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随笔小记>>读后有感>>一代知识分子的画像《半个世纪的恋情》读后

主题:一代知识分子的画像《半个世纪的恋情》读后
发信人: zhyd_7(卡拉)
整理人: zyw711(2002-02-16 11:16:10), 站内信件
一代知识分子的画像——《半个世纪的恋情》读后
东方木

……
  作者是一位文章家。为了塑造这一代知识分子,给他们画像,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他为了刻画楚予、苗素心“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的精神,时而用散文笔法,使人读来,就像观赏一湾清泉那样澄澈;时而用诗的手法,来展示人物的圣洁内心,写得很有韵味,很有意境。真把笔下的人物诗化了。然而更令人拍案叫绝的,则是在小说中引进了政论与杂文的手法。有人说,当代诗人聂绀弩,以杂文入诗,使中国的传统诗词,开出了一朵艺术奇葩,我认为《半个世纪的恋情》的作者,用政论与杂文手法写小说,也使传统小说别开生面。“皮毛论”和“内行与外行”驳倒了貌似“伟大”实则荒谬的“真理”;“游三界”是文化大革命的缩写;“团聚的悲欢”、“信仰危机”、“老九何以‘臭’”这些章节中吴岩秋、蔡兴年、许思齐等人洞察入微的思辨,深刻地分析了半个世纪极左思潮的根源,使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讳的性格,呼之欲出;至于“外星见闻”等章,绘出了真正社会主义的图画,不愧是新的“桃花源”。小说家应该同时是思想家,只有在思想上、理论上有深度,其作品才会有深度。这是这部小说成功之处。
  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文学艺术的长廊中,小说创作应该说是琳琅满目的。各种题材都有,写知识分子的,特别是专门写知识分子的,却颇为少见。知识分子是民族的精英、社会的精英、国家的精英、时代的精英。时代的前进、历史的发展,国家的兴旺,总是知识分子作先导的。可以说,没有知识分子的奋斗与拼搏,国家便会衰亡,历史便会停滞。所以描写知识分子,为知识分子立传,为知识分子画像,应该是当代艺术家们责无旁贷的任务。何克志先生的耕耘,是有其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半个世纪的恋情》是《梅花魂》的续篇,从字里行间看,作者埋下了许多伏线,写完这一本后,我想作者还有一个新的续篇出来的。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