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li()
整理人: mingqi(2000-04-14 22:57:59), 站内信件
|
不吐不快
作者:rzl
为了看《宝莲灯》,今天第一时间赶到电影院.80分钟下来,有些话不吐不快!
没看前,被媒体的广告轰炸有些受不了,直到自己亲眼看了,才明白了宣传的力 量,而不是影片给我带来的震撼!
影片刚开始二郎神和圣母的戏,一段3DCG和2D的人物配合,非常不错,没想到国 内的动画制作也到了这水平,暗自幸喜!而这股喜悦之情只维持到影片片名正式出 现为止!
具体情节也不想多说,不然妨碍了别的朋友观片时的兴趣,只是想说这个故事 并不怎样,剧本写的不好,整个过程没有高潮之处,相比之下更喜欢多年前的《西 岳奇童》虽然同为沉香的故事,后者比前者有深度的多,虽然《西岳奇童》只是 一部木偶片,但我认为它的故事内容相当之好,尤其是沉香梦中的一段,很值得 回味,而这次《宝莲灯》可能定位根本就是偏向低幼化,希望幼稚园的小孩也能 看懂,整个剧情明显显的幼稚。故在情节上感动不了我。
重点是他的画面,不是想泼冷水,而是实在不吐不快,前面我就说过了,能 使我感到欣喜的只有个开头,其余的动画水平,我看仍旧停留在哪吒闹海的水平 上,更本没有质的提高。动画人物的刻画上兴许好些,沉香身旁的小猴明显模仿 迪斯尼动画,但人物面部表情表现过于简单,不听对白,很难领会喜努哀乐之情 。动作设计上有所欠缺,以前的几部国内优秀动画作品中,人物的对战占了很大 比例,而这次却少只有少,最后沉香和二郎神的大战三两下就结束,给人明显蛇尾的 感觉。而背景的设计尤其不满,不少地方都是用静止的画面代替,而且画得不好 ,体现不出所要表现的场景的特点,尤其是一段沉香在沙漠中走路的戏,走过的 地方连个脚印都没有,始终是一片光秃秃的沙漠图片,还有最后土族民族的跳舞 片断,动作上的简单不说,毫无任何背景可言,一副地面和天空的画面代替了一 切,实在给人以太过简单的感觉,至少得画写民族的建筑,服饰的特点。这就是 国内动画和迪斯尼的一大区别,根本没有注重细节。
音乐可能此片的卖点,本来也想说说缺点,但实在不想扫大家的兴,不然真 的是一无是处了,以一般的要求来说,应该是及格了,所以也不要求太高了。
虽然整部片子想表示的大气一些,但明显给人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然 号称耗资千万,但不知道用到哪去了,真正用在影片制作上的我看不多,以国内 动画人的水平,我看还能发挥的更好,和以前几部优秀动画只能同属一个水平, 没有明显的飞跃,如果要和日本的动画相比,只能算是一部中上水平的剧场版罢 了,可能还不及。和美国的动画大片相比只能说还有一段路要走。
如果你是一位好久没看国产动画而且一直陶醉在那几部少的可怜的动画作品 上的朋友,那这部片子还是很和你胃口的。而我想看的不是一部只注重宣传而是 真正有质量的影片。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
宝莲灯可以灭了……
作者:lanetlot_k
虽然本来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失望却一点也没有减少--真不知道中国 导演和编剧脸皮有多厚,居然宣称可以超过狮子王!?!?!?!!?!?!既 然要吹,为什么不直接说“狮子王还可以,都快赶到我们的一半了…………”
要情节没情节,要幽默没幽默,自以为把大道理讲一讲就能够深入人心,就 可以说什么#¥%¥%#(我都不忍心说那些吹牛的话……),那些个歌曲,哪一首 和情节发展有关?全让人觉得是用来凑时间的。主脚配脚模糊不清,人物性格几 乎不是用事实来表现,而是用台词“古到”(四川话)说出来。沉香到底干了些 什么?不太清楚,好象就只是到处跑了跑,也不知道去华山的路上到底有沙漠没 有,反正他们一葫芦水就走过去了……我还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人,因为只有动物 才一年到头不换衣服。那个小猴子是干什么用的?沉香长大了它一点也没变,它 出现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了好久,除了凑时间没别的了。
