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aiyijiao(haiyijiao)
整理人: din.don(2002-03-04 10:11:52), 站内信件
|
10.9-10日 樟木
早上从珠峰出来,车子在山里转来转去。路基本上没有,大概都是司机开出来的路,一会儿过草地,一会儿趟小河,一会儿在石堆里,一会儿就开在悬崖边,偶而还会经过一个藏族村落,什么惊险的情况都经历了,幸好丰田75的性能很好,司机的技术也熟练,一路上还是有惊无险。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老定日,在一家川菜管吃午餐,可能是昨天在绒布寺吃的都是干粮,大家这顿饭吃得都很香,出了门还有点余犹未尽的感觉。从老定日出来不久,便到了设在一座小桥上的检查站。几个武警在桥上站岗,后来一聊,才知道有几个武警是广东人,罗丽丽她们的老乡。碰到老乡,他们显然很高兴,连我们的手续也简化了许多。这已是他们第二个年头呆在这座只有200米长的桥上了,桥旁的几个帐篷就是他们的营地。常年累月的高原风把他们的脸刮成了古铜色,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些边陲的哨兵,今天当他们真确地站在我跟前时,我还是为他们这种精神所深深叹服,心中油然生起了一股敬意。
告别了这些可爱的战士,我们就开始往海拔5220米的嘉错拉山口行进,又是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车子开过,便是一片白茫茫的灰雾。到达山口时,达瓦说这里视角很开阔,让我们下去看看。虽然此时还是午后时分,但一开车门我就感觉外面凉溲溲的,风很大,吹在脸上有些痛的感觉,与车里的温暖反差很大。但抬头四望,我们马上就兴奋起来了,四周都是连绵的喜玛拉雅雪山,被高原的阳光照得一片洁白,看起来好象就在眼前。过了山口不久,我们就到了聂拉木县城。从聶拉木到樟木只有30公里,但我们却开了将近一个小时。公路急转直下,海拔下降两千多米,两旁地貌迅速变换。3O分钟以前,我们周围还是一片草原荒漠, 3O分钟以后我们就身在森林之中,气候也由冷变暖。车子在一条很长很深的峡谷里上下绕行,也不知叫什么名字,好象是一直通到尼泊尔境内,两旁的景色非常的壮观。
樟木是中尼边境的一个口岸城市,樟木在藏语里原意是“岸边”或“近邻的口岸,地处喜玛拉雅南麓地区,在每年盛夏季节里,都有丰富的降雨量,所以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水管漏水而没人去管,真是应了那句话: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去珍惜了。而这些从四面八方倾泻下来的雨水,又为旅游交通带来不便,使得各种公路、桥梁被水冲垮。樟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几乎找不到一块平地,全镇坡度在30度到45度之间。整个城市就建在中尼公路的两旁的山坡上,大街就是中尼公路,周围空气清净湿润,环境相当优美,对面是绿色的林海,脚下是清丽的波曲河。从东边可以看到中尼兩国往來的货车和镇上的人流,而从西边則可以看到通向尼泊尔的象征中尼人们友谊的友誼橋和山间小路。同行的小鱼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很不爱国的人说,如果樟木落入帝国主义的手中,他会去参军把樟木夺回来。由此可见樟木的不一般之处。
一条小小的街道从头走到尾也就不超过十分种的时间,我走了有两个来回,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尼泊尔牌照的花花绿绿的大厢货车和很多在边境做买卖的尼泊尔人。我们还碰到了一群刚刚从尼泊尔过来的年轻人,有说有笑的,其中有一个印度女孩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额头上点了一个暗红的美人痣,头上披着透明的面纱,别有一翻异国风味。路边还有很多尼泊尔人向我们兑换外币,1:8,好象挺高,可惜我们没有护照,去不了那边。
樟木的繁华让我有一种回到现实的感觉,在珠峰度过了两天没有电,没有水,没有任何信号的野外生活,我终于又走入繁华的都市,又来到了网上。感谢这些天为我担心的朋友,我的事业伙伴渊敏,我的母亲和我的女朋友。当我进入有信号的地区,打开手机收到那几十条的短信息,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谢谢您们,真的很感谢您们。
全程游记转摘自www.haiyijiao.com 
---- 象上帝一样思考,向市民一样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