是冷冰川?是那个以黑白画闻名、画了无数少女、花房、小鸟、月亮的冷冰川?
当然,他真是冷冰川。他站在那儿笑,笑容很天真,像个孩子。他身上没有常见的那些“艺术符号”,像披肩长发、大胡子之类,言行衣着都很简洁,很普通。冷冰川,一个多么冷峻的名字,然而当我看到这本《闲花房》的时候,他让我立即想起千年冰封下的热流,万年冰雪中的雪莲。每当我的手指像睫毛一样轻轻拂过那幽冷、晶莹而又繁密、蓬勃的画面时,冰封瞬时变得滋润,冰雪已经注满欲望,冷峻也成为宴享。
这就是冰川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冰川先生,1961年出生在江苏南通濠河边的一个普通人家,"文化的根就在这里,就在濠河边,就在每个人身上……"冰川先生的这句话是我解读这位画家的钥匙。悠悠岁月,历尽沧桑的江海文化,是冰川先生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带着对中华江海文化的决定性的影响,冰川先生于1996年出国留学,毕业于荷兰国立米纳瓦设计艺术学院,后又就读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艺术系绘画博士,成为中国第一位“自学成才的美术博士”,他的艺术作品从而融化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融会了多种文明,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我们江海历史文化的遗存和丰富多彩的西方艺术技法。
让我们听听另一位同样出生在南通濠河边,和冰川先生毕业于同一南通中学的工艺美术大师袁运甫先生对他的评价。
[袁运甫讲话,在袁运甫讲话中叠出《闲花房》中的作品。]
[解说]
听大师对他的评价,再读他的《闲花房》,不禁使我愕然。真没想到如此细腻、抒情的作品,竟出自这壮汉之手。令我愕然的还有他的画从不用纸和笔,而是用一把冷峻的刀,运气、凝神,他的创作极其严肃,一幅作品差不多要捏着刻刀拼上一个星期的时光,他作画从不打草稿,以刀作笔,在纸版上作逍遥游,思之所至,随手成趣,居然浑如天成。这是他独创的。他借黑白两色营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这个世界寂静、幽远而又激情涌动;这个世界绝不真实,迷幻得像梦;你无法进入这个世界,你只能站在它面前,有时候会伤心,大部分时候无话可说。看冷冰川作画,你不能不相信,一幅画在铺展到纸上之前,便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有点像果农收获他树上的果子。
冰川先生没有因为吃过洋面包而有意无意地去改变自己,他只是把自己更大限度地打开,充分包容另一世界对他的诱惑。他的一切都是东方的,还是家乡的,正是那纯然的东方意味,才使西方为之倾倒。《闲花房》中的每一幅作品,对于鉴赏者都是一次强刺激,他逼着你不得不改变常规的欣赏方式,在那个黑白分明的世界中,所有的绘画语言都是心泉的喷洒,是一种感召,一种诗的神性的呼唤。
十九世纪末,英国出了个黑白画大师比亚兹莱;二十世纪末,中国出了冰川先生这么一个独步一时的黑白画家。“冷冰川的世界”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命题肯定是成立的。我当初一看见《闲花房》中那一页页美丽裸体的女孩躺在椅或花丛中舒展腰身,没有引发我一点点轻微的色情,而是感悟到冰川先生的一个美丽的梦,那是来源于诗歌和大自然的秀美,来源于地中海阳光的慷慨恩赐。他懂得每一片草叶的忧伤,每一朵花的激情,每一个女孩的美丽。他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表达最丰富的形式、趣味和审美理想。冰川先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画面:冷冰川讲话]