还有那个什么嘎妹……我记的中国不是反对早恋吗?怎么会有这样的情节配 音乐???心口不一(先声明,我是早恋的拥护者!!)且不说,看着那两个人 睁着和葫芦娃一样的眼睛含情脉脉,我的天……还好我当时很饿!没有力气吐出 来。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想到他们真的就按照窗户来画了……
还有好多牢骚没发,总之一句话,那1200万是太不直了。
宝莲灯可以灭了……
从《宝莲灯》看中国动画电影业
作 者: ciel (阿真) 1999.08.25
上美影把眼光看在了美国的迪斯尼商业动画片上,所有模式都是套迪斯尼动 画套路,所以这部片子是中国传统主题加上迪斯尼风格的怪胎。学迪斯尼搞大牌 明星配音,而不注重培养专业的配音人才;学迪斯尼搞了几首不伦不类的明星流 行歌曲,与整个传统的剧情格格不入,看着另人十分的别扭。我认为中国的动画 制作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日本的剧场动画,诸如宫崎骏的作品。他们都是不屑于 看盗版碟的,而偏偏日本的优秀剧场版动画国内根本没有引进过,只有盗版可看 。他们的眼界就只能狭隘到看到迪斯尼的地步,作出来美式的东西当然无法迎合 大多数东方人的口味。偏偏他们还很忙,又不注重网络,也就根本不会知道有这 么多人在批评他们,他们还沉浸在周围的赞扬的海洋里而根本不去思索。我觉得 中国的动画电影如果都按照老美的那套发展下去就玩了,应该发展东方人自己的 风格。应该发掘和培养专业的动画配音人才,而不要搞一些根本就不了解动画的 所谓明星配出那样糟糕的声音。还有一点题外话就是中国的动画片好象是小孩子 必要叫儿童配音,即如龙珠。这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其实配一些天真的也就罢 了,配成熟的儿童显然就让人很不舒服。什么时候中国的动画界能把一些以前的 陈旧观念都抛弃掉,我想才能迎接来中国动画业腾飞的新纪元。
P.S.
哪位仁兄如果认识现在中国动画界的人物,应该带他们上网络来看
看自己的不足和大家的意见。
《宝莲灯》集国产片常见病之大成(转自《广州日报》)
作者:(孙小鱼)
《宝莲灯》当然是这段时间得到欢呼最多的电影了,不少人就像电影里二郎 神手下的天兵天将一样拼命摇旗呐喊,给人感觉形势一片大好。在我看来,《宝 莲灯》确实有意义--因为它集中了国产电影所有的毛病,具有很高的病理价值。
《宝莲灯》的第一个毛病是前期策划。抛开这个故事本身就不太好说,《宝 莲灯》的人物造型实在是老土得让人无法忍受,基本上就是《大闹天宫》加上《 葫芦娃》的杂合体。从三圣母、沉香到孙悟空、土地,每一个形象都和那些不经 大脑创作的连环画没有任何区别,感觉设计人员脑子里边已经有了这些现成形象 ,照画出来就了事,没有下过工夫去创新。还有那个什么“嘎妹”,噢……(帮 忙拿个痰盂来,真是想不通他们怎么会想出这种名字来。)倒是一些次要人物反 而形象生动,原因或许是没有现成的形象可以供借鉴,没有窠臼,就可以设计出 比较好的形象。
第二个毛病是观念,从那只哮天犬酷似普路托一样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 宝莲灯》在努力地向迪斯尼学习。但是具有高度民族自觉心的编导又时刻不忘俺 们国产电影的“民族性”,就好像一个穿惯长袍的人,虽然下定决心改穿西装, 但是忍不住还是要在外边套上一件马褂。最要命的是,编导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 幽默感,却偏偏想要显得很幽默。想要知道一群没有幽默感的人怎样拼命挤出幽 默,我建议你看《宝莲灯》。
