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lth_521(文轩)
整理人: zlth_521(2002-02-17 14:01:18), 站内信件
|
春节晚会这台戏唱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几乎每一台晚会都是以亲情为主题,以渲染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腾飞为主旋律,歌颂党歌颂祖国为背景的一台大型娱乐教益的晚会。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春节晚会的档次也在一天天的遭到老百姓的唾弃。
回想小的时候,这套年夜大餐在过年的当口一直是我们全家人和邻居们的年夜饭,吃完饺子,坐在炕头上,围着那台老式的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唧唧喳喳热闹个没完,邻居家没买上电视机的也早早的来到我家,争着一个好位置,翘首以待,等着享受这年夜饭的精彩瞬间。
那个时候,家里住着的还是平房,老式的结构,围着一家家的人,大家在看完春节晚会之后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扎在一起议论一番,再讲几句精彩的段子,在笑声中我们渐渐的长大,也在笑声里渐渐的对晚会失去了一些希望和热情。
年复一年的过,春节晚会也年复一年的搞,捧红了一堆新角,也使不少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了腕。起码咱东北这疙瘩就出了不少的笑星,在开始之初,这些笑星、歌星、主持人的确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和新鲜感,但随着日常文化生活的活跃,一些小型的、大型的娱乐活动不时的举行,也给春节晚会的当次和新颖上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人们的欣赏口味不一样,导演的水平也有限,所以也就有了每一年的春节晚会竟标之说,遮了藏了的终于到显山露水的时候了,可是拿出来的节目,却让等久了的观众不买帐,唾弃声,责骂声,此起彼伏的枝节让大导演们,让明星名腕们扼腕叹息的当口,也在苦苦的思索,到底怎样才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百姓的口味和风格呢?
现在的春节晚会,总的概括就是以歌舞、相声、小品等等来堆积起来的节目大杂烩。
就今年的节目先以上面几类我们划分总结一下,不难看出其中的破绽和千篇一律的现象。
歌舞类:太闹腾。
人满为患是春节晚会歌舞类节目的特点,为了不伤害各方的人情,为了顾全老角色的登场,也为了给百姓一个推出新人做以交代,就三教九流的一起上,本来一段歌曲非要搞什么几人演唱组,几个角一起搭配,一台人在后面伴舞,把个舞台搞的乌烟瘴气,没听到一句赏心悦目的歌曲,却看到了闹腾腾的一大堆子人在那伸胳膊,掳袖子的瞎忙活。
异类出彩,反倒偷鸡不成蚀把米。
陆毅和周迅的组合,一直被娱记们吹捧是金童玉女。演而优则唱,可惜唱的并不怎么样!让喜欢她的观众们也大失所望,所以导演们是为了晚会的增彩,而我认为演员们千万别糟蹋了自己的演技,给热爱你的观众抹黑。
相声类:太老套。
春节晚会推出之前,各大娱乐报纸就早早的采访并推出相声节目的先期准备工作,说什么姜昆又在网上搞了什么笑料当诱饵,准备年夜饭往外抛,“嘿嘿”!我看了之后差一点没吐,胃酸倒是抖露了一回。就那点笑话也配在春节晚会上抖露啊?还亏是个开网站的呢?要是不开网站还能讲出个什么笑话来啊?网上的笑话多去了,就这点“精华”?与其精华都是糟蹋网络语言了。
冯巩好象和郭冬临也没什么能耐往外使了,就那么点烂芝麻,左右逢圆!好好的相声你不讲,非要搞什么另类出彩?一点新意没有不说,演了一回又一回,看来已经将郎才尽。
小品类:糟蹋东北语言和东北人,土的掉了渣!
本来赵本山的节目一直是强项,也是年夜饭小品类的压轴戏,可今年在原来的基础上搞出的笑料太缺少经典之笔,几句连孩子都可以骗的游戏竟然大白天的就骗了一个大活人?看来这写小品的还需要加强心理功底和笔下功力,不要一味的玩嘴皮子,耍贫嘴就可以让老百姓买你的帐?老百姓也都不是傻子了!起码东北人也不能再随意的糟蹋和扭曲了。
蔡明和郭达的小品哪年的我都不爱看,象这个观点的也许还不少,可为什么就年年的还硬充上去了呢?是导演的眼力和我们不一样,还是人家有后台撑着啊?问我?我也不知道!
其他的节目我就不一一的提了,看过后留下印象的东西几乎没有,俺在看了大半段之后,终于没有支持住自己的眼睛,在没有看完全台节目就睡着了。
不过,现在想想,睡着了倒是一桩子好事,省得为了这台看了多少遍还那么点事的晚会去累眼。
说归说来,做归做,春节晚会,毕竟不象从前是我们三十晚上的唯一了,我们有空呢就看两眼,没空呢,可以玩你的麻将牌,可以上你的网,可以包着饺子话亲情,做的事多了,眼光淡了,心低了,对晚会的要求也就不高了,这样再看晚会的时候,我估计我们只把它当作一顿普通的饭,下胃就多吃几口,难消化就索性不吃好了。
我嘴上说:我决定明年的春节晚会一定不看了,但心也许由不住嘴:没准我还会偷着扫两眼呢!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