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unai55(胡屠)
整理人: kaiyun.lin(2002-02-10 15:08:29), 站内信件
|
有句关于过年的老话,是说到了春节“老头要毡帽;老太太要网络(音lao,四声);姑娘要头绳,小孩要鞭炮”。刚才在街上看见一份一份卖烟花爆竹的,就想起了小时候每逢过年盼炮、买炮、放炮的往事。
那时的烟花爆竹品种少,只有鞭炮、高升炮(二踢脚),没有现在的各类烟花和花样极多的炮仗。大多数家庭,只能买便宜的“小鞭”----红色外衣,二厘米长,比火柴杆粗些,100个或200个一包,我们叫“挂”。大约3角钱左右买100个的一挂,我能得到两挂,三挂。一过了“腊八”,我就催着大人给钱,早早买回来,欢喜得不得了,剥去包装皮,放在炕席下热乎,以防受潮。天天揭开炕席看我的炮,很想马上去放,却又舍不得。这时,最希望整挂的鞭炮的两头松散开,便有几个小炮落下,我可以理直气壮地拿出去,先放为快了。
好容易盼到了“三十”。将整挂的炮拆开,分成几份,揣一份在衣兜里,燃着一根香,兴奋地跑出去,和小朋友们一起放炮了。捏住小炮的底部,用香火点燃炮捻,嗤嗤地放出火花,看看即将燃到根部,向远处一甩,炮在半空炸了。从衣兜里一个个往外掏,放一个就少一个,心里难受啊!
同院老尤家哥们六个,是个困难户,他们家一个炮也不买。三十晚上,我们大家在院中放炮,尤老三在旁面看,眼馋得很哩。我于心不忍,忍痛摸出十几个炮,给了他。尤老三连声道谢,夸我“真好真好”,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过了十三、四岁,经济条件慢慢改善,能买地起了,却对于放炮就不那么感兴趣了。虽然每年也买炮,多是出于风俗,放过就完成任务。有了儿子以后,我记住自己盼炮的心情,总给他买很多的烟花爆竹,随他的便。可是他后来也对放炮没了兴趣,问他要什么样的,他不要。
但今年还得买炮。现在是个头大的鞭炮,买三、五挂,除夕夜,初一,初三,初五,家家都得放。
---- 宇宙生命看人类,犹如人类看蚂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