第三个毛病在制作上,号称1200万大制作,但是效果实在不怎么样。老 实说,1200万并不多,还不足以做到十分精细,这种时候就应该想办法扬长 避短。
但是《宝莲灯》的编导实在具有“迎着困难上”的精神:没有条件让动画人 物的口型和语言对上,偏生还要大大地夸张表现口型,结果让人觉得那些话和卡 通人物没有任何关系;没有能力做出盛大的场面,偏生还要搞一个大型歌舞场面 ,结果是几个动作生硬的小人在一片灰色背景前扭来扭去……迪斯尼是在有渲染 气氛的必要时才出现大场面,《宝莲灯》是在显示“我们有钱”的必要的时候出 现大场面。
《宝莲灯》的毛病,也是所有国产片的常见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宝莲 灯》不愧是国产电影的“典范之作”。
浅析《宝莲灯》
作者: 流星 ( August 12, 1999, 11:30 AM )
看了不少对《宝莲灯》的评论,下决心才去看了这部美术片,也算有资本对 这部电影指手画脚。
这部电影既有优点也存在缺陷,总的说我国的美术片制作还是有盼头的。同 美国迪斯尼的《花木兰》与香港嘉禾等公司联合制作的《小倩》相比较,说说以 下几个方面:
一、场景设计。
《宝》片中,无论是圣母殿还是二郎神的居所,设计得都比较宏伟(二郎神 都不住地球了,在外太空俯视地球的设计比较新鲜),脱离了我国原有美术片场 景简单线条设计的巢厩,三维概念的引入为此片增色不少。当然不知是否因为制 作成本的原因,本片大量采用的还是二维图形。这就不能不提到《小倩》这部片 子,几年前在香港制作的这部动画片利用3DS就得到了大量不错的三维效果,在大 量优秀三维设计软件出现的今天却没有好好利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二、细节设计。
大家对《花木兰》中胡骑冲锋和百姓朝拜的场面一定印象深刻,迪斯尼声称 没有两个单元的动作是相同的。在《宝》片中,虽然没有宏大的场面,但是哮天 犬群和一些场景中的飞鸟群的动作已经不象以前美术片中如动态GIF文件一样的单 调动作了,它们基本上也达到了不同的动作设计的要求。对与小猴的细节动作设 计使其成为与沉香不相上下的主角人物,不过还是能够从它的动作中看到不少《 小倩》中金坚的样子;
三、剧本设计。
《宝》片中的剧本已经注意了脱离说教的要求,比较轻松,有些对话、动作 有相当的幽默性,如守护宝莲灯的巨灵坠入地球成为兵马俑的一部分、孙悟空对 没有母亲的痛苦等等。但是在结尾沉香与二郎神的大战却没有成为一个高潮,草 草一战、草草成功,宝莲灯点燃融入沉香一段我甚至想到了电视中的“我是希曼 ”之类的镜头;
四、角色设计。
总的来说,《宝》片中的幼年沉香与“葫芦兄弟”没有多大的区别,土地、 孙悟空还是“大闹天宫”的样子,只有二郎神和姜文差不多的脸型算是新鲜一点 ,小猴和哮天犬有了洋味;
五、配音。
我觉得配音是本片最可具争议的地方。说实话,除了姜文和陈佩斯的声音我 听出来以外,其他配音是看了演员表才知道的,如果没有先入为主的条件的话, 我想一个普通观众决听不出其他的声音。那么,究竟有没有必要要明星们配音呢 ?迪斯尼的《泰山》玩了一把款,都让大明星们配音,而我们在并不是很宽裕的 情况下没有好好考虑怎样将效果制作更好(如更多的3D),却将相当一部分花在 配音上(如果要电影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配音一定开销很少),这是一个值得思 考的问题;
六、配乐。
本片的音乐和插曲都是不错的,表扬比较多,我说说一点瑕疵吧。国外影片 的主题曲经常只是背景曲或半截曲(放一半就没了),经常要听原声带才能听全 。但在《宝》片中却花大量时间来放歌曲,个人觉得有点过分了。
总的来说,《宝》片相对于我国以前的美术片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不过这也 应该的。美术电影的有关人员应该将此作为一个里程碑,将美术片脱离低幼的范 围,推向更大的年龄范围,走向世界。
从《宝莲灯》看中国的卡通!