[解说]
这就是我认识的冰川先生,他的《闲花房》是我读到的第一本画册,从中我也认识了这位中国独树一帜的画家。我静静地面对眼前这本《闲花房》,黑底之上细腻的白色以及用白色连缀成的女人和花环,竟有一种不忍用手去翻开书页的感动。
[画面:《闲花房》画册缓缓合上]
第二单元:《心灵境界》
[字幕]
○艺术上,简练原则是我们以最精纯的方式表现目的。
○艺术应该鼓励表达人的自然和自由的本性。自由,是人内心最深的渴望。所以一切人为的约束和限制都对艺术家有害。——冷冰川手记
[画面]
冷冰川的另一本画册《心灵境界》缓缓打开。
[解说]
走近冰川,走近他的艺术,不能不读这本《心灵境界》。冷冰川其实是一座活火山。沿着《闲花房》清幽嘹亮的旋律向《心灵境界》纵深抚摸,我们会发现一个粗犷火热的艺术源头。
冷冰川,把头趴在交叉的手臂上,向我们凝望;透过镜片,双目像黑夜潜伏的老猫,放射出灼热、坚毅的光芒,照亮、烘暧我们冬日的心灵。艺术是心灵的独舞。冷冰川从大自然提取灵感,通过人体和自然景物抒发真情,把一系列主题作为空间和生命传授给我们。仔细体会,就能发现,那里是一方不断延伸的空间,我们不知不觉地就陷落在作者精心营造的一个细腻的感情漩涡中,留连忘返。是的,冷冰川的版画,仅用黑白两色,就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寂静迷人的世界,使画面里所有的花鸟虫鱼都具有一种人的感知与灵性,与画中人坦诚面对、和谐栖居,让生活在世俗红尘中的我们,既羡慕又惭愧。读冰川先生的《心灵境界》,我感觉到了伦勃朗的严肃和深邃、雷诺阿的梦幻和诱惑、梵高的激情与夸张、米莱的纯朴与善良、列宾的苍凉跟忧郁、魏斯的腼腆跟执着,还有卢梭童话式的构图、比亚兹莱魔法般的线条,一齐汇集到我眼前;然而,正如著名政论家王鲁湘所言:“绘画这东西纯粹是一种自我完成。一种自我相聚、自我解放的过程。绘画不需要推理计算,这符合我简单的性格……绘画还像一种情感的暴力,因此需要健康的器官……”
[画面:王鲁湘讲话,在王鲁湘讲话中叠出《心灵境界》中的作品。]
[解说]
是的,冷冰川的绘画语言是蕴藉的、抒情的,他似乎只画他看不见的景象,画不可思议的东西,因为不可思议,意味着未知,而未知才是对美与存在的补充。
他把创作视为一种神圣的超越,依据这种纯粹的美的理想,来安排画面,臻至生命的绝对真理。在超越与升华的美中,使空间变为艺术的空间,生命变为艺术的生命。那种绮丽而丰腴的美,那种优雅而浓郁的美,正显示了一种力量,一种神奇的震撼。
画匠与画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画匠追求技艺,而画家忘了技巧;画匠媚俗,画家性情;画匠缺陷自我个性,画家有真正有人格。
艺术唯不可少天真之心,想想前贤,哪一个不是充满深挚的性情。艺术家保持本色要比追求深刻更不容易。艺术家把漫长的生命、经验浓缩凝成美妙的一瞬,这一刻文字不能到,画意不可传,只可用生命意会,这就是画家。而画匠永远也做不到。在冰川的刀光线影里,我还能找到画家所代表的神奇、血缘和性。冰川先生的那把刀踮着脚尖,优美地旋转着,带着美妙的性感和令人向往的快乐。冰川的女人体是他理想的单元,艺术家在创作一个模特儿的时候,脑海中总出现一个他们已经蕴酿很久了的“神秘形象”。大巧若拙的巧,是用巧而不显巧,所谓天衣无缝,是大巧,因此大巧是贵自然,自然之美是大巧的表现——大巧若拙乃是寓巧于拙,拙中见巧,其拙已是艺术的高级阶段的表现。
这就是我对冰川先生艺术风格的解读。
[画面:《心灵境界》画册缓缓合上]
第三单元:《二十四节气的恋人》
[字幕]
○我充满灵感时就好像鱼快乐地在水中忘记自己一样……创作的结果根本不重要了。
○艺人往往只重视他所知道的事物,全然无心于他所不知道的,也没有疑惑。就像人只能看见植物的上半部分,而土地下深藏的才是根本啊! ——冷冰川手记
[画面]
冷冰川的另一本画册《二十四节气的恋人》缓缓打开。
[解说]
