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oveair11(水晶猫咪)
整理人: qiusz(2002-02-04 10:20:59), 站内信件
|
(海月岩寺)
海月岩,在漳浦县梁山东麓,背山面海,方圆五公里许,山上奇石嶙峋,千姿百态,而岩寺则就天然石洞建成成。洞顶是一块巨石,长31米,宽13米,所以民谣说“海月岩,好风景,石头作厝顶”。
寺里石壁上雕刻一尊如来佛,面向东海。据说,每年大寒前后,旭日初升之时,日光直射岩下羊角潭水,返照寺内,殿前金光灿烂,这一奇景名为“日出窥禅”。每年中秋之夜月光又从羊角潭中折射,返照佛堂正中如来佛的胸前,银光辉映四壁,故曰“月照禅心”。因此殿前有幅楹联题曰:“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相;月光映水,水光反照菩提心。”
洞门匾额是“鹫岭云门。”寺南岩壁上刻有“无住境”三个大字。南面海中有石矾塔,屹立于漳江入海口的波涛涌没间。北有老人峰,俗称:“海外金刚”,高耸于云雾缥绕之际,风光绮丽。附近摩崖石刻60多处,大小佛像108尊。其中“落伽境”,在一块石笋上精雕细刻出一座观世音佛像,赤足履地,栩栩如生,像要从石壁中走出归回南海似的,真可谓巧夺天工。海月岩历史悠久,寺门前摩岩题刻上书“不知岩创何代,有石刻宋咸淳时重兴……”。
海月岩
民间传说,唐代有一官宦获罪遭遇飓风,飘荡在铜山海面上,黑夜中忽见此岩上有异光放光,飓风顿息。他举家舍舟登岸,归隐于此。后为感谢神道保佑,便凿山通道,开创了岩寺。以后屡废屡兴,直到南宋咸淳年间又重修。明初岩寺又荒废了,仅存遗址。嘉靖年间光教寺住持僧性德和尚重修。他敝纳鹑衣,日夜辛勤劳动,开辟大山东省岩,铺平道路。在原是深谷,阴绝行人的“不二门”前,修筑石梯,铺平坑谷,直通山下,以便香客朝山。山下有温泉,他凿石为池,便于游客入浴。修建丈室,树立景铭,一土一石,不辞劳苦,三十二年如一日。这里的名山胜景不至湮没,全凭性德大师之力也。
----
一天一点日记
一天一点留在diary
这里给猫咪最深的—— 安慰 |
|