作者:rogerle
前一段时间被各种媒体炒作的沸沸腾腾的国产动画大片《宝莲灯》,终于告 一段落。从开始到结束,不论别人怎么说我都没有进影院,因为我知道无论中国 的这部卡通宣传的多好,都没有办法和进口的卡通大片相比,因为不论从资金和 设备上来说,中国都无法和国外的投入等同起来。另外我不想在有众多议论的时 候影响我对影片的看法。
现在,尘埃落定,我租来碟片在家中慢慢品位。谁知道通篇看完,我竟然对 整本片子没有十分深刻的印象,片子看起来就象是迪斯尼在90年代初拍的片子, 但却没有迪斯尼片子中激动人心的情节。看完片子虽然有一点失望,但我却也感 到了中国卡通的希望。
虽然,现在我们的卡通片只是象海绵一样的吸收国外的经验,但是只要我们 继续努力,总有一天,我们国家的卡通将会像榨汁机一样榨出外国卡通的精华再 加上中国特色的东西,我们国家的卡通将会在影坛上大放异彩。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贬低中国卡通的不是,而是应该扶持它,鼓励它,使它能 够继续发展。
《宝莲灯》败笔之如骨在喉
作者: 比卡丘 ( August 05, 1999, 10:34 AM )
星期五晚上和一朋友去看《宝莲灯》,在此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宝莲灯》还未上演上,各类媒体就已经开始疯狂报道了,还邀请片中主题 曲主唱的三位歌手到处做宣传,可是真正领略到《宝莲灯》后,却有了一种失望 。
首先,在人物造型方面,设计得过于简单,沉香的造型还有葫芦兄弟的影子 ,石猴固然可爱,可是也逃不脱模仿迪斯尼的嫌疑,仔细观察一下,整个片中人 物面部表情不突出,而且始终没有光线的明暗变化,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败。
其次,在配音方面,也有待提高,其中三圣母、幼年沉香、土地等人的配音 很成功,但是我认为孙悟空、二郎神的配音就逊色多了,姜文为二郎神的配音沉 稳有余而奸诈不足,陈佩斯给孙悟空的配音感情丰富,但人们可能已经对《西游 记》中孙悟空的配音有了先入为主的感念,再回过头来听陈的配音,感觉有一些 怪怪的。
在剧情方面,也是犯了简单的毛病,从三圣母被压、沉香练功一直到最后决 战,感觉进行得太快,还没有充分体会到沉香的坚韧毅力,二郎神已经被击退了 ,太仓促。
音乐也许是这部电影宣传最多的地方,港台大陆三位巨星的联袂演绎为影片 增色不少,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三首歌与主题是否贴切。《想你的三百六十 五天》、《爱就一个字》这类的歌如果脱离剧本来看,完全就是时下流行的男女 情歌,根本无法让人联想到沉香救母的情节上,只是其中的一些歌词勉强有一些 关联而已。倒是其中宗庸卓玛唱的一首《望月节之歌》荡气回肠,感觉颇深,可 惜这首歌并不是整个影片力推的歌曲,甚至在以往的介绍中都很少听到。
总的来说,这部动画片制作不可谓不精良,投入不可谓不大,但是结果却不 尽如人意,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一部国产动画大片,个人感觉甚至还不如当年的《 天书奇谈》、《齐天大圣》之类的动画片,更不能象宣传的那样挑战迪斯尼。
说了这么多《宝莲灯》的坏话,其实心里也不好受,每个人都希望国产动画 片能够出人头地,可每次都是失望,《宝莲灯》做了一次可喜的尝试,虽然这样 的尝试可能并没有多大效果,但我们毕竟做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动画事业 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因为我们有十多亿人民的依托。
宝莲灯让我失望
作者:WangYIli
前几日经受不住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强烈宣传的引诱,而终于一咬牙,一跺 脚,狠心去重庆一家最好的电影院去看<宝莲灯>.但看罢之后,却十分遗憾.