走近冰川,我又读了这本最新的《二十四节气的恋人》,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位艺术家的个性和风格。
真正有人格的作品是不可能十分完美的。没有个性,艺术的伟大就不存在了。个性应当像石头一样硬,可以用来唤醒人。技术仅仅浮在表面上,好的作品是融入了血液、骨髓再写进纸绢里去的。技术永远是表面的。“骨髓者,自心求得”。艺术应该鼓励表达人的自然和自由的本性。自由,是人内心最深的渴望。
冰川虽生长在濠河边,但他的作品一点也不通俗,甚至是唯美的。他是博物馆艺术家,《二十四节气的恋人》强烈地让我感觉到唯美的自由精神。这本小小的画册又是以女性人体和植物图案来做的创作主题。他的灵感仿佛又是来自于诗歌和大自然中的优美。因而他的画面优美与季节、时辰及大自然中的诗性相关。他的优美的理想应
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平易的伟大”,所以他选择了最简单的形式和最简单的工具来表现这样的唯美。
同样是唯美主义画家的陈丹青是这样评价他的:“冷冰川的作品在当今是毫无争议的艺术奢望,他所葆有的,无非是最卓越的确技艺,青春的梦幻,以及快乐的乃至是享乐的心情……”
[画面:陈丹青讲话,在陈丹青讲话中叠出《二十四节气的恋人》中的作品。]
[解说]
冰川先生的黑白画虽然线条很繁复,意境很幽远,但他的构图似乎很简单,视觉元素也很简单,无非是花草、树木、女人、书本、小鸟、月亮等等,我从中看不出现代生活的痕迹。他是不是有点不喜欢现代生活?或者,他有意在作品中拒绝现代生活?看他的画,我悟出现代生活好象总缺少点什么,比如说,心灵的宁静、精神的魅力……所谓安静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冷静,或者说是很淡泊、很寂寥的静,一种是很闹的静,很浓的静,不妨叫作“热静”。冰川虽姓冷,他的画看起来似乎也很静,但我觉得不是冷静,是“热静”。他真的相信有很浓、很闹的静吗?你怎么找到这种安静呢?
[画面:冷冰川讲话]
[解说]
我不敢想象,在热热闹闹的当代艺苑画坛中,冷冰川这个人,和他的画,都是一个沉静地存在。如果存在着一架艺术机器,冷冰川是这部机器中一个平静的部位。和他在一起,如果你不起个话头,他可以默默地在那儿坐着,一点也不觉得不自然。但他又很机智,很幽默,只是不喜外露,妙语和灵气常常突然涌现,刹那即逝。说起当下种种时尚话题,他或者说不知道,或者不好意思地笑笑。他说他在巴塞罗那只是一心画自己的画,极少外出。 他就这样借用了黑白两色营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这个世界寂静、幽远而又激情涌动;这个世界绝不真实,迷幻得像梦;你无法进入这个世界,你只能站在它面前,有时候会伤心,大部分时候无话可说。
我走近冰川,认识冰川的艺术、解读冰川的心灵,就是这黑白世界。
[画面]
冷冰川人物特写。叠出他的画册《闲花房》《心灵境界》《二十四节气的恋人》]
[游动字幕]
冷冰川:中国第一个绘画博士,1961年生于江苏南通。 毕业于荷兰国立米纳瓦设计绘画艺术学院(硕士), 获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学院绘画博士学位。 1989年作品<<诗歌>>获国家七届美展银质奖。 1989年作品获全国"装帧艺术委员会"银质奖。 1992年作品<<童谣>>系列作品获国家首届美术图书大展铜奖。 1995年个人作品集<<冷冰的世界>>获国家首届装饰艺术"张光宇奖金"一等奖。 1996年作品<<四季组画>>获"巴塞罗那首届国际沙龙美术展"版画金奖……
[在冷冰川的画册《闲花房》《心灵境界》《二十四节气的恋人》的静态画面中叠出撰稿、编、导、技术、解说等人员名单]
---- 每当我在伏案的桌前站一会儿,喘口气,我就会想起我艰难跋涉中所经历的一切,我感激指导我、关心我、注视我的师长,感激那些我引为骄傲我所挚爱的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