这里遗憾的并不是里面的故事情节,而是里面的画技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象 里面的孙悟空,土地神都是很久以前地老造型,没有任何地创新.而其他地人物 地创造也显得过于简单.至于背景除了开头二郎神追捕沉香母亲地那段尚可,其 他地简直可以用"粗糙"来形容.还有就是<宝莲灯>中地色彩过渡地有点僵硬 .可就是这样的一步作品,却被某些媒体将其与<狮子王>相提并论.这简直就 是害了中国地漫画事业.希望能有正确地报道来帮助中国地漫画事业前进.
<宝莲灯>不能不说
作者:jpunkie (南瓜)
《宝莲灯》,据说投资2000多万拍成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电影。在浩大的宣传 攻势下终于粉墨登场了。票价12元,快赶上进口大片了。可看了以后,却觉得不 得不说一点什么。
首先,这部影片的创作和发行有很多地方是借鉴了hollywood的做法,有流行 歌星唱主题歌、名演员做幕后配音,甚至很多场景也总让我们想起《美女与野兽 》、《阿拉丁》这些影片,可是这种做法会吸引在日本卡通和美国动画的教导下 成长起来的一代吗?我看未必。拙劣的模仿优势不但破坏了剧情的发展,更造成 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比如沉香顺水飘到森林那一段,怎么看怎么像狮子王 。而且大段的搞笑情节让人又胳肢人的感觉,反而笑不起来了。
其次,从情节来看,我不得不怀疑中国人还会讲故事吗?一个劈山救母的故 事本来就被讲了几百年,现在又加了孙悟空什么的,多少有点莫名其妙,我们的 学者在批评美国的《花木兰》是一点也不客气,说人家篡改了中国的文化,可自 己呢?
再次,我想谈一谈中国的卡通环境。1.教育问题:几十年来,我们强调要寓教 于乐,即使是卡通片也被教条的当成了教育工具,教育学家们最希望娃娃们可以 通过动画片学到做人的道理,不要去学坏,结果拍出来的片子谁要看?你想,本来 看看电视是为了轻松,现在到成了教育对象,谁还乐意?还不如去看港台片搞笑片。 2硬件问题,当美国人在用电脑特技制作三维动画时,我们的动画工作者还在用最 原始的方法一张一张的画,而且永远没有什么立体的概念,小孩子看的东西,费 什么劲?看看人家的,你能说那还只是纸上的动画吗?像《美女与野兽》跳舞那 一段,镜头的处理就是真的摄像机也未必能有这种效果。《高飞家族》的宣传此 中有一段说“只有卡通片中才有的经历”这就是卡通的吸引力。3软件:中国的官 方媒体似乎永远不会重视大众口味,过去爱看卡通的有《画王》看,现在动画书 是不少,可内容呢?我一直在想,那些国内的作者,像颜开这些,为什么不能拍 些动画呢?《宝莲灯》一看就知道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手笔,那种人物的画法, 几十年不变。4.观念:中国众多家长或说成年人还存在一个误区:卡通就是小孩 子看的。所以每次我在家看动画片,我的父母总会说:这么大个人了,还看这种 小孩子的东西。如果只是一个父母这么看到还好,可现在是大部分的父母都这么 看,这就是个问题了。日本、美国一直是把卡通作为一种商品来看的,经过几十 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繁荣的市场。卡通就和电影一样,老少皆易。有专供儿童看 的
儿童卡通,也有成人卡通。一部好的卡通从发行起就有一条庞大的产业为之 服务,从玩具、文具、各色小玩艺到音响出版物一应俱全,而商家也能从中大发 其财。中国卡通的发展还尚需努力。当然,《宝莲灯》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 许多闪光点的。比如孙悟空的对白就很有趣,另外,从片头来看,美工人员还是 动了一番脑筋的。片中的音乐亦有可圈可点之处。中国卡通,我们期待着.
情歌难配《宝莲灯》
作者:cyq2000 1999年8月13日 8:57
《宝莲灯》再亮不如“星”。在北京青年宫影院举行的演员与观众见面会上 ,台湾歌星张信哲一出现,疯狂的歌迷?可惜不是影迷?早忘了沉香救母的感人故 事,直把刚才看过的电影当作歌曲演唱会的前奏,兴犹未尽,他们哭着喊着要让 自己崇拜的偶像为之签名。显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宝莲灯》的制作者煞 费苦心,将刘欢、李玟、张信哲三位歌星列入演职员的豪华阵容。戏不够,歌来 凑。单说几位歌星演唱的主题歌,就可谓声情并茂,无可挑剔。但情歌《爱就一 个字》似乎与《宝莲灯》故事的主题离题万里。影片讲述的,是幼儿沉香千万里 寻母、救母、与魔王二郎神殊死搏斗的传说――电影中母子亲情的内容,无论如 何没有缠绵情歌的立足之地。
然而,这部神话动画影片《宝莲灯》和观众开了一个玩笑。正当修炼了一身 好武功的英俊少年沉香,跃跃欲试,要去与囚禁了生身母亲的二郎神一比高低时 ,一阙倾诉男欢女爱、难舍难分的情歌,蓦然响起。使观者大惑不解。怎么?难道 小儿沉香日夜思念母亲、要对母亲一吐为快的,就是现代都市歌厅里、用麦克风 演唱的款款情歌么??错把亲情当恋情,错为母子俩套上连心锁,这是影片制作者 的一时疏忽呢,抑或是争取票房收入的无奈之举,还是笔者过于吹毛求疵,不理 解电影人的苦衷
唉,难怪观众迷上张信哲,忘记了《宝莲灯》。
中国动画片之最:《宝莲灯》
作者:cyq2000 ( July 12, 1999, 04:15 PM )
转载:国产动画片本来有辉煌的过去,近几年在好莱坞动画片如《狮子王》 、《花木兰》等的冲击下,默默无闻。最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耗资1200万 元人民,制作了可称中国动画片之最的《宝莲灯》。影片取材于在中国广为流传 的民间故事。
美影厂专门邀请了众多著名影星为《宝莲灯》配音。姜文是冷酷无情的二郎 神,宁静是倔强而野性的嘎妹,陈佩斯是孙悟空,徐帆是三圣母、崔杰、梁天分 饰风趣幽默、爱管闲事的土地爷和油嘴滑舌的假道士等。同时,著名歌星刘欢、 李玟和张信哲为该片演唱原创歌曲,还先期推出歌碟,先声夺人,更使这部媲美 狮子王》、赶超《花木兰》的国产动画巨片《宝莲灯》锦上添花。
(注:阿琪虽是国产动画的铁杆支持者,但看了以上几个字,感觉是--我想吐 ……)
《宝莲灯》神话不神
作者: 柳五 ( August 10, 1999, 09:45 AM )
看完此片,有种失落感,难道这就是媒介炒作的这么凶的动画巨片吗,一点 都不像,至少在剧情结构上,一点都没有巨片的影子。
整个故事的情节比较单一,没有大起大落,起伏跌宕,叙述也只是直叙化, 没有伏笔,也没有峰回路转。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来自于民间,既然来自 于民间,那就更应该在剧情的策划上有所改变,否则叫大家看一遍早已熟知的故 事,肯定没有卖点。也许制片方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花大力气在配音方面,歌 曲歌唱方面,制作卖点。新闻所炒作的也就是这些方面,所报道的也就是有哪几 个大人物来进行配音,有哪几个大歌星来唱主题曲,所以大家的视线都转向了这 些方面,而忽略了电影的关键的部分,那就是影片的质量。我想光靠几个大人物 ,几个大歌星来捧红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流传是不会久的。?
整部片子叙述的故事,观众们早已心知肚明,主要讲的就是:“沉香救母” ,无论过程怎么样,结局都是肯定的,好人总是会赢的。但似乎这个结局在影片 中来的太早,沉香把大石头推入火湖中,炼成一把斧头,去对付二郎神,于是二 郎神就死了,死的太快,观众们觉得最不舒服的就是这一点,都在说:“啊…… ?死了,这么快?”这样的结局给人的感觉就是:谁都能杀死二郎神,只要有这 把斧头。那沉香在深山老林中练了七年功夫,这又算什么呢?可以这么说,过程 都是为结局服务的,那影片中沉香和仙鹤,豹子练功这一段又有什么作用呢?整 部片子只有85分钟,我认为完全可以再做长一点,其实素材还有很多啊,再埋几 伏笔,转几个弯,这样就会给大家一种充实感,那时就算没有明星的加盟,也会 有好的票房的。
当然,片子中也有出彩的地方,那就是孙悟空形象的塑造,我觉得非常成功 ,一改它在大家心目中以往毛毛糙糙,玩世不恭的的形象,而塑以胸怀博大,有 谋有略,更富人性的新概念,特别是由陈佩斯为它配音,动情的声音和诙谐的话 语,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塑造在大家的面前。
作为一个关心中国电影发展的影迷,我觉得这次用明星效应来吸引媒介的关注从 而拉拢观众的方法比较成功,至少这使这部影片有了一定的票房,有了卖点,尽 管很多人是冲着张信哲,姜文,刘欢而去的,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个好方法。有一 点是肯定的:数字不能代表质量,但质量却可以带来数字,也就是说,票房的好 坏不能说明影片的好坏。所以请同样热爱中国电影的人,和电影人,不要被暂时 的数字所迷惑,毕竟要拍出像《狮子王》、《蚂蚁雄兵》那样的迪斯尼巨片,我 们还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
亦谈《宝莲灯》
作者: 张磊 ( August 06, 1999, 02:10 PM )
读了八月三日网易上刊登的《不吐不快“宝莲灯”》一文,我与作者rzl的观 点不谋而合。
前一段时间,各大舆论媒介对《宝莲灯》一片大肆炒作,上海有线电视台也 许因为这是上海本地制作的影片,更是每天播出该片的几首主题曲,配上片中的 几个较为精彩的镜头,搞得观众兴趣大增,非一睹为快不可。
因为女朋友坚持要看,我不得不也被拖了去,实际上我对目前国产的动画片 不报太大的希望,见了影院门口打出的“中国的《狮子王》”的广告词,我更是 不屑一顾,太夸大其词了。
等片子开演了,开头一段的背景音乐太单调。李雯的歌声和剧中的画面结合 地不如MTV中那么好,也许是因为MTV中是集中了片中所有的精彩镜头吧。
至于配音,这些人物中,唯一让人感到透出了人物性格气息的角色是孙悟空 的配音演员--陈佩斯,他继续发扬了他在小品演出中的特色,台词工夫出众,语 言有表现力,把个齐天大圣的性格表现地十分到位,几乎可以和《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配音者李扬媲美。孙悟空的那句“让他(二郎神)也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 红”是唯一一句博得了电影院里全场观众笑声的台词,可以说是本剧的一个亮点 。
说到姜文,你看了他在其他影片中的面部表情、形体语言,再听他的台词, 也许觉得很有味道,但在本片中听了他的配音,令人觉得十分单薄,毫无激情, 不客气地说,甚至还比不上一个二流配音演员的水平,由此可见,名演员未必台 词工夫就好,就一定能把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好莱坞请名演员为《狮 子王》配音,都是选择了声音有特色,台词工夫出众的演员,而且其演绎的银幕 形象往往与片中角色的性格特征相近。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
无题
"年画风格",合适吗?
在九十年代制作的动画片,只是为了弘扬传统艺术,
放弃表达能力强烈成熟的已有绘制风格,却搬出传统年画
真是...
宝莲灯综述
作者:ashitala
抱着支持国产动画的想法,怀着对国产动画无限的期望,拿着六元一张的门 票,我踏入了久违的电影院大门。看完整部影片,我的心情是不平静的,一些话 不吐不快。
仔细观察,这部动画的进步还是让人感到很不错的。
优点1:本片开头的三维动画溶入手绘风格,与环境协调得不错,整个意境表 现得较好。闪光效果运用恰到好处。
优点2:主题曲和插曲有相当的水平,背景音乐与剧情协调。采用六声道立体 声录制效果很好。
(以上两点,如果不在电影院看,效果要大打折扣)
优点3:小猴的造型相当成功。
优点4:部分背景描绘难得的细致精美
优点5:在中国动画发展史上,首次采用前期配音。有些语言比较幽默。
但是,这部片子的不足也相当明显。
缺点1:三维动画运用稍显幼稚。片头“圣母殿”倒塌的画面的感觉很不真实 ,好像一堆积木塌下来。
缺点2:画凤陈旧,绘画技术有待提高。整部片子色彩简单,层次不丰富,角 色造型大多陈旧。(这个与强调“民族色彩”和“中国动画自己的特色”是扯不 上关系的,更不可能用所谓绚丽的光影效果弥补,这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弊端)
缺点3:动画效果太差,感觉动作不连贯,好像每秒不到10帧(电影每秒好像 在30帧吧)。
缺点4:观众的年龄层定位不准确,显然是一部适合15岁以下少年儿童观看的 影片,而影片的宣传却是针对全年龄的。
缺点5:故事情节松散,不引人入胜,主角性格平平,淡化主题。剧情平缓幼 稚,中间夹杂了很多与主题毫无关系或关系不大没有意义的镜头、人物。有明显 的模仿《狮子王》的痕迹,如出现大量不知是干什么来的动物和仙鹤飞过瀑布等 等镜头;世界观、时空观混乱,看了不知是发生在什么时代(虽说是神话,也能 又有原始人,又有古代人,而且二郎神似乎是最高天神,天庭好像地狱,乱七八 糟!其他人干嘛去了??),也不知发生在什么地点,一会在沙漠一会在森林一 会在火山一会在华山,世界好像只是小小的沙盘。
缺点6:配音比较“平”,无法体现应有的激情。
总的来说,《宝莲灯》是中国大陆迄今技术水平最高的一部动画电影,但在 剧情、绘画上不如以前的《金刚葫芦娃》、《天书奇谈》,更无法与国外大片相 提并论。作为在中国动画历史向前发展而迈出的一部,《宝莲灯》内涵上不是很 高(现在看来她极可能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影片,毕竟小朋友是不会理解以上看法 的),但仍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亮点。
(个人意见,千万别骂我......)
支持国产动画也希望大家都支持国产动画的 Ashitaka=飞鸟
无题
如果你是学龄前儿童的话一定要去看,如果你的年龄>10岁的话就免了,也许 你会在看到一半时横刀将屏幕砍了(赔不起呀!)一句话,那就是垃圾,切记!切记!切 记!(我看的时候只忍受了一分钟就受不了不看了.^-^)
再谈《宝莲灯》
作者:cyq2000
有人说支持国产动画电影是“违心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是昧着良心去看《 宝莲灯》的,如此强词夺理的理论我还是头一遭遇到。失败了切不肯承认自己的 失败那才叫违心。我一直认为只有我们的那帮“老人家”才会如此顽固,没想到 ……
我不擅言辞,写出来的文字常常言不达意,看到北京网易《〈宝莲灯〉不能 不说》一文评的挺客观、实在,便将它转帖过来。
不错,在我们这帮看惯了日本动画的看来《宝莲灯》的确失败,但他真的失 败了吗?《宝莲灯》是一部定位于低年龄层次的动画电影,我门去看当然不合胃 口,诚然,《宝莲灯》的定位是以成年人的观点(世界)去洞察、去营造的小孩 子的世界,代沟是肯定存在的;但这回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老人家”们以没 有像以前那样将他们的观点、思想象灌鸭子似的硬塞给我们未来的主人翁。我们 还可以明显看出制作者除了要让低年龄的观众看得开心,还要让陪同而去的家长 、长辈们看的不至于乏味,他们是下了苦功的,四不像也好,大杂烩也罢,都从 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制作群的“用心良苦”。
《宝莲灯》是一块炼金石,是炮灰,没有他们的前仆后继,最终我们哪来的优质 的动画电影,动画片可看。记住: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 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6.1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